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在脊髓损伤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09 08:24谢粟梅申海燕陈中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口压疮负压

文 琪,谢粟梅,申海燕,陈中英,孙 群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007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因意外脊柱骨折或脱位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此类患者往往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其他严重的并发症[1,2]。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褥疮、溃疡甚至皮肤坏死[3]。脊髓损伤患者压疮患病率为25%-85%[4],一旦出现压疮,不仅严重会影响SCI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其他并发症的感染风险,使经济负担加重[5,6]。本研究为探究应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压疮治疗效果,对住院的6例脊髓损伤压疮患者进行相关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近来住院治疗的6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颈段脊髓损伤1例,胸段脊髓损伤5例,压疮大小面积6cm×6cm~8cm×10cm不等,其中患者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4~65岁。全部患者在此之前都使用过湿性敷料约15天-30天,伤口未有明显好转。

1.2 研究方法

利用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处理,首先对创面坏死组织进行清理,用双氧水溶液对创面附着分泌物进行冲洗,将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速克)根据患者创面形状大小进行裁剪,使其与患者创面吻合,半透膜覆盖在创面并贴合后,注意要保证和周围正常皮肤紧密的黏连,保持创口良好密闭。

1.3 研究应用材料

速克敷料及医用透明粘胶贴膜(半透膜)。速克是一种吸水倍率较高性能的特种聚乙烯醇医用材料,吸收创面渗液后逐渐膨胀,贴膜逐渐被拱起,形成的局部真空环境下海绵体局部吸附腔对创口软组织产生微负压吸引,从而达到创口内脓性分泌物引流、吸入敷料,消肿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7]。

1.4 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情况:包括者创面的愈合时间、颜色和周围血液循环情况。(2)患者创面出现感染情况。

2 护 理

2.1 首先准备工作

同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压疮出现的原因并交代病情,告知微动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的有效性,及时同患者沟通并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努力争取其同意参与本研究。

2.2 创面的处理及观察

2.2.1 伤口清创

在用物准备齐全的换药室,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彻底清创,对坏死组织进行清理、消毒,患处的脓性渗出液用双氧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干净,暴露创面深部软组织。最后将创面及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擦干。

2.2.2 换药

测量患处创面的大小,将速克敷料依据创面大小进行裁剪并紧贴于创面上,保证接触面充分无死腔。根据创面愈合的情况更换半透膜敷贴,渗出液多时则一日一换,待创面长出肉芽新鲜红润,且创口渗出减少时可酌情根据敷料吸收渗液情况(敷料呈奶白色或透明色)2-4天更换一次。

2.2.3 严密观察创面局部变化

严密观察患者创面情况。保持创面及其周围受压皮肤清洁干燥。若创面发生渗液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泡沫材料及生物半透膜,更换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由于牵拉过度后导致创缘处皮肤张力性水泡的形成。创面换药时定时观察创口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以及周围皮肤的血供。

2.3 饮食指导

多数脊髓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障碍,心理负担重,食欲不佳,一部分人拒绝进食或进食较少,营养摄入不足,蛋白质合成减少,造成低蛋白血症、贫血,出现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对外界的不良因素抵抗力降低。

2.4 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时间长、护理难度大, 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其内心感受,在床旁耐心倾听并给予精神安慰。同时鼓励家属、朋友探访,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日常治疗和护理。

3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和及时的严密观察后,6位压疮患者情况明显改善,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已覆盖原来的外露骨骼,患者所有创面恢复良好,无感染,创面基本愈合。其中治疗时间最短的患者用时12d,最长的用时25d。与常规压疮治疗方法相比愈合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减轻了患者遭受的痛苦。

4 讨 论

微动力负压引流技术技术的作用原理可靠,相对于其他传统技术和产品临床操作更加方便,而且成本较低,能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符合患者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猜你喜欢
创口压疮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心灵创口贴
改良型创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