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阈下唐诗意象英译对比研究*

2020-12-08 19:4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原诗许渊冲游子

张 洁

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一、认知与诗歌“意象”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意与象统一、情与景交融。意象中“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指客观的物象。意象能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述最深远的含义,因此在唐代这一诗歌成熟时期,诗人特别钟爱在创作中运用意象,选取具体的事物、景色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由于诗人、译者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的不同和各自对意象再现的制约,要做到意象完全不流失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各方认知对意象翻译的制约作用。”[2]因此,译者作为原诗的特殊读者,不仅要正确认知诗中的意象,更要在目的语文化的大语境下,用目的语尽可能地还原这种意象,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趋同。

二、在理解意象时读者头脑中对“意象”的认知语境建构

关联理论提出的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即认为人类的认知靠的是关联。“由于语言使用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语言本身的不完整性,由以认知语境为基础的推理去补足。”[3]。认知语境被看做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在交际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而,为了获得每一个意象暗含所进行的推理都是一轮“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

认知语境强调了认知主体基于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读者在理解意象暗含时,必须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以自身的认知能力为主要的推动力,在头脑中选择性建构理解此意象的认知语境。这里的“选择”是指图式及图式下的知识的选择和建构视角的选择,它们都是基于“最佳关联”的选择。也就是说,译者作为原诗的特殊读者,想要完全、恰当地得出诗人意欲表达的意象的关键便在于尽可能地在自身所能感知的各种信息中,通过自己头脑中的认知语境的建构,寻找出这种最佳关联,以使得原诗作者意欲表达的意象暗含与译文中所呈现的意象暗含最大程度地匹配。

三、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中的意象再现对比分析

“主体在建构认知语境的过程中,根据相关性来选择与话语有关的知识作为语境假设,无关的知识则被忽略。”[1]本节主要基于认知语境建构,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重点阐释许渊冲与庞德的唐诗英译本中对某类意象的呈现,并将这种呈现与原诗进行认知趋同度对比,从而对不同的译本做出系统、科学的分析。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4]

译文1:Taking Leave of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ke a floating wide cloud.

S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

——Ezra Poun d

译文2:Farewell to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

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

Your steed still neighs“Adieu adieu !”

——Xu Yuanchong

这是李白的一首赠别友人的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述来达到气氛的烘托,字里行间均流露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本诗的首二句就已经让读者感受到了留恋之情。诗人用“青山”——“白水”,“北郭”——“东城”,使人一眼明了了这座山清水秀的名城的雅致;此外,又用“横”、“绕”这种带有文化底蕴的词汇将对寓居之地的深厚依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读者不禁在脑海中建构出了一种“山傍着郭,水恋着城;水毕竟要远去,山却依然留驻”的情怀。对于此联的处理,译文1 与译文2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横”、“绕”的翻译。译文1将这两个词均处理成了非谓语动词,这样的处理大大削弱了诗人借用拟人手法意欲表达的眷恋之情。尤其对于“横”的处理,庞德简单地处理成了“to”这个并没有文化内涵的介词;而译文2 中,许渊冲则将其处理成了一个有灵性的动词“bar”,从而给人一种不愿其离去、且略带阻留之意,更符合原诗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在本诗前二句的烘托下,本诗的第二联将惜别的意念不失时机地呈现给了读者。“一”字的嵌入,加强了诗人的感慨长叹之情,给读者一种“必须说离别、但又不愿道离别”的惜别时的伤感;“孤蓬”、“万里”又恰到好处地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了“漂泊游子孤身远征”的意境,从而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复杂的离别情绪。对于此联的处理,译文1 与译文2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孤”的翻译。译文1 将此并未译出,庞德在表达诗句所传达的离别意念时,是在词句增译了“dead grass”,这是一种忠于原诗却很死板的译法,让原文的美学意境尽失;而译文2 中,许渊冲则将其处理成了“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其中“drift”和“lonely”均表达出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意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两句呈现给了读者一种诗人前两句嗟叹不足,而后用“浮云”、“落日”这两个意象再次传达惜别之意、不舍之情。通过“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分别搭配的这种互文修辞手法,诗人已经将情感移入景色,此时读者的脑海里便建构出了一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译文1 与译文2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两句中隐藏的主语的处理。译文1 未将此详尽译出,给读者一种泛泛的感觉;而译文2 中,许渊冲则将第一句加上了“you”,将第二句加上了“I”,这便与原诗中的“游子”与“故人”对应,给读者更加详尽及具体的呈现出了人物情感,更符合原诗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境。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如果说诗人用上句表达对分别的再次感叹的话,此两句则在读者脑海里建构出了“离别”正在进行的画面,从而使浓厚的离别之情上升到了高潮阶段。此句中的“萧萧”这一声音意象形象惟妙惟肖地再次呈现出了不忍离别、但又不得不离别的纠结情绪。译文1 与译文2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萧萧”这一形容马鸣的象声词的处理。译文1 对此并未处理,只是用了一个相对静态动词“neigh”来陈述了这一现象,未能传达诗人意欲呈现的面对离别时的那种心痛的、撕心裂肺的感觉;而译文2 中,许渊冲则将马的嘶叫声用拟人的手法深化成了“adieu”(再见),使得诗人一直营造的浓郁的别情由此尽情抒发,也忠实了原诗人此处的创作手法。

从以上对原诗及两种译文系统的分析,不难看出基于许渊冲译文中的意象所建构出的认知更符合诗人意欲表达的意象及情感,也就是,许渊冲版本较庞德版本认知趋同度更高。

四、结语

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不同的认知主体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即处理新信息时所建构的语境也必然存在差异。译者作为原诗的特殊读者,翻译可以看作是一个原信息输入,信息解码,信息创造,信息即译文的输出的这么一个认知处理过程。即,译者要尽可能地在所能感知的各种信息中寻找关联,来进行认知语境建构,从而寻找出最佳关联,即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意欲表达的情感,即诗人如何借“象”传“意”、借什么“象”传什么“意”;之后基于上述的认知在目的语文化大语境下,选择恰当的“象”传达类似的“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该诗的意象在英语中重组和再现的过程。

猜你喜欢
原诗许渊冲游子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摔得挺美
峨眉山月歌
潮细胞
游子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游子归家
改诗为文三步走
炊烟是游子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