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2020-12-08 04:58辛熙恒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
关键词:方法论共同体命运

辛熙恒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继承与发展

首先,关于继承,要谈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起源。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其宪法序言的第十二段中首次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这一概念。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找逻辑前提,在字面意义不难看出其理论依据便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倘若追根溯源,深入剖析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究竟是什么意思?到底在指什么?不妨在马克思的文献中去寻求答案,这样更好的利用原著,原汁原味的去理解马克思主义。

(一)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其中学论文《青年在选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存在共同体这一观念。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自身利益和资源的同时,在追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全体人类的共同合法利益,促进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共享唯一的地球资源,所有的国家都在同一个世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这与青年时代马克思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当我们把“人类共同体”这个概念解析来看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其哲学基础是“人是一种存在”。一方面,在实践与理论上,把阶级当作自己的对象,是研究人是自由的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把自己当作一个存在着的、活着的阶级,是研究人是自由的存在的中心。

(二)人的社会性本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这种观念和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及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会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的思想[3]如出一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其才能才会得到施展的机会,才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被束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论证了国家作为主宰的共同体的真实存在。同时他们在文献中明确强调,“只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4]的理念。《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同体”观念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密切相关。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建设中获得了生命力。

(三)马克思通过对分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共同体的根源和特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分工有如下表述,其大意是在分工这一概念的出现过程中,个人利益或个别家庭的利益产生,由此便逐渐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和其有交往关系的个体的共同利益间的矛盾,且这种共同利益并非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的,而是建立在已分工的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上的。首先,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直接造成了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不同阶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作为私有者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说私有利益不受到侵犯,将使用国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此时,有必要将其既得利益提升为一般利益。这样就使得这一虚幻的共同体开始制约和限制人的个性、自由以及利益,导致个人仍然是分散和分离的。国家所谓的“普遍”利益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更不是由个人所能决定的,打着“普遍”利益的旗号来为特殊阶级利益纳福,必将导致这一虚假共同体的灭亡。

其次,关于发展,这就要求坚持实践的首要性,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理解来自实践和测试,并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发展为真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迄今为止,已经存在了有170年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170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乃至未来都是适用的。”[5]他提出中国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如此才能有效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发展事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推动和促进中国发展。有机地统一逻辑前提、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理论。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团结统一全党、全军和全民的思想路线。[5]全国各族人民用广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娴熟的战略思想,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坚持和发展,如何坚持和发展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理论问题才能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理论中,在面向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时,我们才能不断拓展新的视野,进行新的概括,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方法论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天下观的历史传统。首先,在中国古代,天下观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认识论。在今天,地理科学的极大发展,再申论“天下”似乎显得不自量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古人强调天下观的情怀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尤其继承价值,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可见共同体思想属于最高精神层面、价值层面的认识。古人对“天下子民”及周边民族共同发展希望与现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方法论不谋而合。其次,我们发现,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华民族自古流传的“天下”情怀,我国提出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样体现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推崇和秉持的和谐理念,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主体。新时期,全体中国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思想不仅追求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也追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命运共同体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方法论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符合中国人共同利益观。“共同利益”的概念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利益的实质即为君主和贵族的利益。即使是二十世纪,国际社会因利益问题引发的争夺与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扭转了各国利益观,使其对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消除了地域隔阂,将全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统称为了“地球村”,而经济高度、深入的融合,也将各国紧紧捆绑在了一条利益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将可能导致一损俱损的局面。如果某一国家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则难民将会纷纷涌向他国,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加速了难民流动的速度,而人道主义理念和现代日新月异的媒体网络又使得不接收难民的行为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互联网把世界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其极高的传播速度使得表面看似无声无息的网络攻击,却有可能对国家的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气候改变使得降水失调并促使了海平面的上升,不仅给许多位于海岛上的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未来也可能给数十个海岸线沿岸上的发达城市造成巨大的威胁。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即将耗尽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的污染、恶化导致怪病多发,常常跨国流行。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如果想要谋求发展和进步,则必须先让别人有发展;若想自身安全,则必须先确保别人安全。以此为基础,重新刷新人们对共同利益的理解。既然我们所有人已经处于“地球村”中,我们这些地球公民的集体利益归根到底是要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的,国家间采取的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举措,同时也能够服务自身的利益。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首先,从工业革命至今,人类开采和转化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在持续进步,但与此同时,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极大的破坏了人类社会的稳定性。1943年、1952年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使伦敦成为一个雾气弥漫的城市。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危险品泄漏,这些可怕的事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环境污染和人口死伤。“罗马俱乐部”是研究和发展环境问题的权威,于1972年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之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也称为“地球宪章”。其核心内容即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6年,最终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6]其次,如唇亡齿寒一样的道理,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各国的灾难必将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人类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将整个世界都包括在一起。从政策上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一项具体的计划。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已经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环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方法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中的价值体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以人为本的人类视角。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治党、治军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及使命是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谋求幸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倡导的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对人民主体价值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充分鼓励和发挥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社会价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人类命运的深化形势下,弘扬人民的开拓精神至关重要。从宏观角度看,无论是“五大发展理念”还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价值目标和设计理念侧重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微观角度看,改善民生,加大扶贫力度,有助于人们减少贫困,摆脱贫困,使改革开放所带给人民的幸福感更加强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丢弃传统文化,就等同于切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等同于摧毁了我们稳稳站在世界文化洪流中的根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的必然结果。其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结果,“天下大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积极培养和实践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该建立在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顺应了更广、更深的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具体表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基于当代实践和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始终坚持学习世界文化中的优势,中国人民在此方法论的教育下同样善于学习别人好的方面,并合理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必然发展的历史视角。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内涵极其丰富,意义极其重大。这是我党和国家决定的新的历史地位。这一主张是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历史成就的回顾和总结,它是在我们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党的不断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二十一世纪所制定的目标,即对未来30年进行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同样是制定重大政策、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目标的依据。[8]

四、总结

通过对共同体思想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概括总结,可以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人学、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角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解决了从“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前提出发去看待问题时,可所发生的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受到他们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容的生产关系的限制,使人类生存、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现实,以及现实的人类社会所形成的交往方式受到生产力和沟通方式的制约和限制。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生产的普遍联系,人将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产生“自由的人的联合”,这就人类共同体的思想理念,这不仅仅是思想意识的运动和解放,也是历史的运动和解放。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是现实的运动,共同体必须自然地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和普遍交流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在共同体的建设中,每个人生活实践在自己与他人的联合中并通过与他人的结合实现自由。团结的人拥有所有的生产力,私人所有制已经结束。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合他们的任何部门自由发展,他们没有特定的生产和生活范围。只有在未来实现了共同体后,生产力的总和才能由统一的个体来控制,个体的独立活动才能实现,个体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唯物论立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通过认识论构建起方法论体系,再将认识论与逻辑前提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努力与其研究范畴的逻辑前提、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论相结合,才能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及其未来发展创造广阔的理论空间。

猜你喜欢
方法论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