新技术新媒体融合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0-12-05 02:16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6期
关键词:长征多媒体历史

孙 辉

●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促进历史教学的高效发展,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整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史料教育的重要课程,是能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重要学科。由于学习的是我们国家过去的发展历史,学生对历史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历史故事。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就必须整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发展过程,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

新编历史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性,是历史教学很好的载体。但由于受传统历史教学的局限,初中历史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教师上课是读课本,学生下课就是背课本,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上课也没有激情。如何利用史料,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也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群学生就构成了整节历史课堂。但是这样的教学却存在很大的弊端。全凭一本历史课本和老师所讲授的,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难以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利于历史学习。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事件,教师无法详尽描绘,调动不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这就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最终导致问题遗留,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知识用图标或者视频表现出来,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和难点,教学效果明显。

例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长征的视频片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长征的经过,明白红军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样,学生能更容易体悟到当时那种艰辛和长征的伟大精神,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更具有责任感与使命感。

新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还涉及课外诸多历史知识,让历史学习有血有肉,有情有理,更加鲜活有灵性。新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便于他们了解、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思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主动立体教学的综合性功能,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创新思维。

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把握历史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兴趣,不断利用搜索功能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并不断尝试运用各种途径与平台,让学生感知体验新技术下信息量的刺激,从而学会调查、整理与归纳、整合,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让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新技术新媒体的革新速度也很快,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以及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光明的教学前景,一是历史已经成为中考内容,二是利用多媒体可以设置教学情景,让历史教学不再空洞。新的教学技术可以把史料变成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通过视频、画面,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感知历史。例如,在介绍陈胜吴广起义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起义的经过和有关场面。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起义的情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和学生可以互动,体会历史发展经过的真实性。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让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与新技术新媒体的整合是势在必行的,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又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历史。我们要不断发掘历史与新技术整合的优势,让二者相互促进,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突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长征多媒体历史
爷爷的长征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历史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