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0-12-09 17:19郝士宏
关键词:家训家风山西

郝士宏

(山西大同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0 引 言

山西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思想深刻, 是先辈们留下的一笔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王昶的《诫子书》, 由裴良《宗制》演变来的《裴氏家训》, 唐太宗的《帝范》, 白居易的《诗训》, 司马光的《家范》 《训俭示康》和《居家杂仪》, 范仲淹的《给诸子书》, 赵鼎的《家训笔录》, 吕坤的《孝睦房训辞》 《近溪隐君家训》, 任环的《示儿书》, 薛瑄的《戒子书》, 曹端的《家规辑略》, 李毓秀的《弟子规》, 于准的《于氏族规家训》, 陈廷敬的《陈氏家训》, 孙嘉淦的《居官八约》, 沁水的《柳氏家训》, 代县的《冯氏家训》, 祁县的《乔氏家训》、 《渠氏家训》, 灵石的《王氏家训》, 榆次的《常氏家训》, 太谷的《曹氏家训》, 万荣的《李氏家训》等。 目前山西传统家训在文本整理方面有了突破性成果: 柳永平先生编著的《晋商家训精编》(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7年版), 收录了包括乔家在内的50多家晋商家规家训, 并进行了分类编排;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著的《山西家规家训精选》(三晋出版社, 2018年版), 收录了23家传统家规族训, 其中有廉吏、 文人和商家。 目前学界对山西传统家训的研究正逐渐展开, 研究涉及的家训包括: 司马光家训、 弟子规、 冯氏家训、 裴氏家训、 陈廷敬家训、 常家家训、 乔家家训等, 主要研究这些家训的基本内容、 特点和方法以及当代价值等。 在新时代, 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的重要讲话为指引, 对山西传统家训文化进行扬弃中继承,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40年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道德。 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性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国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出现了诸多问题, 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 党员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淡薄, 不信马列信鬼神, 权钱交易, 权色交易, 腐化堕落现象触目惊心; 普通大众中的自私自利、 唯我独尊、 坑蒙拐骗、 拜金主义等现象令人担忧。 因此, 提升大众公共道德水准, 强化国民道德教育, 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 为此, 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资源, 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1]163-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本,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前结构”。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结构’, 就是规范或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相互契合的各种潜在因素的总和, 这些潜在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出场和在场的重要支点和基础, 缺乏或绕过这一‘前结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无法登场。”[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弘扬山西传统家训文化, 必然能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结构”,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山西传统家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

论爱国,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家国情怀、 世忠为德。 山西传统家训秉承中华传统文化, 崇尚齐家治国, 家国一体。 比如司马光在《家范》开篇就讲:“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3]46-47浓浓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 裴氏家训讲:“爱国爱家爱社乡” “数典忘祖非人子, 不可舍本而崇洋” “即使加入外籍, 亦须保持吾华固有之优良风尚习惯、 语言、 文字及祖宗之渊源。”[3]6-8明朝抗倭名将任环在前线給儿子写信讲:“倭贼流毒, 多少百姓不得安家, 尔老子领兵, 不能诛讨。 啮毡裹革, 此其时也。 安能作楚囚对尔等相泣闱闼间耶?”[4]529爱国精神尽显其中。 山西传统家训还倡导“忠国”思想。 比如“以世忠为德”(1)方山县于成龙父亲于时煌旧居大门楹联: 处世不必邀功以世道为功, 与人不求感德以世忠为德, 横批: 德范可风。“为官心存君国”[3]200“忠孝两字传家国”[3]26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山西传统家训中的“忠国”思想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 忠国是与忠君相连的。 在封建社会, 君国是一体的, 国家是一姓之国, 一君之国, 忠国与忠君是不可分割的。 在今天, 忠君的思想已经过时, 必须加以抛弃, 但忠国的思想传统需要大力传承, 并赋予忠于党、 忠于社会主义等新的内涵。

论诚信,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诚信为本、 以义取利。 晋商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称雄商界五百年, 纵横亚欧九千里, 缔造了商业传奇, 除了其成功的经营之道外, 与其讲诚信、 重道义的家风家训有着密切关系。 山西晋商家训崇尚诚信为本, 做人为先。 比如榆次常家家训讲:“处事近厚纤毫必偿为信, 存心诚实时刻不易乃忠”[5]7“仁义贤孝, 诚信公平”[5]19; 保德陈家家训言:“宁丢万两金, 不失一分信”[5]49。 山西晋商家训倡导以义取利。 比如祁县渠家号规讲:“为商贾托天理常存心上, 不瞒老不欺幼义取四方。”[3]236灵石王家家训讲:“买卖不争毫厘, 生意全凭信义。”[3]283万荣李氏家训讲:“善招天下客, 义纳八方财。”[5]179祁县乔家家训曰:“传家有道惟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经济会通守纪律, 言辞安定去雕镌”[3]208, 讲的就是信用为先。 乔家曾在包头发现一批掺假胡麻油, 他们就把这批油全部倒掉, 换成好油。 1930年, 山西省银行公布20元晋钞兑换一元银元, 老百姓损失很大, 但乔家坚守诚信, 仍给存户一元晋钞兑换一元银元。 乔家几代人一直坚守着信义二字。[6]272

论友善,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蒙养以正、 德善养仁。 山西传统家训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 比如裴氏家训讲:“家庭教育, 立人丕基”[3]5。 田逢吉家训强调要重视幼教, “蒙养谆谆及早端, 莫令小时任盘桓”[3]184。 司马光强调家教越早越好, 趁其年幼“当教之使成人”, 如果长大后再教育就晚了, 那就“犹养恶木之萌芽, 俟其合抱而伐之, 其用力顾不多哉?”[3]53山西传统家训重视道德教化。 比如榆次常家家训言:“善为田, 德为粮, 淳播厚获乃家传。”[5]9祁县乔家家训曰:“百年燕翼惟修德, 万里鹏程在读书。”[3]208灵石王家家训言:“从善如己出, 见恶如己病。”[3]284山西传统家训强调做人要杜恶习、 勿作恶。 比如万荣李氏家训讲:“去奢侈, 出异端, 禁赌博, 禁吸毒。”[5]81

习近平总书记讲:“核心价值观, 其实就是一种德, 既是个人的德, 也是一种大德, 就是国家的德、 社会的德。”[1]168因此, 弘扬山西传统家训的德育观, 一方面使其在家风营造、 家业创建、 家庭教化等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同时将其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和城乡社区街道, 教育引导学生和居民踏踏实实修好品德, 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这样持之以恒做下去, 就犹如源源不断的细流, 悄无声息地滋养和浸润着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

2 助推国家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党内的腐败行为,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除了重拳铁腕反腐外, 还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问题。 他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 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7]165“家风好, 就能家道兴盛、 和顺美满; 家风差, 难免殃及子孙、 贻害社会, 正所谓‘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7]355山西传统家训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 它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高度相融的。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清廉为官, 遗子德俭。 清廉为官是山西传统家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廉吏陈廷敬曾写信告诫家人“凭寄吾宗诸子姓, 清贫耐得始求官”[3]192, 讲的是做官要耐得住清贫, 守得住底线。 第一廉吏于成龙的家训“日有三餐足矣为百姓造福千金何用, 宦漂四海行耶度苍生太平万物可弃”, 讲的是做官的最高境界即一心为民。 这些内容今天读来振聋发聩、 发人深省, 警示教育意义十分凸显, 也与一些贪腐干部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 同时, 山西一些廉吏提倡遗子德俭, 主张多给子孙留德俭好家风, 少留财产, 教育子女自立自强。 比如司马光在《家范》所言:“多藏以遗子孙, 吾见其愚之甚也。 昔者圣人遗子孙以德以礼, 贤人遗子孙以廉以俭。”[3]51-52并以孙叔敖、 汉相萧何、 涿郡太守杨震为例教育子孙, 告诫世人。 这些家训内容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教育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那些抱有为子孙谋取不当之财想法的党员干部则如一声警钟, 促其惊醒。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恪守夫妻之道, 推崇贤母教育。 家庭夫妻忠诚和谐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十分重要。 现实中, 一些腐败干部贪色、 背叛家庭、 乱搞男女关系, 最后沦为阶下囚, 教训十分深刻。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夫妻要相敬如宾、 忠诚、 不贪色。 比如沁水柳氏家规讲:“举案必齐眉, 如宾互相敬。”[5]107裴氏家戒讲:“为官贪色, 身败名裂。”[3]6乔家家训讲:“不准纳妾, 不准嫖妓, 勿淫人之妇女, 勿破人之婚姻。”[5]77-78从实践来看, 廉吏司马光是其中的榜样。 司马光与夫人张氏互敬互爱, 感情十分真挚, 婚后十多年, 妻子张夫人一直没有生育, 在当时高官纳妾成风的年代, 司马光一直没有纳妾, 夫妻二人相濡以沫, 白头偕老, 司马康是其亲兄子过嗣而来[8]18-19, 这成为流传后世的一段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讲:“一名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 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 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9]261同时,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贤母教育, 许多廉吏背后都有一位贤明母亲。 比如, 元朝廉吏姚天福、 明朝廉吏蔺芳和清朝廉吏陈廷敬的母亲, 能深明大义, 堪称典范。 司马光在《家范》“母亲”一章中, 列举了历史上许多贤母拒收儿子的不义之财, 并令其纠正错误行为, 从而成就了一代廉吏。 比如齐相田稷子之母、 晋陶侃之母, 其中提到唐中书令崔玄暐之母对儿子讲的一番话对当下的党员干部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崔玄暐刚出仕, 其母卢氏就告诫曰:“儿子从官于外, 有人来言其贫窭不能自存, 此吉语也; 言其富足, 车马轻肥, 此恶语也。 比见中表仕宦者, 多以金帛献遗其父母, 父母但知欣悦, 不问金帛所从来。 若以非道得之, 此乃为盗而未发者耳, 安得不忧而更喜乎?汝今坐食俸禄, 苟不能忠清, 虽日杀三牲, 吾犹食之不下咽也。”[3]56因有这样一位贤明母亲, 崔玄暐由此成为一代著名廉吏。 由此可见, 贤母的教育作用十分重要。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过:“国民的命运, 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 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10]329为此, 需要加大对女性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母亲的教育。 从现实来看, 领导干部腐败有一个过程, 这其中, 母亲的教育是严重缺位的, 对于子女的不义之财, 许多母亲没有出面制止, 大多采取默认的态度, 个别的可能还以此为荣, 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 教育子女的责任, 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 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11]因此, 大力弘扬山西传统家训的廉政教育观, 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白贪腐之祸, 清廉之益, 重视家庭、 家教和家风, 对于净化政治生态和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营造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 营造和谐家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路径。 一个洋溢着良好家风的家庭, 必然充满着和谐和温馨, 定会将家庭的和睦与宁静带到社会上, 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目前,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 中国国民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小康家庭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但与此同时, 中国家庭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闪婚闪离现象在年轻人中流行, 由此带来的子女归宿、 财产分割纷争不断, 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挑战; 子女教育重智轻德, “啃老”较为普遍, 子女敬老孝老意识淡化, 为了赡养费父母与子女甚至对薄公堂, 家庭暴力时有发生, 家庭的团结和睦局面受到冲击; “邻里关系疏远, 友爱互助精神缺失, 社会公德意识淡漠, 重小家而轻‘大家’的个人主义有所发展。”[12]这些都给和谐家庭的建设带来隐患和挑战。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家庭和睦、 敬老孝老、 周济乡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重要文化资源, 值得借鉴。

山西传统家训重视家庭伦理。 比如沁水柳氏家训讲:“兄须爱其弟, 弟须敬其兄, 勿以纤毫利, 伤此骨肉情。”[5]108司马光在《家范》中以吐谷浑阿豺教子“一只筷子容易断, 十九支筷子不易折”的故事告诫子孙要搞好家庭团结。 晋商一般都是大户人家, 几百上千族人住在一个大院, 为此晋商十分重视家庭和睦。 比如乔家家训“子孙贤族将大, 兄弟睦家之肥”[3]208, 把家庭和睦视为治家之重要规范, 代代相传。 由此, 老老少少几十家人住在一起生活, 几乎没有发生过兄弟反目、 妯娌交恶、 婆媳不和、 子嗣相争的事。 这对于处理今天的家庭矛盾大有裨益。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敬老孝老。 比如裴氏家训讲:“人生百行, 孝顺为先。 跪乳反哺, 物类犹然。”[3]4万荣李氏家训讲:“孝父母为天经地义, 切不可失养失敬有违天伦。”[3]291代县冯氏家训讲:“父党母党虽极贫贱不可疏远。”[3]123乔家家训讲:“重资财, 薄父母, 不成人子。”[5]33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讲要尽量讨父母高兴、 随其所愿, 对于排解老年人心灵孤独寂寞非常有启发, 曰:“凡子事父母, 父母所爱, 亦当爱之。 所敬, 亦当敬之。 凡子事父母, 乐其心, 不违其志。 乐其耳目, 安其寝处。 以其饮食奉养之。”[3]91这些内容对于帮助今天老年人安度晚年非常有意义。 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财富, 曾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过奉献, 到了年老体衰需要人帮助时, 儿女就应该出现在父母面前, 以报舔犊之恩, 以尽反哺之义。 这不仅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也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 邻里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应有之义, 邻里不和也会影响到家庭和谐。 山西传统家训十分重视邻里关系, 比如裴氏家训讲:“同村共井, 居有德邻, 相维相恤, 友助和春。”[3]4乔家家训“有力量济人谓之福”[3]205, 强调“为善最乐”[3]207, 把积德行善作为治家之要义。 为帮助乡邻, 乔家常年把三头牛栓在门外, 谁家要用就牵去, 用完再送还。 乡邻如有病无钱求医或家境困难, 只要找到乔家门前, 都可得到救济。[6]273山西传统家训的家庭观表明: 家庭是一个小的利益共同体, 同舟共济、 和睦相处是和谐家庭的核心内容, 它对于家庭每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同时和谐家庭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没有家庭的和谐, 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 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讲:“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 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促进家庭和睦, 促进亲人相亲相爱, 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 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3]在新时代,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训讲话精神, 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 针对中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借鉴山西传统家训的有益经验,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建设。

4 助力党员干部净化朋友圈

党员领导干部与何种人交往, 会直接影响到本人的品德和修为。 孔子曰:“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亦与之化矣。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4]136党的十八大以来, 从被查处的腐败干部的新闻报道来看, 相当多的贪腐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与交友不慎、 不良朋友圈有关。 几乎每一位贪腐干部背后都有几个提款机式的商人, 还有如影随形的朋友圈。 这些贪腐官员基于攀比、 侥幸和贪图享受的心理, 与一些不法商人交朋友, 出入私人会所, 灯红酒绿, 权钱交易, 甘愿被围猎, 最后底线失守, 自甘堕落, 朋友圈变成腐败圈。 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净化社交圈、 生活圈、 朋友圈, 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他指出: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 干干净净做事, 坦坦荡荡为官”[7]148。 他同时告诫各级干部“各种诱惑、 算计都冲着你来, 各种讨好、 捧杀都对着你去, 你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7]142。 所以,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山西传统家训倡导交在贤德、 择游宜珍, 对于党员干部净化朋友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比如代县冯氏家训“泛交且损矣, 何贵得朋”[3]124, 指出泛交朋友是有害的。 裴氏家训“益友损友, 择游宜珍”[3]5“以德辅仁为益友, 酒肉损友交慎防”[3]8, 强调要多交益友, 远离损友。 沁水柳氏家训“所交在贤德, 岂论富与贫。 君子淡若水, 岁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 转眼成仇人”[3]30, 主张交友不论富贵, 重在品德, 交君子, 不交小人。 祁寯藻家训“友直友谅尊其所闻”[3]200, 遵循孔子的交友观, 强调要结交正直、 诚信、 见多识广的朋友等。

山西传统家训的这些交友原则对于今天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 那就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理想信念这一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避免政治上变质、 经济上贪婪、 道德上堕落、 生活上腐化。 党员领导干部也是人, 也需要正常的人际交往, 但因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上掌握着公权力, 所以在与人交往时要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人情之中有原则, 交往当中有政治。 身为领导干部, 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 慎交友、 交好友, 哪些人该交, 哪些人不该交, 应该心中有杆秤。 要纯洁交友的动机, 从工作出发, 从事业出发, 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以德会友, 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 要升华交友的境界, 时刻坚持原则, 保持清醒头脑, 不能忘记自己党员干部的身份。”[15]在新时代, 需要大力借鉴山西传统家训的交友观,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统领, 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净化自己的“朋友圈”, 以知足和敬畏之心对待物质利益, 把全部精力真正用在干事创业上来,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 把“朋友圈”变成“为民圈”。

5 结 语

山西传统家训文化由萌芽到形成、 发展和繁荣,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沧桑, 在回应时代发展对家庭教育的挑战中不断与时俱进, 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今天, 山西传统家训文化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需要大力挖掘和深入研究, 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新时代, 要以习近平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的重要讲话为指引, 将山西优秀的传统家训文化发扬光大, 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山西叹五更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