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模式建构*

2020-12-08 01:11马少飞赵德军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民族政治

马少飞 赵德军

1.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2.西藏农牧学院学生工作处,西藏 林芝 860000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培养概述

(一)个性化培养内涵及意义

1.个性化培养内涵

“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可追溯到我国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著作的《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同现阶段“个性化培养”理念不谋而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优势的情况下,对其积极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个性化培养理念是指,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了解学生优势,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具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可以说现阶段“个性化人才培养”是基于“因材施教”,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体位,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2.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成就自我备受重视,而个性化培养是对学生个体针对性培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拓宽思维,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高校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优渥的条件使部分学生忽视了思想建设,当代大学生思想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高学历危害社会事件频发,这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个体关注的缺失密切相关,不仅给大学生个体带来伤害,同时还会危及社会安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倡导个性化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度,缓解学生压抑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民族地区大学是党和国家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旨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开展民族理论研究、展示民族政策。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的综合教育,具有政治性、民族性、针对性的特点。

1.政治性。

民族高校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发展以及民族繁荣培养人才,自身具有政治属性。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民族发展培养政治信念坚定的少数民族人才。因此,政治性是最首要、最突出的特点。

2.民族性民族性,指的是民族高校依据少数民族的族群差异而在创办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和所塑造的独具民族韵味的大学文化。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地域文化,要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3.针对性区别于普通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地域的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性化培养工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滞后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根据生活实践的不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不同。在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设计中,往往忽视了差异化。由于对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滞后,缺乏针对性教育观念。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宗教信仰、民族等多种因素,在授课中仅仅教授理论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的。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中来看,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够理想,对于新课程目标提出的人性化培养教学理念理解不充分。在教学实践中无法打破固有理念的束缚。正是这种滞后的教育理念,制约了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碍于社会的进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倡导个性化人才培养。

(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狭隘,丰富性不足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方法单一,过程不够严谨,教师完全依照教学经验的情况时有发生,或者想当然,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参与与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能够重视学生的特征,但是缺少针对学生个性的分析。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授课班级学生整体特点缺少分析,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是不同的,所以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各有特点。其次,是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所以,在教师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班级的总体特征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对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中过度重视基础理论的教授,忽视了民族特征。将成绩作为考核的重点,忽视了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建设,这也是现阶段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形式单一,忽视实践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由于时间空间以及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不是教学最优化,而是考虑外部因素对于教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仅限于思想政治课程,这是很多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部分高校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但是缺乏对学生思想引导,仅仅应付了事,更是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构建具体措施

(一)积极倡导管理体制个性化

完善个性化管理制度是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的前提条件。要在制度管理层面摒弃以往滞后教育观念。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现阶段民族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模式构建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重理论、轻实践;过度重视成绩,忽视深入思想建设等等。这导致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对于学生学习需求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很难做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民族地区高校应根据高校教育任务、教学目标、发展现状,逐步建立健全个性化的管理制度,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章程,重视教学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人性化教学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培养建设并不是某些专业、某些教师、某些部分的工作,需要同各个专业学科进行融合,高校全体教师需要给予重视,真正为个性化培养提供机制激励,让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最终实现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培养。

(二)拓展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构建需要统筹规划,以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引导、激励等途径,为全体学生提供全面、充分、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教育工作者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要依据民族地区高校现状、学生现状,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设置思想政治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出凸出重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具有针对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资源。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拓展民族文化资源,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三)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模式

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德育是关键。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道德教育,即“忠、孝、仁、义”,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源于高校,更源于生活中所知所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需要高校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助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融合社会、家庭因素,全面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应重视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力。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培养模式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个性化民族政治
我们的民族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