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产生因素与控制探讨

2020-12-05 03:50陈健健
今日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神科负性负面

陈健健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负性情绪是在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护士需求以及期望未达成情况下,护士产生的消极心理,这种心态对护士的看护行为组织能力产生影响,引发系列消极现象,比如组织患者的积极性下降、工作投入水平低、职业倦怠感增强等。精神科护士由于面对的患者比较特殊,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导致科室护士的工作环境发生负性变化,这种变化很容易带给护士情绪上的负面影响,降低护士的幸福感。当前我们需要尝试探索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有关问题,保证精神科护士正常工作和生活。

1 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

1.1 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由于精神病患者出现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异常,缺乏无自知力,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时有暴力冲动行为的发生,护士上班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现阶段医院采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给予患者全面照顾,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1.2 高风险职业环境精神科病房的患者采取的是无家属陪护全封闭式管理,由于精神科患者有冲动、暴力、消极等行为,容易出现医疗纠纷,职业风险高。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举证倒置的实施,公众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更高,这使护士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

1.3 考试晋升的压力护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职业,为了提升护士的业务素养和操作技能,医院往往采取理论和操作两种考试形式来检阅护士对“三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扎实程度。护士普遍反映感觉考试有压力。另外医院对晋升高级职称比例有一定限制,由于护理队伍的庞大,护士晋升高级职称比较困难。

1.4 自我成就感不足精神科护理工作难度比较大,且护士的薪酬水平普遍不高,加之工作时间要求值夜班;此外,还有社会对护理职业认可度不高,护士在工作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离职率较高,护理队伍不稳定,造成护理人员自我成就感不足的问题。

2 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的控制措施

护士行为受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幸福感,而消极心理,如负性情绪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精神科护士的负面情绪控制应该进行有效疏导。

2.1 医院管理层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医院领导以及科室负责人、护士长,要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合理排班。制定人性化的休假制度,给护士提供合理的休息时间,让他们能够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增加夜班护士的福利待遇,对理论、操作考核优秀的护理人员予以嘉奖,使她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安慰[1]。尽量为护士提供一个心理上感觉安全、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以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2.2 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护士应自觉控制和调整自己情绪,不把个人情感带到工作中去,避免不良情绪对同事和患者产生影响。护士除了加强精神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还应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学、管理学等科学知识,学习医疗法律相关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利用一切可学习的机会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而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2]。此外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这样才能更好服务于临床。

2.3 积极体育锻炼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户外活动,使自身处于一种大汗淋漓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过程。也可通过想象、憧憬一些美好的事物,让自己能够身心愉快,而不是一味抱怨。当然,有些人对付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睡觉,有一种睡醒之后万物又都是新了的感觉。也可以选择逛街、购物等来忘却负面情绪。

2.4 情感宣泄科室建立微信群,护士长及时关注护士的心理动态,当护士受到患者的辱骂、挨打的情况,护士长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鼓励通过和朋友、同事、家人聊天,诉说工作中的烦恼,以发泄不良的情绪。护士遇到工作中的困难可及时向护士长反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3]。

2.5 心理卫生精神科护士保持积极健康的心境,首先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评价自我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改变比较和参照对象,以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使心理尽量处于平衡。其次,加强自信心的培养,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此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自觉地勤奋努力工作。再次,控制情绪,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业余爱好,保持乐观、恬静的心情。

综上,精神科护士面对的患者比较特殊,结合相关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士比较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常常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这严重影响着护士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包括工作压力、职业性质、社会地位、岗位晋升等多种原因,强化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疏导、提升他们的工资待遇,都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时作为精神科护士,自身也要掌握负性情绪疏导方式,学会自我调节和派遣负面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环境,提升岗位工作能力。本文分析了精神科护士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希望研究观点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精神科负性负面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论负面教育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