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0-12-08 01:11
山西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关怀人文

周 云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要以人为本为主要的目的。因此,以人文为核心,可以使我们给内涵赋予不同的色彩。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一词从字面意思简单的来讲就是注重人类的文化。在中国古代,“人文”常常指的是某些礼乐教化、风俗人情以及文化风尚;在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humanism),它们被用作反对中世纪的神学宗教,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依托,强调和突出人的高贵,说明每个人生而平等,要求追求应有的幸福,主张以才能区分高低贵贱并反对等级制度,要求追求属于人的知识与智慧。在高校,我们对人文又有另外一种认识,“人文”就是一种尊重,一种关心和一种爱护,它与大学生的理想,大学生的信念息息相关。总而言之“人文”是指在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之义。“关怀”我们从字面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关心他人,爱护他人。进一步看,我们其实能够发现关怀相比较关心、爱护它所体现的情感更深切。它需要我们首先去尊重他人,关注不同方面和层次的需求,间接地激发个体的创造能力,更好的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理解人文关怀从内涵上我们要集中于关注人的精神追求、理想目标、生活需要以及从更高层面去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

(二)大学生之思想政治教育下的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采取积极的办法,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最佳的素质教育使其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修养和品性,从而使得这种良好的影响潜移默化并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带动周围人的学习。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振兴的接班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种特殊力量,要求我们教育者在给予大学生教育时,要进行区别对待。不仅让大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还要培养大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做社会有用之人。学会如何去面对生活,怎么去应对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从各方面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实际生活出发,最切合实际的关注其成长的需要,保护其尊严,理解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我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关怀,由于大学生这一主体的个人背景以及层次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区别分析和对待,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应事状态,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质。

二、人文关怀视阈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依然还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教育目标轻视大学生重要性

教育的目标实际对于大学生的重视是很少的,这样对于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的广大群体,从自身出发并没有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这样就间接地使他们丧失了自身优良的品德。目前,由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主观状态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教育目的的具体选择往往与教育的普遍目的有所偏离,对教育目标的要求仅仅在于满足自身的利益就好了。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也使得大学生不受重视,具体的目标往往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本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然而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为大学生设定特定的目标。这种教育的不明确性往往会引起诸如上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让大学生了解并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唤醒大学生长久沉睡的心灵更能激发其对教育的重视,因此教育目标在设定与实施时就应当去强调这种重要性。

(二)教育内容背离大学生的实际性

在高校中教育者并没有按照大学生群体去制定内容,只是简单地整齐划一,使得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实际脱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系统,各种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它处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又与环境里的每个要素相互联系,但又受到某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错误理解,把学习当成是一项任务,使得大学生以一种硬着头皮的态度去完成自己受教育的使命。就当今大学生来讲,他们对于毕业后走进社会很迷茫,他们所面临的对于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等与课本上的差之千里。他们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很难去把握的,这种只重视教育传授的教育内容是不可取的,他有着许多的片面性,并且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运用好的教育会产生艺术的效果,相反方法运用的不好,艺术效果也随之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并且事倍功半,难以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方法的运用往往会借助一定的手段。然而,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提出教育内容所规定的任务,并没有清楚解决任务的方法。因此,教育的方法需要进行科学的组织才能有效地运作。例如我们进行的理论灌输,教育者就通过灌输的方法,使得一些知识扎根于受教育的头脑中。这种方法固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方法缺乏灵活性,知识的灌输可以在人脑中根深蒂固,但是如若是比较落后的知识进入人脑,当我们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时,这种所谓的根深蒂固了的东西很难从人脑中拔出来或者进行改变。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方法的创新是必要的。

三、人文关怀视阈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

第一,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了解范围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因此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尤为要重视以人为本。第二,对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创新。教师通过学生对于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要进行细致合理的解释,对于比较模糊的、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提供科学数据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的实际运用范围和作用,而不再是简单地采取传统的灌输模式。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要以人为本为主要的目的。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总会设定一系列的目标,教育者为了完成教育任务往往不注重教育的效率和取得教育效果的高低程度,这样就导致学生成了工具性的代表,在人性化方面体现就非常的弱。这样就与当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显得格格不入了,因此面对现如今的教育形式,就更得注重与时俱进这理念。

(二)强调尊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主客体是多样化的这就使得主客体之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其特点出发,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实现最好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关键在于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应该尽量地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以及综合方面能力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习科目的了解程度、兴趣爱好在不同方面的特长,然后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因材施教,第二,目前的教学现象都有一种齐步走的趋势,这就使得很多有特点的学生难以被照顾到,这样教育就体现出某种局限性,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和制度,多开设一些选修课方便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加强生活之关怀、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这就使得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消极的就业心理,有的甚至会因为怀才不遇产生抑郁和轻生的想法。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要从学校、学生自身以及政府三方面进行。第一,学校单一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许多局限,学生也存在着惯有的依赖,动手动脑能力差,这样,变革教育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学校应开设多种课程丰富学生的学识以此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走上的未来就业之路。第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不能满足于现状,让学生从自身定位,毕业后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能够做的比别人更好之类的。给自己做好定位,减少好高骛远的心理,使大学生在走上真正的社会上,能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第三,教育机构和政府要给大学生间接地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四)构建校园人文环境、营造特殊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良好学校风尚并把思想政治教育加入其中着重突出人文关怀的实效,是营造氛围的最佳途径。构建校园文化首先,在校园建筑方面入手,通过对校园进行设计和美化直接从视觉上让学生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保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心愉悦。其次,对于食堂、宿舍等学生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并对人文知识进行宣传。最后,学校都有学生社团联合会,这样就会把不同专业和系别的学生集中起来,可以通过开展不同专业的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总之,对于大学生的关怀不仅是来自学习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给与其生活中的关怀和精神上的关怀。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就是要突破陈旧的模式,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教育者关怀人文
品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