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斯弄多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2020-12-08 14:16崔辰亮王晓娣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化区褐铁矿铅锌矿

甄 泽,崔辰亮,王晓娣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北地质勘查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

区内地层分区属冈底斯~腾冲分区、拉萨~察隅小区,区域地层层序从老到新依次出露石炭系昂杰组;上石炭~二叠系拉嘎组;白垩系典中组、设兴组、塔克拉组;第三系帕拉组、年波组;第四系。

1.2 构造

斯弄多矿区位于冈底斯主脊南侧,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上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南缘,大地构造边界南北分别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工作区内近东西向、南北向、北东向向及北西向断裂组成复杂构造格局,断裂构造十分发育[1]。

斯弄多地区的地质体和主要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以F1断裂为界将矿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始新世火山岩分布区,南部为古生代地层分布区[2]。矿区内的脆性断裂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四组。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石炭系昂杰组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绢云板岩、变石英砂岩等。第三系年波组岩性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及凝灰质沉积岩及少量中酸性角砾凝灰熔岩及角砾凝灰岩。

2.2 构造

区内的地质体和主要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以F1断裂(他自拉~郭拉~堪珠乡断裂)为界将矿区分为南北两部分。矿权区南部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地层,该区域内共发现有十五条构造蚀变破碎带,普遍具铅锌矿化,有的破碎带中见有构造角砾;矿权区北部区域发现有五条规模较大的构造蚀变破碎带,局部可见磁铁矿化、钼矿化。

3 矿床地质特征

根据地层岩性组合的不同、控矿构造特征的变化以及发生矿化矿种的不同,将区内的矿化蚀变分为三个区域。即:矿权区北部地区的金钼矿化区,矿权区南部地区的主要铅锌矿化区,矿权区西部地区的铅锌矿化区。

3.1 南部主要铅锌矿化区

通过地表追索,重新圈定出了18个构造破碎带,在部分构造破碎带中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铅锌矿化;在Ⅰ号构造蚀变带上对铅锌矿化开展了进一步追索和控制,较为详细地圈定出了9个铅锌矿体和9个铅锌矿化体。

各矿化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相对应的矿体、矿化体分别为:Ⅰ号矿化蚀变带—KT1、KT2、KT3、KT4、KT5、KT6、KT7、KT8矿体;Ⅱ号矿化蚀变带—KT9矿体;Ⅳ号矿化蚀变带—KHT1矿化体;Ⅴ号矿化蚀变带—KHT2矿化体;Ⅶ号矿化蚀变带—KHT3矿化体,为原预查报告中原界定的2号矿体,已出矿权区,不予评价;Ⅺ号矿化蚀变带—KHT4矿化体;Ⅲ号矿化蚀变带—KHT5化体;ⅩⅢ号矿化蚀变带—KHT6矿化体;ⅩⅥ号矿化蚀变带—KHT7矿化体;Ⅸ号矿化蚀变带—KHT8矿化体;ⅩⅧ号矿化蚀变带—KHT9矿化体。

3.2 北部金钼矿化区

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破碎带长6000m~7000m,宽5m~25m,碎裂岩化强烈,构造带产状168°∠68°。北东向展布的后期构造破碎带长120m~1500m、宽3m~10m、构造带产状145°∠51°。

构造破碎带中有含铁金属矿化热液脉充填,见褐铁矿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并具明显的锰矿磁铁矿化、钼矿化。经取样分析,具辉钼矿化、金矿化。

3.3 西部铅锌矿化区

在该区域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及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板岩;地层中发育有三条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应为其东部碳酸岩区铅锌主矿区控矿构造的西延部分。构造破碎带长400m~550m,宽5m~25m,产状5°~12°∠65°~75°。构造破碎带中发育有构造角砾,见黄(褐)铁矿化、铁白云石化,局部可见星点状、细脉状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铜矿化分布,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另外,在铅锌主矿体分布区以外的矿权区内,还发现了8个磁黄铁矿化点,其中,部分矿化点空间上可延伸成为矿化蚀变带。

各矿化点特征描述如下:

磁铁矿化点Fe1:于工作区东部日阿北西侧1km左右,赋存于年波组紫红色流纹岩和流纹质岩屑晶屑角砾凝灰熔岩中。岩石表面褐铁矿化,新鲜面可见较多的磁铁矿,呈粒状、微粒状集合体,沿岩石裂隙则呈宽1~2mm的细脉状或膜状。矿化带宽度约50m左右。延伸方向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延伸长度不明。

褐铁矿化点Fe2:位于工作区东北部年波组流纹质岩屑晶屑角砾凝灰熔岩中,矿化带宽约3m,走向165°。

黄铁矿化点Fe3:位于工作区东北部的λπ次火山岩体中,矿化带宽5m,走向165°,沿走向长度约20m。地表表现为褐铁矿化,岩石内部则可见明显的黄铁矿化,黄铁矿呈星点状或浸染状。

褐铁矿化点Fe4:位于工作区东北部的λπ次火山岩体东北侧边缘的破碎带中,破碎带宽约7m,走向335°。在流纹斑岩破碎带中可见明显的褐铁矿化,褐铁矿呈膜状或透镜体状。

4 矿床成因

(1)构造破碎带内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整个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以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矿体与围岩界线呈渐变关系,从而形成了脉状、浸染状、块状矿石。

(2)在花岗斑岩分布区域,仅发育部分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矿石,且从成矿物质组合来看,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黄铁矿组合而成,成矿温度较低;矿化蚀变相对简单,硅化偏弱,而碳酸盐化较强,矿化热液活动不强,成矿温度也不高,矽卡岩型矿体的规模有限,铅锌品位也不高。

综上所述,斯弄多铅锌矿床的矿化明显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有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和矽卡岩型两种矿床成因类型,而以构造裂隙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

猜你喜欢
化区褐铁矿铅锌矿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
中职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以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某银铅锌矿下向进路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名教师——李银芳
浅谈云南铅锌矿的基本特征及找矿前景
我国褐铁矿浮选及其联合选别的现状及进展
唐钢360m2烧结机低成本生产实践
浅谈赞比亚蒙布瓦地区褐铁矿“帽”与铁质砾岩的成因关系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