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图书馆革命文献工作叙略

2020-12-07 20:50尹昱瑾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西北馆藏甘肃省

尹昱瑾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图书馆(之后简称省图)是由1916年建馆的甘肃省公立图书馆与1943建馆的国立西北图书馆合并而成,两馆一个发端于辛亥革命,一个创建于抗日战争后期,经历了中国社会最动荡的历史时期,与中国革命共同成长。在保存革命文献资料,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扶助中国革命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的作用。

一、甘肃省图书馆革命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

(一)甘肃省公立图书馆时期

1916年,以“前清学务公所所存图书,暨军务厅所存陆军学校书籍,并省立师范学校第一中学校,皋兰与文社立高等小学校所存原曰兰山、求古、五泉三书院书籍”为文献基础,甘肃省公立图书馆于五泉书院(五泉山文昌宫)原址处筹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证书籍安全奉令将珍贵书籍疏散到市郊崔家崖及叶家湾,同年9月,为适应战时读者阅读需求,及时调整文献采集重点,添置多种抗战书刊。同时为扩大文献服务半径,在馆内图书室陈列抗战读物的基础上,于疏散地设临时书报阅览处、民众问字处以及图书站,提供革命文献等供民众阅览。截至1943年12月,甘肃省公立图书馆共有藏书68629册。

(二)国立西北图书馆

1943年3月,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处于甘肃省立民众教育馆设立,计划建设“国家而兼具地方性之图书馆”并确立了建设“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工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的办馆思想,筹备初期便对“国学基本书籍及新出科学文学及有关抗战建国之图书均略加购备”。据《国立西北图书馆概况》统计,当时“约二百余册多属于科学方面之著作,英德文皆有,至于杂志则新旧共计三百六十种各地报纸二十五种”。截至1949年8月兰州解放时,国立西北图书馆共有藏书98975册。

(三)甘肃省图书馆时期

1949年10月,甘肃省公立图书馆与国立西北图书馆合并,对馆藏图书进行清理、审查,购买补充了大批马列经典著作、毛泽东著作,以及有关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新文化书刊。同时根据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征集革命文物令》及1951年轻工业部发出的《关于禁用旧版书作纸浆原料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开展革命文献等珍贵文献的搜集、抢救工作,收藏了一部分版本较好的革命文献和地方文献等,至1952年底藏书增加了37635册。期间几度更名,并于1953年10月,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图书馆沿用至今。

1960年2月,为提升业务专业化水平和文献研究能力,将革命文献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纳入《甘肃省图书馆八年(1960-1967)规划草案》,“设立革命文献、地方文献、地方出版物、石油、地质、民族、水土保持等专业研究室”。1963年3月,制定《甘肃省图书馆书刊补充计划(修订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经典著作(包括各种不同版本)等纳入书刊补充范围,规定“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以陕甘宁边区和甘肃地下党为重点进行广泛搜购”。与此同时,开展清理积压馆藏书刊资料工作,将“革命书刊资料作为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文化结晶和历史记录,先加整理。”1964年,颁布《西北文献范围及内容规定》,明确了“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以陕甘宁边区和甘肃地下党活动为重点进行广泛搜购”的采集原则。并将革命文献作为特藏文献进行管理,制定了《特藏书刊范围及内容规定》:“凡收藏的珍本书籍、革命文献、金石拓片、名人书画家的真迹及其精致的复制品,均作为本馆特藏范围进行专藏保管”。为科学化、规范化文献采集工作,1984年8月制定《甘肃省图书馆采编工作手册》,并特别强调“凡属特藏书库范围的地方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后装订精致的图书有复制者外)和革命文献一律送特藏书库保管”。此时,特藏革命文献共计595种。

二、甘肃省图书馆革命文献开发利用

甘肃省图书馆在进行革命文献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还编辑馆藏文献目录等二次文献,举办展览,开展数字化工作,提高文献利用率。

(一)文献书目开发

抗战时期,为宣传抗日思想,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1944 年10月17日至次年7月31日,编辑《西北日报》副刊《西北文化》周刊36期,刊载有关西北文化研究、西北资料介绍、西北文化动态及图书馆学论文等共75篇。两馆合并之后,根据社会发展和文献检索需求,陆续编辑了《西北地方文献索引》(1905-1949),收录这一时期内出版发行的450余种馆藏报刊资料中有关西北地区资料26000余条。1962年与青海省图书馆合作,根据馆藏解放区出版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27种报刊,编辑《解放大西北革命史料索引》。收录西北五省区自1947年3月保卫延安之战至1950年西北各省人民政府成立期间相关资料。1963年,为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提供了民国时期有关甘肃经济文化的资料220多件,600多册,编辑完成《国民党统治下的甘肃》,用大量的资料揭示了甘肃当时的社会发展现实。

(二)革命文献展览

民国时期,两馆就常举办文献展览,以传播国防科技知识,宣传革命思想。1943年,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举办国防科学图书杂志展览,并放映英美科学影片。1944年9月,与《西北日报》社联合举办全国报纸及新闻资料展览。两馆合并后,1995年5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图书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图书展”等,并邀请省内专家学者进行《纪念抗体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专题报告。2011年6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图片展”“热爱中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等主题展览,以馆藏革命文献为载体,宣传先烈革命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革命文献数字化

1984年3月,甘肃省图书馆成立了现代化技术研究应用组,根据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出版目录,订购建国前西北报纸胶卷近80种,补充馆藏西北五省(区)建国前的报纸种类和数量。并翻拍馆藏民国报刊文献,1989年至1995年间缩微拍摄解放前报纸14种100000拍、期刊341种300000拍、西北民族史地丛编70000拍等,共计拍摄782756拍,30000余米。2000年7月26日,依托馆藏特色西北地方文献成立数据库建库小组,并制定了《西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标准手册》等。现已建设“西北地方文献书目提要数据库”数据48522条、“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篇名索引数据库”数据27499种、“西北地方文献图像数据库”数据3939条,其中包含大量馆藏革命文献数字化资源内容。

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的革命文献工作

在开展革命文献参考咨询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国家专项普查等开展相关工作。2014至2015年间,甘肃省图书馆参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馆藏“革命文献”数据的上传工作,提交普查数据594条。从馆藏文献中普查出革命文献689件/套,包括各种油印本、单行本、汇编本等。2014年设立影印文献室,将普查所得革命文献集中存藏和管理,形成了文献革命文献特色馆藏专架。

2019年2月,根据《国家图书馆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的函》文件精神,初步整理分编普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共计扫描书影图片70436拍,并填写《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申报表》,报送至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计划配合“2019年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出版《甘肃省图书馆革命文献丛编》。与此同时,在馆网TPI平台建设“西北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革命文献全文库”,展示馆藏革命文献,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西北馆藏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一座西北小城
席晓辉作品
缠海鞭杆—西北棍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黔西北行吟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