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公关的新挑战

2020-12-06 10:39
国际公关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关困境企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然而,美国一直遏制中国崛起,已经从宣扬“中国威胁论”发展到近几年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单方面破坏全球商业规则,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兴、华为、抖音、蚂蚁集团和腾讯等都陆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有人拿部分外企在中国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困境相类比。改革开放后,可口可乐、沃尔玛、飞利浦、松下等跨国企业相继进入中国,而近些年,以麦德龙、梅西百货、eBay为代表的外企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事实上,这些外企面临的是产品或经营的“水土不服”,与当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放弃商业规则,全力打压中国企业的情况有本质差异。

2020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在特殊的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挑战下,中国企业在海外更是面临诸多困境。越是困难的时刻,越要保持定力和韧劲。各国的经济水平、文化、法律、制度等都大有差异,在海外的中国企业要想兼顾发展和安全,就不能忽视公关的重要性,要懂得利用公关的助力提高企业形象。

首先,注重政府公关工作。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海外经商环境,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避免被抓住“把柄”。以其他國家常提到的“隐私问题”为例,这是中国企业在国内相对不够重视的话题,但海外的相关政策可能使企业陷入巨额赔款甚至被下架制裁。

其次,本土化传播至关重要。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专业的公关力量,与当地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与民间机构和组织形成互动,与当地民众成为利益共同体,避免在面对危机时孤掌难鸣。

小米在2014年刚进军印度市场时就遭遇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在本地化传播过程中,小米善于利用专业的公关传播机构,最终占据了印度2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足以说明,中国企业出海成功的前提不仅要技术创新,也要注重与本地消费者加强沟通,这样才能顺利渡过海外困境。

最后,中国企业要学习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经验。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个陌生市场的同时,便将专业的公关公司一道引入中国,加强与政府、媒体和消费者的沟通。我们要鼓励已经壮大起来的中国本土公关公司,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开始全球化的布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挖掘内需潜力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这一战略机遇期,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国内外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化的海外公关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公关困境企业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