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要善于用故事“说话”

2020-12-08 03:24朱晓冬
传媒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蜜桃通讯新闻报道

文_朱晓冬

讲故事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既要坚持用事实说话,更要善于用故事说话。

挖掘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兼具的故事

新闻报道要学会用故事“说话”,首先要善于挖掘故事,能挖掘出既充满地方特色又兼具时代特征的新闻好故事。

2015年,由笔者主笔采写的连续报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就是奉化》,就是这样一组兼具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闻报道。2015年5月3日,我获知几天前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在央视综艺频道《非常6+1》特别节目《非常星发布》中透露由他唱红全国的经典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位奉化溪口小战士的消息。蒋大为在节目中说,当年歌词作者在边疆下部队采风时,采访了一位驻守在风雪中的小战士,激发了创作灵感,而那位小战士就是奉化溪口人。

凭着多年的新闻经历练就的新闻敏感性,我和当天的值班总编认为这个新闻线索很有价值。一方面,奉化是全国著名的水蜜桃之乡,当时奉化已举办了多年的桃花节和水蜜桃节,正在着力把水蜜桃和桃花打造成奉化的亮丽名片。另一方面,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唱的就是美丽的桃乡。1984年,蒋大为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首次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随后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在2001年奉化市首届桃花节上,蒋大为在溪口镇新建村的世界桃街上,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赢得了满堂喝彩。这样富有故事性的题材,肯定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5月3日当天我采写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人人会唱,但唱的到底是哪里?》的独家新闻,刊登于第二天即5月4日《奉化日报》头版头条,一时间成为省内外媒体的关注热点。随后我们在电话采访《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词作者邬大为时,在交谈中获知邬大为的祖籍居然是奉化。邬大为在电话中详细讲述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创作背后的故事:当年他在边疆部队采风,一天早晨,一位小战士刚从-40℃的室外执勤回来,邬大为问他冷不冷,他说:“冷得发疼。”邬大为又问小战士,“在最冷最苦的时候想什么?”小战士回答:“我在这里到处看到的是雪花,而家乡不久就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想到那片片桃花,再冷再苦也不觉得了。”就这样,一位来自奉化溪口的小战士(当然那时邬大为并不知道小战士是奉化人)激发了一位祖籍奉化的词作家的创造灵感,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

我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桃花系列报道的第二篇。随后,邬大为回家乡奉化寻根,各方寻找溪口小战士,蒋大为、邬大为和曲作者铁源相聚奉化桃园……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故事伴随着报道次递推出,并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结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就是奉化。

桃花系列报道的不断推出和各级媒体的持续关注,很好地宣传了“美丽奉化”“美丽宁波”“美丽浙江”,弘扬了爱国爱乡精神,也进一步提升了奉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当时的奉化市委决定从2016年起,将桃花节、水蜜桃节整合成一年一度的奉化水蜜桃文化节,并通过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将市花、市树调整为桃花和桃树,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确定为市歌。

讲好能使读者产生共情与共鸣的故事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首先要能够打动读者,使读者对故事产生共情与共鸣,新闻报道才能更具传播力和引导力。

2019年奉化日报的一则爆款新闻《奉化“挡刀女孩”崔译文》就是这样的一组以故事打动读者、使读者产生共情共鸣的新闻报道。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2019年3月10日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案件,在该校就读的奉化姑娘崔译文为救同学被歹徒刺了8刀,身负重伤。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各级媒体均未作报道。4月下旬,当时的奉化日报社领导通过相关渠道获知了这一感人的新闻线索,当即决定派记者采写。4月30日,奉化日报首发刊登了《奉化女大学生为救同学身受重伤》一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随即本报组织人员分多路进行采访报道,运用通讯、消息、评论、侧记等多种形式,共完成报道近30篇。

虽然这组报道体裁形式多样,但主体还是以通讯和消息为主。其中真正打动读者的也正是在通讯里的一个个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一个个感人细节:“在抢救室内,崔译文不止一次地提出,让医护人员先抢救失血昏迷的小梁,直到医生告诉她可以同时进行手术后她才放下心来。”“住院期间,崔译文没有掉过一次泪,反而一直笑着安慰别人,直到出院前一天,身上的纱布被拆下,多处又长又丑的伤疤暴露在她眼前,这个爱美的女孩才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当时如果我不冲上去,她可能就死了”……这些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是整篇通讯中的灵气所在,刻画出了人物和事情的特点,丰满了人物个性,并呼应了报道主题。

5月1日晚,“女大学生为同学挡8刀”“为同学挡8刀女生报平安”两个话题在短短2天内分别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一位,至5月6日累计阅读人数超过9.2亿次,讨论超过8.9万,成为当时全国媒体和网民关注的一大热点。

故事要服务于报道主题并传递价值观

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讲故事,要服务于报道主题,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至于东拉西扯跑了题。

2017年6月,我带徒弟俞加北采访溪口镇下跸驻村党支部书记潘为民。我在采写前提出“加强策划、主题先行、讲好故事、精益求精”这16字方针,并确定好采访提纲,随后我们花好几天时间采访了潘为民本人及溪口镇主要领导、联村干部、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和普通村民,掌握了全面扎实的新闻素材。随后我们确定的报道主题就是“当干部就要为民办实事”。6月26日奉化日报一版刊发了我们两人合作采写的长篇人物通讯《“当干部就要为民办实事”——记溪口镇下跸驻村党支部书记潘为民》。这篇通讯由多个小故事构成,讲述了22年前,23岁的潘为民当了村书记,创造了一段辉煌;22年后潘书记再度被请出山,凝心聚力,团结村民搬掉了“水难喝、路难走、坟难造”的“三座大山”。而且这些故事都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呼应和强化了主题。

这篇报道刊发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并被评为2017年度浙江省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一等奖。评委点评:故事写得很丰满,是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

猜你喜欢
水蜜桃通讯新闻报道
《茶叶通讯》编辑委员会
《茶叶通讯》简介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山中,水蜜桃熟了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你的脸像水蜜桃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