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机遇分析

2020-12-07 06:16李青莲
西部学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民办高校

摘要:机遇,通常被解释为做某件事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顺利就业。目前,国家实行了公平的国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可从事学前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实现了同工同酬和各项扶持政策。从社会层面看,学前教育教师缺口大,高学历占比低。学校突出了“实践取向”的育人观,设置了实践性、技能型明显的专业课程。以上情况都说明学前教育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光明就业机遇。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就业机遇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0-0095-03

机遇,即机会、有利的境遇,在语言语境中一般解释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就业的机遇。本科毕业以后,能够抓住机遇顺利实现就业,不仅是圆满完成本科教育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同时,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六稳”①并且提出“六保”②因此,对就业机遇的分析,有利于帮助毕业生清楚地认知机遇、抓住机遇。

那么什么是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呢?民办高校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的学校。民办学校虽然利用的是非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但是其计划内招生的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学生同样享受国家承认的学历待遇。而应用型本科的重点则落在“应用”二字上,应用型本科在适应新时代要求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以高质量的教育观念、适应时代要求与准则的人才观,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高校要求其各个专业的开设与人才培养,均能和地方特色及其经济转型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教学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应用”二字,而教学的核心环节围绕实践教学开展。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依据幼儿教师标准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导向,旨在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高尚的师德品质、博爱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能够在幼儿园及幼儿教育培训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抓住就业机遇,是非常重要的,本科毕业以后,能够抓住就业机遇顺利实现就业,不仅是圆满完成本科教育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因此,对就业机遇的分析,不仅为毕业生清楚认知机遇、抓住机遇,顺利实现自我指明了方向。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势

(一)公平的国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国家教师资格证是一种从业许可证。在我国,学生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获取教师资格证后,才有从事教育事业的资格。从2015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彻底打破了教师终生制度,改为五年一审教师资格证。我国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两种形式的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一种是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第二种是学生可以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但是两种形式的考试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因为其模式都是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相结合。对于在校专科、本科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考试,而对于具备成考、自考、网络教育学历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等到顺利毕业之后才能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之后,想要从事教师职业,学生需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从2018年9月开始,教育部宣布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社会上其他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是没有这种权威地位的,这类证书及证明不可以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有一次受理资格认定时间。

这样的宏观背景,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渐确立,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采取全程化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竞争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以此来应对现阶段高标准、高要求的教师招聘。从政策上来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只要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参加各类教师岗位招考。这就为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就业机遇。

(二)大规模的扩招为求学者提供了可以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机会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建议要采取扩招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目标,依据李和平的建议,我们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一是加大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招生规模,二是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规模和范圍,专科学校与高水平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幼儿教师培育质量。近年来,很多高校甚至是民办高等院校都可以申请开设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仅2018年度就有27所普通本科高校申请开设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这就扩大了求学者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机会,也为加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机会。

(三)提高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当今一些社会问题突出,如幼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教师编制难以解决,社会地位低下,有人认为学前教育教师就是看孩子的人,其社会地位譬如保姆,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等,这些社会问题都引起政协委员们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朱之文说,“社会上存在这样的说法,‘带小不如带老,保教不如保姆。从这种社会认知就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尴尬的社会地位,因此很多优秀人才都不想学学前教育,即使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可是毕业以后也不愿从事幼教职业,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良莠不齐。新时代背景下,政府要求学前教育向公益普惠的方向发展,朱之文提议政府承当责任主体,市场发挥基础配置作用,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办园,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纳多渠道资金注入学前教育。同时鼓励民办园实施职业年金制度,以此来吸引优秀教师加入民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工资待遇,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这一提议得到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四)教育部办公厅在疫情防控期间提出对民办幼儿园采取扶持政策

2020年时逢新冠疫情,在举国抗疫的过程中不得已采取全封闭措施,经济下行压力大,2020年就业形势比2019年更加严峻。更多的企业更是无法经营下去,疫情冲击下幼儿园复学延迟,有一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生存,各园长带领其幼儿园的教师开启自救模式,一些幼儿园转型卖包子,开烧烤店,以此来应对疫情下的经济压力。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策部署,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教育部办公厅于2020年4月15日发出工作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为民办幼儿园纾困解难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聚焦民办幼儿园在疫情防控期间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不同类型民办幼儿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化解不同类型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各地区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一些职能部门比如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税务等,各相关部门需联防联动,统筹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出切合民办幼儿园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在做好阶段性扶持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支持长效机制。各地在开园复课时要统筹考虑民办幼儿园在防疫物资供应、学生资助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潘碧灵提交了《新冠病毒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亟待重视》的提案,从他的提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疫情期间民办幼儿园的关注,他提议从减轻民办幼儿园资金压力,比如从民办园社保的缴纳、教育基金的减免等方面着手,建议把民办幼儿园防疫工作和防疫物资纳入政府整体工作之中统筹考虑、统一安排,享受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为我国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二、社会层面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需求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缺口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幼有所育”,将学前教育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幼有所育”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施政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时间紧,任务重。根据人民日报2019年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口65万人。底子薄、欠账多,是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明显的现状,其中教师队伍问题尤为突出,师资缺口大、师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地方仍面临“盖学校易,招老师难”的局面。

(二)学前专业教师高学历者占比较低

依据教育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幼儿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是专科水平,或者更低水平,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到20%。多数省份每年毕业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只有200人左右。现阶段,对高学历、高水平的幼儿教师需求量日益激增,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预计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这为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光明、广阔的就业天地,

三、学校层面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势

(一)“实践取向”的应用型人才观

以“实践取向”为主的教育价值诉求,也是“应用型人才观”的精神所在。课内实践教学作为整个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一般实践教学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专业特征的适应,同时又满足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师范专业学生相比,师范类学生受过教育相关训练,比如课件、板书、教学实践等等,而非师范生在这些方面就会有所欠缺。但现阶段一些比较好的幼儿园,招聘教师要求非常严格,对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教学技能及专业知识素养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正好弥补了非师范类学生的这一不足,使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非师范类学生具备师范类学生的专业性素养,可以和师范类学生一样,去争取更好的工作机会与岗位。

(二)实践性明显的专业要求

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在学生的才艺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日益体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要求专业学生在美术、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方面,具备一系列专业素养技能,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为专业学生举办相对应的一些才艺竞赛,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竞赛活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教学实践当中所需与所用才艺等,同时还可以组织模拟教学,让学生为日后的教学工作积极做准备。最后,要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见习与实习。大多数的学校安排的见习和实习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去幼儿园见习或实习,只能干基本的保育员的工作,没有机会进行代班或者进班上课,因此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更无从提及提升教学实践技能。而应用型本科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也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和合作的幼儿园,因此,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安排学生去实训基地和幼儿园见习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今年疫情常态化情况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帮助学生分析清楚就业机遇,让他们明白自己毕业以后所处的境遇,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避免他们毕业后因失业而带来的心理与经济压力,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注 释:

①“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②“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参考文献:

[1]满丛英.1949--2019:我国高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2019-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1903/t20190329_376012.html.

[3]张晶.高校师范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及引导策略[J].大众标准化,2019(18).

[4]王志琼,金东海,彭怡,等,独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5]张晓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7(2).

[6]黄佳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

[7]崔利玲.疫情下的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J].华人时刊(校长),2020(6).

作者简介:李青莲(1987—),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民办高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