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

2020-12-07 20:50李炀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文章

李炀

(贵州省桐梓县水坝塘镇马井小学,贵州 遵义 563200)

一、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要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缺乏人文内容,只要教师能够从中挖掘出深层次的情感因子,便能引发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从而拓展思维,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一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新课改理念。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验的情感可以作为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尤其是面对心智与认知都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更是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情感教育可以增强语文学习的亲和力,让学生乐于集中注意力进行专心致志的学习;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与情感控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小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和语言逻辑。鉴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坚持做到以情传意,情景相融,能够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在实现思想共鸣的同时融洽师生情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学习与情感灌输的双重价值。

二、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导入渗透情感

1.引入小故事

在讲解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的内容与方向选择恰当的故事素材,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去引导学生的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故事的最后引出相关的问题,瞬间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如此便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专心投入到整个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实现情感的升华。

2.丰富教学语言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在情感的认知上存在局限性,很多时候并不能深切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也难以形成深刻的认知。从这一角度分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更加丰富的教学语言,以此吸引并感染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引领获得充分的情感感染,必要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做出情感朗读的示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饱满。

(二)教学手段强化情感

1.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十分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其主要借助声情并茂的方式将枯燥甚至艰涩的课文进行生动展示,引导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其中的情感。比如,在讲授有关“长城”和“瀑布”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或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从生动的图片和场景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样的手段方法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引发更加强烈的共鸣。

2.角色扮演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都是极具故事性的文章,有着完整的剧情和生动的语言。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类文章时另辟蹊径,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文章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深入研读课文,仔细揣摩课文中角色的动作神情、内心活动。这种以景促情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促使情感教育得以深化,有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朗读教学融入情感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情感潜力的开发意义重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的魅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融入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朗读教学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以诗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领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歌中,借助抑扬顿挫的语气与语调以及恰当的体态展示向学生传达情感,然后安排学生模仿朗读,要求他们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歌深层次的情感,并在脑海中尝试构建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意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另外,教师还应在学生朗读之后进行必要的教学点评,即便在指出某个学生朗读时的错字和错音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客观评价,先对学生的态度和热情给予肯定,然后告诉学生若能将每一个的读音读准确将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接着为其指出读错的字与字音。如此,既能够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又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强化学生认真朗读、提高自我的信心。

(四)阅读过程深化情感

1.阅读训练

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允许他们个人读、小组读甚至集体读、默读,帮助他们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并引导他们深入课文内部,对其中的情感进行深刻认知,从中接收到感情的熏陶。在阅读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并从自我观察的视角认真总结学生的阅读体验效果,还可以要求体验深刻的学生向同学展示与讲解自我体验的过程与结果,形成更好的情感体验效应。

2.课后阅读

除了课上的阅读训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借助不同文章中的不同情感进行触类旁通,找到某些情感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并引发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完某一篇文章后,提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要求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体会内在的情感,或者由学生自己掌握进度,寻找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在多样化体验中感受到文章的精髓所在,实现情感的升华。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文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