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2020-12-09 08:24兰,屈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针对性血栓下肢

李 兰,屈 静

(解放军第九四一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生理为患者的血流出现的状态淤滞,血管内皮表现为损伤与高凝的状态。临床针对该类患者需依据其机理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烦恼方可得到满意效果。通过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病例归纳护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共选取手术病例96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96例患者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7-80岁,60岁以上的有18例,平均(45.60±15.16),包括胆囊切除术48例,阑尾切除术29例,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5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10例,胃穿孔修补术2例,脾脏切除术2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与基础护理。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术前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宣教工作,遵医嘱给予血容量的补充及水电解质的维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评估 即对患者的血型、心肺功能进行测定,检查胆固醇、血脂、血液凝集状态等是否异常,为术后采取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1]。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将确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位患者筛选出来,从而实施相应针对性措施[2]。

1.2.2 术后预防与护理

1.2.2.1 术后环境

做好环境护理,保证患者所在病房的舒适性,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病房内温度湿度需保持在适宜范围,其中温度可设置在20-22 ℃之间,湿度可设置在50%-60%之间,并需针对患者静脉回流做好保障,尤其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避免受寒冷刺激,对于刚出手术室患者给予加被保暖,避免直接用热水袋或热水给患者直接加温[3]。

1.2.2.2 病情观察

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患者下肢有肿痛感,皮下静脉明显扩张且有皮下瘀点的症状,皮肤发绀且温度较低,以及手术切口部位、穿刺点、引流管有无异常出现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普外科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物者做好用药后观察,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2.2.3 体位安置

所有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这样既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利于静脉回流,减轻下腔静脉的压力,对于因病情不允许勤翻身的患者。给予肢体的按摩及关节的活动 ,防止肢体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到障碍而引发并发症。

1.2.2.4 肢体活动

麻醉清醒前、麻醉药效未消失前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按摩;除制动患者,在术后2小时就可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由被动到主动,由足趾开始,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进行足踝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双下肢交替进行[1]。

1.2.2.5 营养补充

饮食以低脂、低盐、轻淡为主,且应保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低盐可对患者的血管壁通透性有改善效果,缓解患者的组织水肿情况[4],低脂则可以对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起到降低的效果,轻淡对于患者因术后运动少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改善或预防效果,禁食水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状况;患者满意度判定指标;应用满意度调查表(我院自拟)评估患者满意度,内容包括病区环境及住院制度、检查及手术的注意事项、所使用药物的名称及注意事项、病情的观察、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每项护理操作前的解释工作及康复及健康指导的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结果涵盖了五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与很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涉及统计学方法有x2检验、秩和检验,检验水准ª=0.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术前评估和术后密切观察后,观察组、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与11例,组间比较明显前者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经过两组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具备统计学意义(z值=5.57,P<0.05),对照组为72.91%,观察组为91.67%。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属于外科手术后并发症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于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严重负面影响,并且增加患者的经济损失,因此,普外科手术后做好预防和护理措施,保障接受手术的患尽早恢复。在对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后进行评估,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概率进行有效识别,以便为针对性预防护理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告知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注意事项,做好营养支持及病情观察工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综上所述,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认真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严密观察早期症状,并采取积极预防护理措施,可防止或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患者主要天数,降低医疗费用,还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针对性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