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整合研究

2020-12-07 20:50陈红艳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文章

陈红艳

(广东省南雄市第二小学,广东 南雄 512400)

阅读是一种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若家庭和学校不能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学生往往难以做到主动阅读。所以学校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以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为了保证课外阅读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能够与课内阅读内容相结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主要以课内阅读内容作为延伸方向,使小学生在课下、周末等闲暇时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教育部门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所以提出在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中添置课外阅读环节,而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提高课外阅读量,使其在一次次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例如,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并未成熟,且现阶段的小学生都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与探索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干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规划,向学生推荐一些古典名著及健康报刊,对小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现状

(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师在此方面也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在课内外阅读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对相关阅读内容进行讲解,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情况,没有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整合。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为学生布置下节阅读课的预习任务,但学生在课后由于缺少教师的监督,常常没有预习文章的内容,并没有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放在心上。如此,阅读教学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上,在课外没有做好阅读教学工作,难以产生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教育环境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较大,尽管当下的教育改革提倡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个人教学意识、教学习惯等因素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形式进行,例如小学语文中包含小说、散文、记叙文等多类文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却以同等教学方式进行,在课堂授课中未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学缺乏针对性

小学学生尚处于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受学生语文基础、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同等的阅读教学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忽视了对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以统一的整体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一大重要教学科目,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词汇积累等方面有一定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及教学方法的创新,阅读教学亦是如此。阅读教学的开展是小学学生熟悉词汇、培养阅读及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做好阅读教学是相关语文教师较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仅是教师设置问题,最后将答案告诉他们。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并提出不少于三个问题。当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去进行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

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根据文章内容找到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最为重要的契合点,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对课内外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促使学生对文章能够产生阅读兴趣,不断拓展其自身阅读视野,以便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的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师应该充分认清自身的指导作用,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进

行思考和学习,在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应该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课后加以深化提升

课后阅读是课内阅读的一种深化与延伸,也是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下,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同步阅读,以此来拓展学生自身的阅读思维。例如,当对《红领巾真好》此篇课文讲解完成以后,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后面内容的预习,由于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文章的撰写,所叙述的故事也是不同的,但是所传递的却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通过将课内外文章进行有效结合,让课外阅读文本能够对课堂阅读教材内容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延伸作用,促使学生更好学习语文阅读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素养。

(四)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首先,学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对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保证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搜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创设有利条件。最后,注重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例如多媒体教具的使用等,尽可能提升语文课程的美感,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可以主动去创新。

(五)扩展阅读体验,培养阅读意识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阅读,让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理解能力,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融入一些阅读体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下小学阅读教学工作中,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整合和优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果要想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结合在一起,需要先在课前做好相应的预习和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不断进行延伸与拓展,最后在课后需要通过相关文章的阅读让课堂阅读教学得到升华。通过这三个阶段对课内外阅读进行整合,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文章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放屁文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