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0-12-05 02:52于兴业李德丽
关键词:载体劳动育人

于兴业 张 迪 李德丽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19年3月,教育部在部署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建设工作中首次提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的思路,“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五育’培养过程,于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内容提出明确要求,“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2]。国家对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日益重视,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研究新命题,指明新方向。

劳动教育是渗透性强、兼容度高、实践性强的教育方式。有研究认为劳动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有推动作用,受教育者从劳动教育中拥有“获得感”的体验可促进创新创业愿景的现实构建,此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意义[3];有研究认为高校劳动教育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部分青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劳动常识匮乏,劳动观念存在偏差[4];还有研究认为学习劳模文化是弘扬劳动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劳模文化对创新创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5]。已有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劳动教育或创新创业教育,关于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极少。在CNKI中检索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文章仅1篇,刘丽红、曲霞从教育工作者视角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同构共生的模式及促进二者双向深化的实践[6]。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行性、路径研究不足,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难题入手,研究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行性,探索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对高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难题

(一)认知问题:对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重视不足

一直以来,“五育并举”的教育观广受认同,但总体而言“劳育”环节较为薄弱,实施成效与德、智、体、美“四育”相比有一定差距,对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地位认知不到位、重视不足已成为共性问题。其一,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来看,部分高校存在重智育、抓德育、轻劳育的现象,将智育办学成果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德育办学理念作为学校的“风景线”,劳动教育经常性被忽视,这与管理者对劳动教育认知不足有密切联系,致使高校劳动教育保障措施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完整,影响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

其二,从教师角度看,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备是教师对开展劳动教育不够重视的关键原因,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因缺少激励而动力不足。此外,高校部分教师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科研、轻社会服务的认知,导致学生劳动实践与社会服务时间被挤压。

其三,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五育”比重分配不合理,劳动所占比重偏低,使学生对劳动认知程度低,极易产生功利化倾向,部分学生关注评奖评优及推荐研究生相关的智育、德育指标,弱化劳动实践课程、实践活动参与意愿。

劳动教育是“五育”培养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在教育生态学中,“五育”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互融互通。“五育并举”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五育”中任何一环缺失、弱化均易导致人格和心理问题。

(二)实践问题: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载体不清晰

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必然需要实施载体。载体是指能传递某种能量或信息,亦或运载某种物质的物体。扩展概念可知,载体即能促进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实践、行动或方式。全面落实劳动教育,不仅是口号,无载体的劳动教育手段即为空谈。因此,寻找有效载体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当务之急。

有高校选择以实践基地为载体,建设“红色筑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高校以评价督导制度为载体,合理制定劳动教育形式、考核、组织管理等内容,明确规定日常劳动标准,为劳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也有高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月”等,将劳动精神育人功能贯穿学生成长实践。

值得思考的是,高校劳动教育载体无法完全趋同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一般以课程或活动为载体,而高校劳动教育载体应有新方向。一是将传统载体与新型载体结合,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融合体力与脑力劳动,增加服务型、创造型劳动等新类别,将载体多元化;二是将物质载体感官性与精神载体抽象性结合,让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融进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为技术“赋能”、精神“赋形”;三是将校内载体与校外载体结合,资源对接、平台互通,实现学生从理论劳动到实践劳动的转变。

(三)融合问题:劳动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不充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知,高校建立人才培养体系要达到“高水平”标准,需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人才培养过程应更专业、更多元、更创新,劳动教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维度,应打通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渠道。

其一,解决“培养什么人”问题,促进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特征,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学科建设之中有利于解决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缺位”“错位”问题。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并非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融入劳动特色使专业教育有了“生活气”,让人才培养与实践不脱节。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相融互通,需让专业学科特色、劳动技术与理论、不同专业的劳动人才需求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实践项目,最终达到“劳育”与人才体系建设共同发展目的。

其二,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促进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是高校主要职能,怎样开展教学,通过何种途径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关键。知识能力固然重要,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更需实践能力。马克思曾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7]高校教学体系通过劳动教育更好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其三,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促进劳动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要求: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可见高校教育目的是为国家输送有利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型人才。劳动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手段。将劳动教育赋予创新内核符合大学生敢想敢闯的性格特点,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转型升级要求,有利于解决“为谁培养人”问题,促进劳动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平台,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行性

(一)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迫切性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体现时代特征,有利于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创造性劳动者。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劳动教育内容中要求高等学校劳动教育需围绕创新创业、使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可见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是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有益举措,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方法。

劳动教育需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以克服社会劳动异化倾向。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同时滋生了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劳动无用论,部分群体认为劳动即为谋生手段,成为“异化劳动”的受害者。根据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此群体表现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8]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可激发学生创造性劳动意愿,创新创业活动本身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框架,具有极强趣味性、开创性,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与就业观,克服部分学生“劳动谋生”的排斥感与恐惧感,将“为生活而劳动”转化成“为劳动而生活”。

创新创业教育也需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夯实创新创业行动的基础。熊彼特曾言:“创新就是生产要素重组”,而劳动是创造生产要素的唯一途径,不经历劳动过程难以得到生产要素,创新创业就会变成“无根之树”“无源之水”。2020年初瑞幸咖啡财务运营数据造假事件折射出部分创业者浮躁与急功近利倾向,而劳动教育的辛勤、诚实、创造性要求有利于创业者养成诚信的优良品质,从而克服创业过程中“唯利是图”“目光短浅”行为,勤勤恳恳地在创新创业劳动中创造价值。

(二)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客观性

无论是单独的劳动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国内高校均有探索与实践经验,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客观条件。马克思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基于高校已有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可推论出应加快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判断,得出“劳创融合”新模式产生的客观需求,大体分为三方面。

其一,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具有互补的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培育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而非完全重利的商人,劳动教育明确要求时代新人需有“创造性劳动”能力,认同劳动“光荣与伟大”价值意蕴,此正是企业家需具备的素质[6]。二者相融形成育人新目标,即培养新时代具有劳动精神、首创精神、服务意识的新型企业家。

其二,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具有重合的依托载体。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提供载体,通过同一实践育人基地平台可搭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方沟通、交流、互惠共生的桥梁,依托于桥梁和载体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系统化深度合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等多方面目标。如东北农业大学建立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梦想小镇,该基地实现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修德、在劳动中创造的多元协同育人诉求,为“劳创融合”模式的建立提供有益探索。

其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具有共同实施主体。无论劳动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均需社会、家庭、高校同步配合,需进一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等外部主体监管与高校内部相关部门主体监管结合的多元主体监管机制。

(三)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高校育人过程中培育对象产生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从长远角度而言具有社会服务价值、社会集体观念与社会经济效益。

其一,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为基层输送人才。当今劳动力市场具有人才流动“单向”积弊,大学毕业生就业脱离基层导致创新创业事业发展困难。劳动不单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而创新创业是将劳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途径,“劳创融合”育人模式是破解人才市场困境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关注基层人才困境,将劳动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结合,借助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培育出一批基于专业投身创新创业的创新型人才和具有鲜明农科特色的创业项目70余个,吸引并留在农村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14 045人次。

其二,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需要劳动实践支撑与创新创业加持,二者内在需求关键点均在于人才。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利于培养愿意扎根乡村、振兴乡村的新型人才,有利于催生创业扶贫项目满足贫困户脱贫发展需求,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东北农业大学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实践,从农民生产实践需求中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创业带动农民脱贫。如“东小农原味果蔬创业团队”与黑龙江省拜泉县团结村点对点帮扶,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农户果蔬创业,选定50户带头农民,使其在家乡创业就业。

其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理念,劳创协同育人利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社会经济价值的创新品牌项目。东北农业大学支持学生以“振兴东北,从我做起”为理念,服务区域发展。如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东北四省区唯一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的《高产优质刺嫩芽、照亮林区致富路》项目,即实现农民增收1.28亿,帮扶贫困户1 460户。

三、推进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对劳动的热爱态度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人格气质与创造性[9]。“劳创融合”育人模式旨在培育青年劳动者劳动精神,在劳动创造过程中形成对劳动创造的积极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打造“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可弘扬劳动精神、激发首创精神、增强服务意识。

(一)弘扬劳动精神,打造“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

弘扬劳动精神,新时代劳动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子争做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1.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完善“劳创融合”课程体系。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高校应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分门别类开设课程。除面对全部学生开设劳动思想理论必修课、创新创业知识必修课之外,对无创业意愿、创业意愿不强的学生可通过开设相关通识选修课、马克思劳动观思想教育课、创新创业体验课、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普及劳动理论、提高劳动素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与劳动意愿,更好地服务就业择业。针对创业意愿强的学生,应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群,分为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劳动技能类等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依托劳动育人基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2.以第二课堂为关键,完善“劳创融合”活动体系。第二课堂是促进劳创融合的主要平台。如东北农业大学实施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创新倍增育人计划,突出创新创业劳动实践育人基地的训练功能,依托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实现了2014—2019年参与学生人数翻倍,奖励成果翻倍的目标。此外,高校应将学生“劳创融合”相关活动参与数量、质量纳入第二课堂考核项目中,通过固定学生必须参与的活动,如“劳动周”“创新创业体验周”等促进学生习惯“劳创融合”模式,从“劳创融合”寻找乐趣。

3.以督导机制为保障,完善“劳创融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价机制是树立实践育人导向的关键举措。传统实践育人督导评价机制多以“规定”“管理条例”形式为主,评价具体要求较模糊,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时难免受制约,缺少活力与动力。高校打造“劳创融合”新型实践育人机制,首先应明确要求,根据国家对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规定,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对未修满学时数目学生采取减学分等方式;其次建立劳动教育教师培训制度,解决师资力量不够、不专、不精问题,聘请创新创业领域拥有突出贡献行业专业人士或劳动模范担任创新创业、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强化教师劳动教育自觉性,奖励培训成绩优异的讲师;最后建立劳创素养评价机制,定期考核,同时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做好评价记录,形成质量考核标准,作为升学、转专业、评奖评优参考。

(二)激发首创精神,打造“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

首创精神是创新意识更高层次的表达方式,打造“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需激发首创精神。

1.将“劳创融合”作为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将“劳创融合”作为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最终达到以劳增智、辅德、健体、育美目的。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智育学习之中,除设置常规课程之外,开展各种活动检验劳动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学习成果;将劳动教育融入德育之中,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形式及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多种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大赛等,激发学生创造潜力;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之中,改善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倾向,同时鼓励开展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为体育事业注入创造活力;将劳动教育融入美育之中,通过各种有益的“劳美相融”活动让学生认知美感、创造美感,美化劳动主体、环境、工具、过程、产品[10]。

2.将劳动教育载体与创新创业教育载体有机统一。高校应采取“化零为整”理念,将分散的劳动教育资源融入实践育人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学生首创精神。以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为场所载体,为劳动教育提供场所保障;以多种多样劳动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为活动载体,增加劳动选择多样性;立足于场所载体与活动载体,加强学校教育活动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创新创业资源开展劳动实践。

3.将开放共享理念纳入高校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开放共享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高校应以开放共享为办学理念,将大学生劳动者作为培养主体,让学生在共享中增加创新动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注重“五育并举”,以劳动教育为实践基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延伸,实现劳动教育成果与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促进成果共享需发挥首创精神创新成果形式,将劳动技术与创新创业融进科研成果、实践项目成果,搭建共享平台,向社会推广“劳创融合”育人模式的有益经验,实现良性协同发展;通过校企资源沟通、校校资源沟通、跨地域资源沟通、政府资源调配等形式促进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共享则需凝聚劳动型、创造型人才,打造“师生共创”模式,推进人才培训与人才推荐机制建立。

(三)培育服务意识,打造“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

指导学生服务社会并投身于社会建设,是所有教育手段最终目的。

1.项目驱动,彰显育人特色。一要健全“社、校、家”三位一体的项目保障机制,社会为项目提供平台或资源支撑,家长需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与大局意识,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支持配合学校“劳创融合”项目探索,形成三方互相支持引导育人格局;二要支持“劳创融合”项目研究,尤其支持具有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学校文化特色的新项目;三要坚持“基础项目+提升项目+拔尖项目”层级化项目建设思路并鼓励学生服务社会项目建设,推进社会实践等基础项目全面化,创新创业社团、劳动训练活动等提升项目精品化。

2.竞赛引导,提升育人质量。创新竞赛形式,形成闭环式竞赛体系,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校内实训到创业实战的过渡,达到通过赛事比拼提升服务意愿。通过组织开展精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劳动实践比赛、推动优秀项目落地转化、组织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总决赛等高水平赛事,以高质量项目培养高质量人才。如《基于视觉技术的大豆种子球表智能检测与自动选别系统》是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项目,获得2017年“挑战杯”特等奖,项目实现了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成果获得产业化推广。可见,开展积极有益的竞赛是引导大学生养成社会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

3.产教融合,强化育人体验。产教融合将“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有效缓解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矛盾。深入企业与社会服务岗位,有助于学生增加情感认同。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共建育人基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企业导师进课堂等方式开展协同育人,既可解决学生实习实践场地不足、实践指导不到位、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又可解决企业需求与痛点,为其提前吸引优秀毕业生入职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载体劳动育人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