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综述(2000年—2019年)

2020-12-06 15:19敖雪莹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山歌壮族声部

◎敖雪莹 (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赖以生活和劳作的优秀文化积淀,历经千年的风雨,生生不息。广西壮族民歌按声部可以划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其中多声部民歌因其独特的多声性思维和文化内涵而引发各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集体生活,在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的长期农耕劳作和各种风俗活动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着。虽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但由于大部分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因而许多音乐资源无形地流失了。上世纪50年代学者开始发掘壮族多声部民歌,80年代后加大了民歌采集的力度和范围,在广西各地区发现了不同种类的丰富多彩的壮族多声部民歌。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宽了学术视野,研究视角走向多元与开放。笔者梳理了2000年至2019年间的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研究相关文献,按内容将其归纳为三个部分,即艺术特征研究、审美内涵研究和文化生态研究,旨在通过整理归纳新世纪的研究成果把握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艺术特征研究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以二声部为主,三声部次之,四声部偶见,其艺术特征研究主要基于当下采录的活态山歌,其研究成果表现了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独特的音乐思维,尤其体现在音乐的支声性和唱词唱腔方面。

研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支声复调思维的有张升浩《论广西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现象》(2011)和邱晨《论广西多声部民歌的复调结合及其在复调教学中的运用》(2011),两者都运用了壮族民歌材料分析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支声性形态及特点。黄宪发表的《多声部重唱的徵调套曲——广西平果壮族嘹歌曲调研究》(2010)总结了平果嘹歌的曲调特征并进行了个案分析,其曲调大多为徵调式,旋律表现出抒情性和诗意性。多声部民歌在音乐的调式体系以及和声特征的比较分析研究有戴伟的《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和声特征研究——以平果哈嘹<时逢好年景>与马山三顿欢<孤苦吟>为例》(2018)。

民歌的唱词唱腔研究包括江西师范大学湛晨的硕士论文《广西平果县壮族嘹歌双声合唱研究》(2017)阐述平果县壮族双声合唱的音乐形态及其唱法,进而理解嘹歌双声合唱的审美观念及线性思维。中国音乐学院徐冉的硕士论文《拆跨、行腔——壮族嘹歌腔词关系初探》(2018)研究壮族嘹歌的腔词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壮族嘹歌的审美原则。

音乐和唱词的内在关系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有部分研究在音乐方面也不仅限于对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表层音乐特征的描述,而是综合分析拓深音乐本体研究的意义。丁蜀还《广西上林县壮山歌的语言与山歌探究》(2011)探讨了以二、三声部为主的上林壮山歌其音乐的旋律和唱词语音声调的关系。

综合性研究有范志国的《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形态管窥》(2010),通过分析民歌演唱声部情况、音乐结构形态特点、旋律骨干音和装饰音的特点、和声与音程的运用及解决试图寻找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的共性。中国音乐学院郭婧的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平果县嘹歌音乐形态调查研究》(2012)对多声部平果嘹歌的音乐本体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包括了歌词和音乐形态各部分的研究。楚卓、廖琨铭《论壮族三声部民歌乐声形态之美》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了系统的分析。林慧思《龙江河流域壮族山歌艺术特征研究》(2014)以龙江河流域的北路壮族二声部山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本体的艺术特征。从整体来看,研究者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形态研究抱有极大的兴趣,同时已不满足于对某地民歌进行单纯的艺术特征分析,而是把握艺术特征的内在动力,致力于发掘其深层规律,探寻其生发原因和过程。这一研究倾向立足于音乐研究本身,同时运用了跨学科知识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剖析民歌音乐自身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研究现象虽然不普遍,却有了积极的发展趋势。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显现了壮族人民作为独一无二的中国少数民族群体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以及音乐对其产生的向心力。把握民歌艺术特征发展的变化亦是反映民歌文化变迁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艺术特征的全面观照是研究其产生和传播所形成的文化和历史踪迹,并从这些踪迹中回到探索其音乐本质的“唯一”路径。

二、审美内涵研究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美学内涵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探究。从微观视角来看,不同的地域特点塑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而导致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观念的差异,文化的变迁赋予群体整体上的观念的演变,即同一个群体的审美观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其本质的特点不会脱离其本质的文化。从宏观视角来看,民歌的审美内涵研究可以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思想延伸。

覃彩銮《论壮族<嘹歌>艺术的美学价值——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六》(2005)从嘹歌的形式美、内涵美、社会美探讨嘹歌艺术的美学价值及美学特点。广西师范大学蒋剑的硕士论文《壮族嘹歌歌圩文化及其审美内涵研究》(2008)以审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嘹歌歌圩,进而探讨其美学内涵,包括了嘹歌象征文化权利、尚歌的审美价值观、反叛世俗之美、两性和谐之美以及情感欲望表达的需要。李树锋《壮族嘹歌的审美意蕴》(2008)意在通过阐述嘹歌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质朴的人性美来挖掘嘹歌的艺术性。黄金《广西壮族三声部民歌艺术特征折射出的民族个性》(2018)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艺术特征入手阐述其蕴含的美学思想,从而进一步了解壮族最深层的文化精神。

范秀娟发表了多篇含有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美学思考的文章,《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2008)提出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审美研究的缺乏和必要性,阐述了壮族多声部民歌诞生和发展于古老的群体社会,壮族单声部民歌起源晚于多声部民歌。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她认为壮族多声部民歌发展到单声部民歌是经历了从“集体性强、复杂严谨”到“更为自由”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文化根基以及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认为音乐是内在于人们的活动中。这一分析显现了当下的民歌文化与历史对话所产生的艺术起源和历史发展中的美学思想。《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歌:美学意义及启示》(2008)也有关于黑衣壮二声部民歌“诗敏”中的大二度和声的使用充满了和谐悦耳的地域性特色,而一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使用大二度和声则显得刺耳,多声部民歌的美学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之下蕴含着不同的精神要素。可以看出表面上相同的某些音乐特性置于不同语境之下时其深层含义便会发生改变。《民歌与当代美学问题》(2009)提出民歌的美学研究要结合民俗学、语言传统和文化环境,阐述黑衣壮二声部民歌具有“日常生活审美化”性质的听觉美感,是一种贵族的艺术和高贵的艺术,黑衣壮民的歌唱态度是纯审美性的,纯精神超越性的。

综上,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审美研究主要涵盖了音乐形式之美、人文内涵之美、本质精神之美等,既有微观上对民歌群体审美特征的研究,也有从宏观上把握民歌审美发展的研究。民歌的美学内涵探究是对于民歌科学逻辑性研究基础上的感性和内化因素的理解与吸收,即从民歌本体的特征与规律、发展历程的客观事实、干扰外因的合理推论中归纳出民歌自我成长的动机因素以及内涵和外延。民歌的审美内涵也是群体的审美意识中反映出的对民歌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的综合体现,包括民歌的功能性、气质形象、核心精神等要素。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审美意识根植于广西壮族这片土地和这一族群所孕育的文化传统,迄今关于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审美意识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但学者们已然明晰要研究民歌审美意识需立足于广西壮族历史发展的状况、文化变迁的成因、社会群体的民族心理和个体心理等各方因素,并结合跨学科理论和知识深入探寻。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美学内涵的研究亦是打开探索其地域文化的有效窗口,民歌中所蕴含的不论是美妙音乐、丰富知识或人文气质等都为研究当地的文化生态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民歌的审美思想不止一家之言,也非一成不变,正是如此,动态多变的审美观才使得当下的民歌的研究闪烁出多样的光彩。

三、文化生态研究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在探索其文化生态方面可谓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究其原因,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为民歌的研究提出了新世纪的命题和任务。在科技愈益发达、经济形势迅猛的今天,民歌的发展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其内容和深层含义也处于更新之中。

历史见证了民歌的变迁,因为历史蕴含着民歌发展适应性的因素——环境的选择,这是民歌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果,当然也反映出文化生态的特性。以史学视角研究的有郑超雄《壮族<嘹歌>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005)分析了文学作品《嘹歌》的起源于《越人歌》甚至更早,并发展成熟于明朝时期。李萍《从广西平果嘹歌看壮族原始宗教信仰》(2011)通过平果嘹歌介绍壮族先民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信仰历程,反映了壮族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金萌《壮族嘹歌的文化渊源》(2018)回顾壮族嘹歌的原生文化背景,回溯其发展的源流。

研究民歌存见之下的文化生态变迁包括陆裴《文化适应:社会变迁中靖西山歌文化的选择》(2006)阐述靖西山歌(包括多声部山歌)在当下的文化多元和碰撞的趋势中产生了文化适应性,并构成了文化转型。广西民族大学洪贵春硕士学位论文《“歌化”的生活——平果壮族嘹歌文化变迁研究》(2015)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从嘹歌文化生态的各层次对文化系统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还探讨了嘹歌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央音乐学院白雪的博士论文《音声—社群形态互构——右江流域平果壮族嘹歌及歌圩活动研究》(2015)从民族音乐学的方法探讨右江中游流域所滋养的壮族嘹歌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社群和音声是如何相互构建的,以及音乐的功能意义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发生的变化,以流域人类学的视角观察音乐与人、音乐与生态和经济的互动关系。

美国生态学家朱利安·H·斯图尔特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对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①显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是适应环境发展的产物,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不同形式的变革,民歌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在新世纪,学者们针对民歌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判断,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侧重于探讨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有白翎的文章《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2005)探讨广西黑衣壮民歌的传承方式、保护作用和发展等。毛艳《论广西平果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2008)提出了平果嘹歌的保护和传承的设想。蒋兴荣《对南宁国际民歌节后黑衣壮歌谣重建的思索》(2009)认为传统民歌的发展需要基于当地的文化,借助文化资源优势和科技手段并提高自觉意识达到传播和延续民歌文化的目的。韦惠玲《邕宁壮族嘹罗山歌的传承和发展研究》(2012)论述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邕宁壮族嘹罗山歌的传承和发展。程艳、杨洋、高红艳《文化生态视域下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和发展》(2013)阐述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文化生态价值、传承和发展现状。何颖、傅桂群《以原创特色激活文化品牌,以人文生态亮化自然生态——广西特色民歌“壮族三声部”文化产业规划思路》(2013)创建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产业,作为马山县的特色文化的三声部民歌有助于马山文化品牌的形成和产业的发展。李常新《广西平果壮族嘹歌歌书的传播形态研究》(2014)研究嘹歌歌书作为传播嘹歌文化的媒介与符号在嘹歌的传承发展中的价值。李德彪《壮族多声部山歌纳入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的思考》(2014)提出在高校进行壮族多声部山歌的教学以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梁肇佐、李慧《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生存现状调查分析》(2015)介绍了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概况和发展趋向。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二十一世纪的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目前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导。这一导向对民歌发展的影响巨大,其负面影响是传承人数量的骤减,青年人多选择外出务工,经济的充裕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已胜过唱民歌所带来的满足感;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弱化了民歌的功能性,民歌的功能向纯粹的审美体验过渡。二是全球信息大量涌入造成了文化冲击。进入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和生活工作被大量外界信息所充斥,已难以集中专注于民歌的传承发展。三是民歌传承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完善。在外力作用下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

针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目前所处境况,总结研究者们提出的传承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建立文化产业链、发展民歌传承人和民歌进课堂三方面。文化产业链也可称为发展文化品牌,将民歌打造成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使民歌和当地其他代表性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当地的文化发展体系。发展民歌传承人即利用政府经费或补贴促进人们踊跃学习民歌,各种形式多样的民歌比赛也鼓励了歌手们的学习热情,要让歌手们意识到民歌的重要性,并从内心认可和喜爱民歌。民歌进课堂有多种方式,可以请歌手们在校园里授课,传授原汁原味的壮族多声部民歌;也可以将民歌改编进教材,让中小学生从小学习并认识不同的民歌,培养他们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通过鼓励创作来运用和传播多声部民歌,创作的范围不限,可以结合现代的音乐元素进行实验和创新。

当下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民俗生态下的民歌发展趋于多元化;教育生态下的民歌发展步入专业化;传承生态下的民歌发展走向商业化。民歌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产物,其形式和内涵的衍进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需紧密结合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顺势而行。

四、其他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还涉及一些其他方面。如王靖茗的硕士论文《广西壮族多声部合唱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指挥技法探究》(2015)分析壮族多声部民歌合唱的特点,以及研究改编的合唱作品的指挥技法。党雨娜《多元视野下的女性音乐研究——以广西平果嘹歌中的女性演唱为例》(2016)探究了女性在嘹歌演唱中的情形,认为在嘹歌演唱过程中男女具有平等的演唱地位。潘其旭、邓如金、黄美玲《德保壮族“诗那·嘀抬乐”三声部民歌自然天成——德保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黄美玲访谈录》(2017)在传统德保三声部民歌濒危的现状下,潘其旭等研究员一起深入德保采访当地的歌手所记录的第一手珍贵的材料。党宇娜《回到人声的起点,人类学视域下的“歌者观照”——以壮族民歌研究为个案》(2019)强调了关注歌者的重要性。从以上文章中可以看出多声部民歌的研究可以为合唱指挥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学者们重视音乐事象主体——人,从人的行为和特性入手研究民歌。

五、总体特征及相关思考

(一)广西本土研究者为主力军。当下研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学者以广西本土学者为主。这是由于本土研究者作为一定程度的局内人,能更容易地融入当地生活,更长时间地观察现象。然而,在研究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深入研究广西本土的民歌,同时也需要从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同时切入,以开阔的视野来扩大研究的范围和内涵,因而呼吁广西以外的研究者的涉足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局外人的研究者能更容易打破环境所带来的观念束缚,与本土学者的思想碰撞出别样的火花,为研究带来不同的视角和理念。例如可以多进行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发掘音乐特征的地域性异同;多进行跨学科的互联研究,剖析音乐特征的本质内涵等。

(二)从个案研究窥探整体研究。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以樊祖荫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深入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在扎实的田野考察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多声部民歌,归纳分析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多声性思维,成果卓著,为后来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学者们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积极挖掘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并有了新的发现,记录了当下的活态山歌,个案研究成果显著。可以说,现今的研究成果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既是对前辈研究成果的个案的更新与补充,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多声部民歌整体面貌的再现。

(三)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现今学者们除了对现象和事实予以描述和阐释外,也更加强调其研究的实际运用。如学者们针对民歌当下的生存境遇提出参考性的改革措施,规划民歌传承教育在校园和社会中的实施方案,提出民歌传播的可行性建议等,都证明了学者们期望将研究的理论成果运用于民歌传承发展的实践中。

结合笔者在研究壮族二声部嘹啰山歌的过程中,发现艺人对嘹啰山歌充满了热情和执着,他们坚持着其音乐在单一的旋律模式中变幻无穷,讲究唱词的语言工整精妙,然则这些坚持却让大部分青年人望而却步,所以现今嘹啰山歌的发展遇到了阻碍。但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扶持又使得嘹啰山歌在复杂多样的环境中存有一方净土,艺人们精心呵护它的纯粹和独特,其已然成为南宁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基于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起源和发展依靠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民歌的精神内涵早已孕育在世世代代的族人心中,唱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民歌发展面临危机和转型,但热爱歌唱的壮族人民总能在生活中以山歌为沟通交流、表情达意、显露才华和展示魅力的媒介。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无疑通过山歌文化促进了自我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但其外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壮族人民心中“以歌为美”的精神存续下去,让更多壮族青年体悟和理解其中的价值,让族外人也能感受其中的魅力。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依然存有其“纯粹”之处,这是壮族音乐文化的宝藏,亦是泱泱中华文明之果实。

注释:

① 朱利安·H·斯图尔特著,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02):107.

猜你喜欢
山歌壮族声部
山歌还要妹起头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山歌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Cat’s book》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苗山歌
壮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