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新机遇

2020-12-08 03:24王庆华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

文_王庆华

近年来,各级地方媒体开办了民生频道,在全国地方电台中已经存在许多成功的民生新闻节目,甚至成为地方台的收视保证。如山东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拉呱》、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广东电视台的《今日关注》以及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的《1818黄金眼》等。现结合笔者的从业感悟,分析和阐述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新机遇。

一、民生新闻的内涵界定

学界和业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界定,众说纷纭。就其讯息实质,民生新闻是关注百姓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类型,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更加侧重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很长一段时间来,民生新闻虽然被群众喜闻乐见,但因设置这些栏目的频道都是以本地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以往传播媒介的限制,使民生新闻缺乏二次传播的可能,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外溢效应。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近年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各地原本仅以本地居民为受众群体的民生新闻节目,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以及自媒体对于新闻素材的再创作的二级传播,使民生新闻节目突破地域限制,成为拥有更广泛受众群体的新闻节目。

二、民生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

观照互联网平台,有的虽然也都有自己的新闻采集人员,但他们的触角往往只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有比较完备的人员布局,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较为重大的新闻题材,更偏向时政、财经、体育、娱乐等变现能力更强,受关注度更高的新闻事件。就目前现状而言,网络平台的财经新闻做得比传统媒体更专业和宽松;可能拿下某个体育赛事的独家转播权;网络综艺做得比传统媒体的还要具有话题度,完成度更好。但是,民生新闻并不会成为他们轻易触及的领域,互联网平台往往只是作为地方广播电视的搬运工。内容上的独特性,让地方电台的民生新闻节目能够利用互联网,而无需惧怕被它取代。

笔者举几个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网红”级人物的新闻当事人:首先是来自广西南宁的周某,他因为偷窃电动车电瓶,在看守所接受南宁台记者采访时,不但不羞愧还一边梳理着头发一边侃侃而谈,说出了:“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看守所里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等令人错愕、厌恶又产生莫名喜感的话语,经过互联网平台转载之后,一时成为网络热词,成为部分社会青年自我调侃的“名言”。另一位同样是民生新闻的当事人,来自东北的王大力。他因为抢劫失败被抓,同样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出“万万没想到”“太失败了”等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语句,不但一直被网络用户引用,还总是成为某些网络视频制作者的常用鬼畜素材。第三位是在《1818黄金眼》节目中出现的新闻当事人小吴。他因受到不良美发店的欺诈,修个发际线居然花费四万元而向媒体求助。小吴同事形容小吴做完头发以后的效果就是个表情包,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小吴逗趣的表情,马上被很多人制作成所谓“眉有办法”的表情包在朋友圈使用,他因祸得福居然真的成了网红。

这几位新闻当事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出现在民生新闻之中,这些新闻节目原本受限于他们所处平台的覆盖面,如果没有经过互联网的传播,只会在报道播出完之后迅速被人遗忘。但就是因为互联网对他们进行的视频、图片的再创作和二次传播,使其拥有了较强的传播力。笔者认为,互联网对于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反哺机遇,它不但不会受到冲击,反而可以借着这个浪头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三、探索民生新闻所蕴含的传播机遇

1、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强调以平民视角来报道民生内容

民生新闻应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与落脚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观看民生新闻,就如同看一个又一个浓缩版的现实剧,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有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复杂情节,引人入胜。

2、民生新闻必须注重细节和故事传播

民生新闻为我们的观众展示了真实的人间百态,也报道有些看起来似乎非常“小”的事情,但某些小事情却牵动市民的心。比如《1818黄金眼》节目在2020年3月份曾经用了七分多钟时间,详细介绍了一只叫大胖的肥猫被困树顶五天的新闻。爆料人寻找自己走失的爱猫“小明”,却意外发现另一只被困树顶的肥猫大胖,记者通过采访目击者、周围群众还有猫饲主,捋出猫为什么上树的前因后果。饲主还带来大胖的母猫女友试图引诱大胖自行下来,而当得知大胖是追逐其他母猫导致陷入目前险境的时候,摄像又不失时机地将镜头对准母猫女友,似乎想读出听闻此事时当事猫的心理活动。为了解救大胖,大家想尽办法,最后在消防队的帮助下,终于用云梯和高压水枪将大胖救下。这则新闻视频,单以《1818黄金眼》的官方微博来计算,就有3.1万的转发和2.1万的留言互动以及48万的点赞。树顶救猫,如此小的事情,如果不是民生新闻,别人不会去做,而这个新闻成为爆款,也回报了记者、编辑的用心。

3、民生新闻必须挖掘受众的“共情效应”

同样是《1818黄金眼》,在2019年3月31日播出的一期节目当中,交警在夜间例行纠正违章行为,遇到一个骑助动车逆行的小伙子,在交警处理的过程中,小伙子接了一个电话突然情绪失控,不仅摔了手机,甚至还想跳河。交警赶紧制止,并一直温情劝慰,在交警的一再开导下,小伙子才说出自己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工作到很晚,而当天女友忘带钥匙,自己着急给她送去,偏偏还遇到交警检查,而女友又一直催促,导致情绪崩溃。在这则新闻的最后,节目很罕见地用许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衬底,并用“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生活不易,微笑面对”做结尾。这条充满温度又引发广大观众共情的短小新闻,得到8.2万次转发,4.3万条留言以及7.2万次点赞。

《1818黄金眼》这两则民生新闻,为什么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之后,竟能引起如此大的共鸣而成为爆款?以往也许很多观众对于民生新闻的认识,就是专门向人们证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其成功就是幸运地从参差百态的花园里摘到了最奇葩的那一朵。其实,这两则新闻的共同点就是充满温度,民生新闻虽小,但是却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两者背后是普罗大众甘苦相兼的现实生活。正是对每一件“小事”的追根究底,折射出小到媒体大到这个城市的底色和温度。在基于“互联网+”眼球经济的当下,传媒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有温度和共情力的民生新闻自然会得到受众的共鸣与欢迎。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探讨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