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0-12-07 20:50杨帆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动作泡泡后进生

杨帆

(甘肃省陇西县和平陈家庄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共性,投其所好。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玩耍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让他们爱学乐学,学而不倦,学而不厌。

一、满足孩子动的愿望

(一)教师要为孩子解除课堂“枷锁”,要宽容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的某些无意识的小动作、小语言

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交头接耳、转头等现象,也有学生边思考边玩尺、橡皮等,还有学生坐不像坐,将脚放在了凳子上,这些动作到底允许不允许呢?我认为要因人因事而异,有些动作是允许的。我遇到过这样个学生,上课老爱做小动作,我多次突然袭击,他却问啥答啥,有时还挺有新意。难道这样的学生也非要他端坐如木吗?如果一味地阻止他做小动作,只会影响上课,是弊大于利的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如果严厉禁止,是违反小学生生理特点的。不仅没有实效,反而会得不偿失,让孩子生厌,而最大的害怕是久而久之,让我们的孩子没有了棱角,没有了个性。他们的行动受阻,他们的思维受到禁锢,因为行为和思维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该从过去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创立一种全新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得到“解放”,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二)课堂上要多为孩子创设动起来的机会,让肢体也参与学习

这会让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如教写生字时,我不仅让学生用右手书空,还让学生用左手书空,用脑袋书空,偶尔还让学生伸出一只脚书空呢,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一阵指手画脚、摇头晃脑后,自然也就记住了难写的字。又如,指导背诵《上学去》,我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背诵。老师则成为这次演出惟一观众。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大胆学做动作,差生也积极投入,效果显著。诸如此类,让学生动的方式还有很多根据课文内容画画;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上台参与板书等。总之,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动的机会,学生一定会乐此不疲的。

二、满足孩子玩的愿望

对于一个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如果学习是他们的第职业的话,玩就是他们的第二职业。但学习是别人要求的,而玩则是他们心底欢呼的。教师要在玩中引导学生说话,启迪学生思考,寓教于乐,这样的教法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三册《吹泡泡》上课,我是一篇听说训练,课前,我让孩子带来工具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尽情地玩一玩。然后,带学生来到了绿色的大草坪。在玩的过程中相继提问:每次吹泡泡前要准备些什么?你吹出来的泡泡是怎样的?像什么?玩了之后,又让学生围坐在草地上,诱导他们想象,我们吹出来的泡泡都哪儿去了呢?蓝天白云下,孩子们像放飞的鸽子,吹、看、听、说,兴趣盎然,思维异常活跃。

如一学生说:老师,我的泡泡最美,我在泡泡中看到了我自己,泡泡带着我飞上了蓝天。

三、满足孩子乐的愿量

乐,这里指学生成功后的欢乐,发自心底的可以给学生信心的乐,还指学生心情愉悦,少压力。“快乐能相当有效地激发人体的内在动力,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快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包括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愉悦情绪,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主动积极地求知。对学生的评语要充满鼓励、多表扬,即使是回答得不好的答案,也不能直接加以否定。可以这么说,如:你的声音很响亮,但不完整,能再说一遍吗?你能积极举手,真好!但想法不太正确,再想想好吗?除了话语多鼓励外,教师要会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

其次,教师要多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这会为学生的自觉学习注入燃料。间隔地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老师赞许的目光,同学羡慕的眼神,聆听为自己而响的掌声。这一切会长久地留在学生的心中,激励他们不断向前,这对后进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多为他们着想,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如:有的后进生记忆力差,基础不扎实,但口头表达较好,可组织看图编故事竞赛。有的后进生思维很慢,但学习用心,字词掌握得较好,就可以组织听写比赛,这样,不仅让后进生“扬眉吐气”一回,也让优生感觉到竞争的压力,有一种更强烈的成功感和保持成功的欲望。

自古教无定法,但无论何种方法,都必须从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出发,投其所好,激其兴趣,才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小动作泡泡后进生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试论高中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巨型泡泡
小动作里学问多
动手做个方泡泡
小动作、大动作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如何为“体育后进生”创造适宜的教学
高等学校体育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