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探析

2020-12-09 00:11胡娇娇
山西青年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进度课件师生

胡娇娇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线上教学,狭义线上教学是指师生在网络上同步进行教学沟通;广义线上教学包括同步和异步进行师生互动,其中异步教学沟通则包括教师在网络上进行线上辅导,如课业解疑信箱、师生讨论园地等[1]。不同学者对线上教学的含义及其使用秉持不同观点,但大众对线上教学的含义与使用方式逐渐趋向统一。目前条件好的学校可采取“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以点播或线上答疑作为课后辅导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线上教育也逐渐得到推广及应用,但普及率仍不高,因素众多。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阐释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相应对措施。

一、线上教学的优势

(一)灵活性强

虽然线上教学没有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但是其灵活性是不容忽视的。它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如果缺少一节课,可以通过看回放的形式把自己缺少的课补上;第二,学习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而定;第三,通过线上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师的教学风格跟着老师学习;最后师生进行线上教学不受空间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进行学习。

(二)更具开放性

线上教学比线下教学更具有开放性,不同地域不同班级的学生通过加入一个共同的群中,同时听一个老师讲课,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自己的发展。此外,学生也可以获取大量的免费资源,这样不仅节省了费用,也学到所需的知识。

(三)反馈及时性

线上教学的平台有很多,例如钉钉、QQ群等,通过这些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可以及时、清晰的收到学生作业完成、在线时长听课的反馈信息,每个学生作业是否完成都可以及时得到反馈。

二、线上教学的不足

(一)效率及质量欠佳

通过对班级群的问卷调查,98.2%的师生都表示线上教学效率低、质量不佳;仅有1.8%的师生认为线上教学效率高、质量佳。线上教学之所以会出现效率及质量欠佳问题,主要是因为线上教学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过于嘈杂、师生之间互动少、问题的设置不够新颖、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等,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自制力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故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教学进度控制较难

面授课的教学进度的控制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是很容易控制的,因为在进行面授时,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按部就班的,各个环节时间的控制都会有一定的把握。但是,线上教学的教学进度却是很难把控的,通过在教师群中的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笔者主要涉及了三个选项,分别是“线上教学进度可以控制”、“线上教学进度较难控制”、“线上教学进度完全不能控制”。问卷调查所反映的结果是“线上教学进度较难控制”所占比例在一半以上。如何控制线上教学进度成为研究的问题之一。

(三)对网络及教学软件具有依赖性

线上教学只有在有网络并且使用相关软件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学习,如果网络不稳定,教学软件不够成熟,线上教学就会出现卡顿现象,卡顿次数过多就会让学生产生不耐烦、烦躁的心理,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律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故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教学软件是完成线上教学的保证。

(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进行线上教学出现的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即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只是静静地在屏幕面前当观众。总所周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容忽视。

三、针对线上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培训

教师作为“家长代理人”、“传道、授业、解惑者”等角色,各种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的扮演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时代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应对教师线上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尤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培训:(1)教学课件设计技能培训,教学课件设计的技能在线上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课件的新颖、丰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设计丰富、新颖的课件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撑,所以要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专业培训,从课件制作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制作课件软件的选择再到多次设计课件的练习。(2)对教师线上教学的解决问题的技能进行专业培训,例如,解决设备安装问题,设备突发故障问题等。通过笔者的调查,绝大多数教师之所以出现教学进度难以控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在面对线上教学设备突发故障的状况下,大多数老师都束手无策。(3)使用多媒体技能的培训,线上教学要求会并且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如果教师只会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他们就不能够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率,也不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因此,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技能进行培训也是关键的一个方面。

(二)树立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正确认识观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学生这个主体,也就构不成教学这一活动。学生个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在进行线上教学时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意识,提高自制力。线上教学主要是在线上进行,学生主要是在没有老师监管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人都具有惰性,特别是小学、初中生的自制力更差。所以,线上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线上教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当然,学生树立正确的线上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的自制力不仅要靠自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依靠学校、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社会支持。(2)增强参与意识、积极主动思考。线上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密切相关。每个学生都要增强自己的参与意识,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只有积极主动参与线上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积极互动,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线上教学也是教学,也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如果学生只看着屏幕听老师讲,自己缺少参与性,不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不仅学习效果不佳,注意力分散,而且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学生要积极参与,勤于思考。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参与积极性

师生线上教学课前的准备不足、对线上教学时出现问题故障的束手无策等都是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但是,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问题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言: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问题情境可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缺少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得不到思维方面的训练,而且参与课堂的兴趣也会明显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在线上教学时也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例如在线上教学语文课时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将经历一个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故创设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四)加强技术的研发

线上教学对网络的依耐性较强,缺少网络、网络不稳定、网络质量差等都会影响线上教学。但是,不是每个地区都具有良好的网络条件。例如一些偏远贫穷落后的地方网络质量极其差甚至缺少网络,因此在这些地区要想实现网络教学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应加强技术的研发,让网络在贫穷且偏远的地方也能普及从而实现线上教学。当然加强技术的研发并不仅仅只是网络方面,也包括线上教学软件、设备等方面的研发。目前线上教学的软件有钉钉、QQ、腾讯会议、微信等,但是这些软件都有其缺点,例如当前线上教学使用最广的钉钉这个软件,虽然在直播、回放、反馈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当大量用户同时使用该软件时就会出现卡顿、中途弹出等现象。所以,要加强技术在教学软件各个方面的研发,更好的为线上教学服务。

(五)争取社会的支持

社会应当扩大宣传线上教学,让家长、教师、学生充分认识到线上教学的优点,转变他们对于线上教学的消极认知;同时也要扩大线上教学的市场,为线上教学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让线上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尤其是政府要打通线上教学反馈通道、丰富结构需求、优化经费投入、提高政府顶层设计能力,从而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总需求;要制定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强教育数据整理及制定创新机制,从而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线上教育的发展[3];同时,完善学生线上学习监管机制,防止学生利用线上学习逃避学习[4]。另外,为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学校与专业机构宜加强合作,通过移动APP提供独立优质信息渠道,学生自行免费下载相关学习资源[4]。

四、结语

线上教学与互联网密切相关,是传统线下教学的变革,但与传统线下教学存在很大不同[5]:其一是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的局限性,使教育大众化及全球化;其二是改变了传统线下教学的模式,推动学校教学的变革,促进教育水平的发展。但是,目前线上教学仍处于发展阶段,相比传统线下教学,有一定优势,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法律法规的监督,需要社会的支持与认可,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如何运用好线上教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家长安心、学生用心、老师舒心、社会放心成为线上教学的目标。未来,线上教学可能与面授教学相互相成、互相促进,与大众工作、学习、生活等息息相关[6]。打造线上教学精品,创造美好生活未来。

猜你喜欢
教学进度课件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麻辣师生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