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辨析

2020-12-08 04:39翟清翠张成俊
煤矿爆破 2020年3期
关键词:名词术语乳胶乳化

翟清翠,张成俊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淮北235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文字更加网络化、信息化,新的术语、概念层出不穷,许多不规范的名词也越来越多,阻碍了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规范、统一名词术语是学术交流的基础,也是推动中国科学语言发展的关键措施[1-4]。 1985 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 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后来,又陆续建立起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多个学科审定分委员会,负责审定各学科的名词术语[5]。 统一科技名词术语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完善。

在科技人员的写作和交流中,经常存在旧称、别名等不规范的科技名词。 以编辑审稿中出现的“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混用现象为例,分析两个名词混用的原因,查证和辨析规范的科技名词,为科技人员如何查证规范的科技名词及其正确使用提供借鉴。

1 “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规范性的争议

1.1 问题的来由

2019 年编辑部组织了一项名为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专题论文征集活动,稿件编排时对一专业名词的使用出现了分歧。 从稿件来看,“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均表示未添加敏化剂的乳化炸药半成品,但不同的作者表述不一,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究竟哪一个是规范用词? 编辑人员是出版物质量的主要把关人,有义务向消费者和作者传输正确的科学知识,引导规范的学术意识。 因此,针对两种表述的正误进行了查找分析。

1.2 查找分析

通过与作者沟通交流,作者在撰稿时写作用词的斟酌一般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参考期刊论文、书籍和日常的工作报告。 根据这一途径,查找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的期刊和专业书籍。

1)利用中国知网从主题角度进行中文文献检索“乳化基质”和“乳胶基质”,时间截至2020 年4月16 日16:00。 再以关键词为检索入口,标准检索2018-01-01—2020-04-16 的论文数量。 以乳化炸药生产研究中的“乳化基质”或“乳胶基质”进行筛选,检索结果如图1 所示。 期刊论文中“乳胶基质”的使用频率高于“乳化基质”。 两种表述刊登较混乱,区分界限不明,争议较大。

图1 中国知网检索“乳化基质”和“乳胶基质”结果对比

2)查找书籍。 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书籍是汪旭光主编的《乳化炸药》[6],在第2 版书中,全书以“乳胶基质”进行定义和表述。 例如“1977 年克莱B.发明的重铵油炸药是将粒状铵油炸药与乳胶基质混拌而成。”查询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材黄文尧主编的《炸药化学与制造》[7],书中以“乳化基质”进行表述。 例如“生产工艺由乳化基质生产工艺、热风干燥制粉及粉体冷却工艺两部分组成。”又查询了《工程爆破名词术语》[8]《工业炸药》[9]等书籍,两种表述均存在。

3)征集专家意见。 论文经过初审后,发给专家外审。 外审专家认为两种表述均可,在行业内都是认可的。 而在确认哪种表述更规范准确时,不能明确给出理由和出处。 随后,向期刊编委征集意见,专家各抒己见。 有的专家认为油水两相混合剪切形成乳化炸药基质,从形成过程和外观状态来分析,认为乳化基质更合适,而乳胶基质范围太广;有的专家认为,重铵油是在铵油炸药的孔隙中加入的活性乳胶体,认为乳胶基质的表述更确切。 共征集了5 位行业专家的意见,4 位专家认为“乳化基质”更规范,1 位专家认为“乳胶基质”更合理。

通过上述查询分析,“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哪个更规范出现了分歧,需要进一步分析查证。

2 “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规范性查证与辨析

2.1 规范性查证

1)通过百度词条搜索,两个名词都未被收录。百度网页搜索,两个名词均有应用,不能说明使用哪个更为规范。

2)查询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没有直接给出两个名词的解释,把词语分解查询。 乳化:动词,为使原来互不相混的两种液体混合起来,把其中一种液体变成微小颗粒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叫作乳化。 乳胶:名词,粘木板等用的一种胶,成分是聚乙酸乙烯树脂,乳白色液体,直接使用或加少量水调制,胶合强度较高。 基质:名词,混合物中作为溶剂或起类似溶剂作用的成分。 查询《英汉科技大词库·第2 卷E-M》,其列出:emulsified 乳化的;emulsified bases 乳化基质。 综合分析,乳化基质更符合化学反应的过程描述。

3)通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术语在线”栏目查询。 查询结果见表1,“乳化基质”在药学学科中定义为可使不能互相溶解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基质。 “乳胶基质”未查询到结果。

表1 乳化基质在“术语在线”栏目查询结果

4)查询国家标准。 查询民爆行业名词术语,未查到相关解释。 查询国家标准,在GB 50089—2018《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第8 页,生产、研制危险品的建筑物确定危险等级时,在胶状、粉状乳化炸药的生产工序中提出了“乳化、乳化基质冷却、敏化(制粉)(含添加火药)”等工序[10]。在GB/T 17582—2011《工业炸药分类和命名规则》第1 页,对乳化铵油炸药的定义如下:乳化铵油炸药——由乳化基质和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的工业炸药[11]。 在这两个标准中提到了“乳化基质”。

2.2 规范性辨析

从乳化基质的制作过程分析,乳化基质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油、水溶液,在乳化剂和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经过乳化形成的一种乳状液体系[12]。 其形成的过程与《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乳化”的解释更相符。 因此,“乳化基质”这种表述比“乳胶基质”更能体现基质在形成中需经过乳化过程,表述更形象。

综上分析,“乳化基质”是规范用词。

3 “乳化基质”与“乳胶基质”混用的原因

既然在规范中明确给出“乳化基质”,为何还会存在“乳胶基质”的误用,误用的原因何在? 笔者进一步查找探究。

1)期刊文章不规范的应用误导。 通过查阅各期刊刊登的重铵油炸药文章,发现乳化炸药发展之初,对炸药命名并不统一。 较早刊登的是译文,集中在20 世纪80 年代。 如期刊论文“现代炸药——乳胶炸药和重铵油炸药”和“新一代炸药——乳化炸药和重铵油炸药”,在编译中,出现了“乳胶量”“乳胶体”和“乳胶基质”的不同说法[13-14]。 在中国知网上又查阅了近十年的期刊文章,“乳胶量”“乳胶体”很少涉及,主要是“乳胶基质”和“乳化基质”两种表述的混用。 所以,规范名词的应用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专业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在参考文献时应认真辨析,不应盲目引用。

2)新旧规范的交替,使得两个名词都有据可寻。 查询国家标准,发现两个名词的交替起源于新旧标准的更新[10,15-17]。 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国家标准中“乳胶基质”和“乳化基质”的对比查询

进一步查询GB/T 14659—2015《民用爆破器材术语》和GB/T 17582—2011《工业炸药分类和命名规则》,得出乳化基质的定义:未添加敏化剂的乳化炸药。 对比情况见表3。

通过新旧规范的对比发现,虽然在2011 年确定了乳化基质,但在2015 年之前GB 50089—2007和GB/T 14659—2003 未发布新的规范标准,就一直可以作为参考使用,所以出现了两个名词的共处时期。 2017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11 号公告,其中涉及民爆行业14 项强制性标准废止,19 项强制性标准调整为推荐性标准,很多以WJ 开头的兵工标准废止或调整,这一公告使得原来存在的旧词语也跟着被废除,确定了很多名词术语的规范性。至此,“乳胶基质”退出舞台。

表3 国家标准中“乳胶基质”和“乳化基质”的对比查询

3)文件用词不规范。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目标(2018 年版)》中指出:“鼓励现场混装采用乳胶基质集中制备、远程配送的生产方式”“到2025 年底,现场混装生产方式的乳胶基质大规模集中制备、贮存、多级远程配送技术与装备成熟可靠”,两处都采用了“乳胶基质”。 作者在撰写现场混装方面的论文时,尤其是引言部分经常会引用这一原文,引言中引用了“乳胶基质”,后面在撰写时该采用“乳化基质”还是“乳胶基质”? 采用“乳胶基质”不符合规范,采用“乳化基质”全文前后不一致。 文件用词的不规范应用,使得作者、专家、编辑都无所适从。

4 结语

1)通过查证辨析,结果表明:“乳化基质”是规范用词,“乳胶基质”是曾用名。 虽然有不规范应用的现象,但作为科技思想和知识传播交流的重要工具[18],科技名词应以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基准,使用规范化的科技术语进行学术交流。 当新旧标准出现冲突时,以最新标准为准。 撰写引用时,引用文字宜为原文,个人观点部分以规范性名词撰写。

2)科技工作者经常会遇到音同形近、别称、口语等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通过查询国家标准规范、术语在线、工具书等途径核对字词的正确和规范,加强规范化科技名词的应用、宣传与普及。

3)建议在新规范的前言中,加入名词术语的变化,统一规范用词,使读者更明确。 同时,建议行业协会或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存有疑惑的名词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正确名词术语的权威地位,以免以讹传讹,造成人们的混淆和困惑。

猜你喜欢
名词术语乳胶乳化
国内最大的乳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左权
洗乳胶枕 先浸泡后按压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一看二压三捏四闻,教你辨别优劣乳胶枕
常用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表达
四步挑选乳胶枕
SBR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与性能浅探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