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及整改问题的探究

2020-12-09 00:11张秋菊董新亮
山西青年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程教师

张秋菊 董新亮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3

网络课程学习模式的出现,从根本上拓宽了学习渠道,丰富了教学模式,让教育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虽然网络课程发展势头较猛,教育效益非常明显,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从目前来看,网络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丰富资源的同时,对学习效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得到解决。

一、大学生网络课程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逐渐融入到教育教学行业中,让教育行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中的一种全新教学形式,也是重要的教学载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教育行业中逐渐普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而且在国家先后发布了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后,网络教育平台的政策环境得到建立,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网络课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运行模式,课程内容涉及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不仅如此,网络课程中的课程模式很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文章对某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某院校为例,针对该院校内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该校2500万学生中,只有5000名学生正在应用或者曾经应用网络课程。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网络教育逐渐和大学校园相结合,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但是覆盖面相对较小,很多网络课程中还存在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二、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的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不仅如此,社会上的网络教育平台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绝大部分的网络教学平台,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提供的网络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也相对较低。在对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网络课程持消极态度,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愿意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认为网络课程占用时间,忽略其原本价值,没有正确看待网络课程。除此之外,一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网络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最为主要的是,现阶段,很多网络课程平台的课程资源较少,信息并不全面。不仅如此,平台中很多教学资源有待更新,没有跟上国家教育的改革发展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虽然在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机会增加,但交流互动频率较低,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下降。很多网络教学平台上,虽然设置了论坛、留言板、小组等多种通讯板块用以交流,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信息滞后问题较为严重。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教学时,无法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状态,整体的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第二,网络课程目前仅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很多院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体系,网络课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深入学习需求,校外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程和传统课程相似度较高,部分课程难度较大,脱离实际。此外,课程分类模糊、教学资料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作为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关键,网络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参与到网络课程中,但并没有真正的进行思考,只是单方面的接收知识。很多学生在观看课程的同时,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也不会在课后进行巩固思考,网络课程失去其最初的作用和价值,学习有效性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网络教学体系的发展。

三、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因素

(一)课程因素

从课程因素角度进行分析,网络课程开展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课程的类型较为丰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结合课程类型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授课的形式进行调整。同时,课程的难度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在难易程度的设置上需要切实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要充分考虑到专业学生与业余学生之间的需求,并结合课程目标的具体情况对课程的难度进行确认。

(二)平台因素

平台因素是影响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首先从平台的页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了方便师生操作,在页面的设计上以简洁明了为主。其次,对平台的功能进行分析,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随时性,平台在实际运行的环节中可以借助脱机功能的优势进行教学。最后,是平台的监控功能,网络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掌握课程完成的实际情况,以此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再加上平台所具备的反馈系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在反馈系统中实时互动与交流,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三)学生与教师因素

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化的人,在认知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旨在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随着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逐渐增加,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自身学习积极性,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以此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人员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将会对网络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四、提高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形成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监督体系

网络课程学习对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由内而外的认识到网络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课程学习态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将网络课程学习纳入到日常学习活动的一部分,让其真正的融入到学习生活中,成为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实力的一部分。比如: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让学生展开自我管理,配合线下测试,加深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学校效果的把握,让学生得到真正发展。想要真正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够仅依靠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还要加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监督体系。在传统线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对后续的教学展开一定的修改,以保证教学效果。但是在网络课程中,教师无法时刻和学生处于沟通状态,也就无法对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通过学习过程评价监督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学生的作用,降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概率。比如:在网络课程中加入过程监督评价插件,不定时的弹出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回答或者回答错误,都会计入到平时成绩中。除此之外,在课程结束后安排章节小测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还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时间、答题准确性等多方面信息,并且通过成就体系和经验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补充修正完善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网络课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教学内容和资源都较为单一,脱离当前教学实际,因此,打造出多元化的资源形式,建立立体的资源模式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现阶段重点。想要补充修正完善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资源,需要建设团队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归纳整理,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根据用户反馈,不断的更新完善,打造出的最佳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对网络课程视频的录制教师提出要求,明确网络课程和线下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同时提高线上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可以在网络课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比如:网络课程平台可以组建教学审核团队,聘请高级教师,对平台上的网络课程进行审核,及时的更新网络教学内容,替换质量差、效果差的课程,以此保证网络课程的时效性,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打造出全新的网络课程平台的师生沟通渠道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想要解决网络课程中师生互动频率较低的问题,就要在现有的网络平台基础上,打造出全新的网络课程平台师生沟通渠道。从目前来看,虽然信息化技术让沟通更加便捷,但网络课堂上很多问题并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提出的质疑和想法,就会对后续其他知识的学习造成阻碍。因此,要建立形成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能够实现实时性的师生互动,切实提高网络教学效率。比如:设置网络课程平台的提问系统,让学生可以及时的提出问题,教师也能够进行反馈,形成一个信息环,保证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设计网络课程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针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事业型网络课程管理组织

根据现阶段网络课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当前网络平台复杂性的现象较为突出,网络课程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强,缺乏对其进行集中引导与协调。为此,针对该现象需要积极鼓励公共事业组织积极参与,针对网络课程运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协调与监督。一方面,要保证组织分工的合理性,网络课程有效运行的关键是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此环节中可以加强行政人事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办公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其中行政人事部门主要整合人员以及物资流动的实际情况;信息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对网络排课程平台进行实时的监管,并处理相关的网络技术问题;办公部门积极参与注重做好市场的调查工作,以此为网络课程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许可证制度,尤其是针对于网络课程平台的收费问题,要充分结合现阶段平台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额度标准,各个平台在实际收费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该标准实施,针对在收费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以此营造良好的网络课程运行环境。还可以创建网络课程超链接平台,主要的目的是进行远程的教学,针对不同地区的学习者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为学习者提供便利。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网络课程的调查了解到,虽然师生互动渠道增加,但交流空间较小,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思考和评估,有效性较低。因此,在普及网络课程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监督评价系统,丰富课程内容,并且建立形成全新的沟通渠道,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程教师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最美教师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大山里的教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