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2020-12-07 20:50易俊雅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税制税务教学资源

易俊雅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近年来,我国税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2016年5月1日国家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陆续下发了有关“营改增”政策的通知和公告等。2017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2018年4月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18年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和10%。2018年5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以及《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等文件。2018年6月15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以及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税局合并且统一挂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迈出阶段性的关键步伐。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由分类税制向综合征收转变,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201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

一、税务会计课程定位

“税务会计”是为了适应纳税业务的需要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融国家税收法令和会计处理为一体的一种特殊专业会计。高职院校作为人才与企业传输的桥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税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中各税种的征收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税收征管的有关规定,了解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税种的纳税地点、纳税期限以及纳税申报的要求。通过”税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改善并提高学生的税务素质与技能,从而满足现代市场对税务人才的需要。一直以来“税务会计” 课程都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著称,在教师眼中是“每学期都在上新课”。同时由于“税务会计”课程所涉及税种种类繁多,需要记忆各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税目、税额的计算并进行会计核算,使得学生心浮气躁。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制不断改革,“税务会计”课程也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知识点,随着新法的出台,旧法就不再适用,往往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次的税制改革又出台了新的税制改革。在税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更新“税务会计”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每一次税改的真谛,并将新旧政策更好的衔接起来,对于“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税务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及教学资源更新速度不足

教材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能否紧跟时代经济变化与国家相关政策,关系到学生将来能否与社会无缝对接。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税制改革步伐大且节奏快,新的教材的编写往往会在新的税收法律法规之后。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为了确保下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教材都是采用预定的模式,一般是在本学期期末预定下学期的教材,而教材编写周期比较长的客观原因,导致有时会出现教材是最新版但是税法又另有规定,这就使得教师在上课果会补充更新税制政策,但是,无配套教材的跟进,往往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教材修订滞后的现状同时存在的是教材配套习题更新不足,教学案例库建设缓慢。教学资源缺乏时效性,导致学生不能获得最新的税收政策,学到的知识陈旧过时,不足为用。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由于在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的“经济法基础”的内容中有50%以上的内容是涉及税法内容,所以一直以来“税务会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核心课程,但是,一般来讲对该课程教学安排是以理论知识方面为主,很多院校整个学期的“税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仅仅只有15*4=60课时的模式,甚至在期末都没有实践课安排,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实践能力差也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使学生通过“税务会计”的课程学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不仅需要在期末增加一定课时的实践周,同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平台缺乏的现象。在“互联网 + ”时代,让学生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仿真操作平台来训练实践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应该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的投入。

三、基于税制改革背景,“税务会计”课程教学设计建议

(一)紧跟税制改革,及时更新教材

“税务会计”课程本身对于政策时效性要求较高,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随时关注我国的税制改革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并及时更换教材。教师课前备课时可以通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等相关网站随时收集税收政策与改革信息,更新教学内容,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与税务实践保持一致。同时在出现教材与现行税制改革后的内容相关较远时,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教材只是知识来源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如平时生活中关注财经税务新闻、网站、专业税务微信公众号、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分析税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不断进行教学的更新,对于更新的内容在教材上着重标记,加深印象。同时,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优先选用国家精品教材、获国家及省部级奖的教材、省级以上规划教材,以确保优质教材进入课堂。

(二)课程设置需改善,加大教学资源投入

为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税务会计”课程设置时,不仅要有充足的理论课时,同时,还应该在期末加上与之相匹配的实训课时的安排,高职院校不仅要配备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为了应对税制改革,对实训设备、实训软件等不断进行升级换代,搭建高职院校学生校内实践平台,采用教、学、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仿真案例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训模拟相结合。

(三)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培训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培养,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教学的主体之一,高职院校应努力促进教师的培训、学习、专业发展,高职院校也可以积极引进一些企业专家到校指导,或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同时,学校可以挑选一批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老师进入较为优秀的企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对鼓励青年老师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行业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教师参加各类会计专业短期培训和下企业顶岗实践,及时了解当前我国税制改革形势下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把握“税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和改革的方向,努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

猜你喜欢
税制税务教学资源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思考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议对策
建国以来的工商税制改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