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设计的轶事
——设计工作片段回忆(上)

2020-12-09 06:19陈宝光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家具大赛设计

■陈宝光

(中国家具协会,北京 100022)

今天,设计在家具行业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事情,如火如荼、精彩纷呈。如果我们将目光稍微回眸一下,就会发现,仅仅二十年以前,这块领域还是一如戈壁滩那样的荒原,一片荒芜。

随着回首,忽然觉得有些小事可以记录下来,或者成为后来茶余饭后咀嚼的干果小菜。

设计工作片段回忆(一)

1 家具展中的设计奖

先谈一个家具展中的设计奖项的事情。

1999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第一次设立设计奖项。之前,1994年,全国家具展览会也已经举办了这样的活动,但是总的来说,这类活动还是凤毛麟角。奖项初期定名称为“中国家具设计奖”,在2014年的时候根据发展需要,更名为“中国家具产品创新奖”,沿用至今。

那时,展览会是在虹桥这边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举办,由于第一次在展会中设立,大家对此都十分重视。

评委主席邀请的是意大利家具协会主席罗德瑞奇先生来担当,还有一两位外国的设计师。我们的两位老先生,家具设计界的老前辈,德高望重的张彬渊、胡景初教授也是评委。其后一两届内也维持了这样的格局。

第一次评奖大家不单单是重视,而且还十分认真。几轮下来到最后,评到一等奖即金奖的时候,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两家企业的设计作品同时进入最后的决赛,评委的意见基本是一半对一半,难分伯仲。对垒的意见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以罗德瑞奇先生为代表的“洋评委”,另一拨则是中国本土的专家们。两个企业的作品路线也十分清晰,一家是中国本土味道很浓厚的作品,另一组是北欧风格的作品。

在评委主席罗德瑞奇的坚持下,天平最后向中国风格很强的作品倾斜了,金奖便花落到那一家的“院子”里。而这边的也很强硬,听说不是第一名,干脆放弃奖项,不要了。

这事情很有意思,基本可以说明从外面看和从里面看,两个不同角度带来的不同观点。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喜欢“洋”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的、欧洲的、美国的,都成为我们热捧的对象,专家百姓都是一样的。家具这时体现的就不仅仅是一件用具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的符号。

“洋评委”们却对那些熟视无睹,毫无感觉。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代表中国文化的那些符号情有独钟,极力推崇。这一状况,似乎是很有点用“围城”才能解释的逻辑。

二十多年过去,其实,这个不同角度所形成的不同看法,一直到今天还在持续。因为这个题目反复出现,以至我甚至不能够说谁更加正确一点。

在上海展中,我们后来又举办了另一个奖项“金点奖”,由大名鼎鼎的“红点奖”主席皮特·宙做这个奖的主席主持,他与罗德瑞奇先生虽然不是一个国家的,但是对参赛作品的认知往往如出一辙。

如果退一步看这个题目,其实双方都很有道理的。

设计作品应不应该有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我们设计作品体现一些国际化的元素有错吗?也没有错。所以,这是一个两边都有道理的悖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世界互联的加强,国际化元素慢慢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人群共同认可并共同创造的文化时,这种争执也在慢慢减少。

可以说,设计文化的这两端都是正确的。

我作为金点奖评委执行主席,在展会上,这几年跟在皮特后面走,慢慢地发现他在选择上也不再刻意强调本土元素了。所谓本土的元素,慢慢地也都感觉很国际化,逐步减少了不大和谐的一些突兀,而显得更加顺畅。

设计奖的设立,对于家具行业的创新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二十多年来,数不清的设计师和企业从这里拿到奖项,更由此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创新天地。朱小杰的澳珀这年拿的银奖,他在后来的设计奖中脱颖而出,毫无争议的夺得了金奖。

2 关于“金斧奖中国家具设计大赛”

“金斧奖中国家具设计大赛”,是当代一群最早热心于中国家具设计的人苦心凝炼的心血之作。

在家具设计的圈子里,一直就有一拨人希望把力量集中起来,做一些对行业有影响的事情,这就是成立设计专业委员会的起由。所以,进入到2000年以后,这群人就一直积极朝这个方向努力。

筹备期间大家讨论比较集中的一个题目是:设计委员会成立起来以后做些什么?反复酝酿后,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之一,就是要做一个有影响、有权威性的家具设计奖项。

设计奖怎么做?起什么名字?

这也讨论过若干次,仅名字就讨论研究多次,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社会公开征集。

于是,2005年7月,由中国家具协会发文,向社会、行业进行征名。最后,在第五次筹备会议上,筹备委员们投票集中在“金斧奖”上,并确定下来。全称:金斧中国家具设计奖大赛,简称:金斧奖,英文:GOLDAXE。之后,委托侯正光先生设计了LOGO和CR形象。当时定性为全国性最高级别的家具设计赛事。此时已是2005年12月13日。后来应上级单位要求,全称曾做过一次调整,改为“金斧奖中国家具设计大赛”,简称没有改变。

最初,积极参与这项工作的,除本人和吴国栋之外,主要有:张彬渊、胡景初、朱小杰、王润林、彭亮、刘晓红、林作新、吴智慧、许柏鸣、李连柱、侯正光、江黎等人。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联邦的杜泽桦和澳珀的朱小杰,对此都给予了极大支持。朱小杰还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用“斑马木”制成的斧型奖杯。

“金斧奖”是国内第一个把设计做实物的设计奖项,不接受未完成的稿件。这在家具设计界起了一个很重要的开头,把设计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截。明确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家具设计是做出来的。

“金斧奖”一共举办了六届。前面两届是一年一届,后来改为两年一届。这样算下来一共是十年的时间。后来几届均有赞助支持,浙江圣奥资助举办了一届,东莞大岭山镇人民政府资助举办了三届。

“金斧奖”作品的最后一次展出是在2015年9月的上海展,之后没有再继续举办。一个做出很大努力的项目,就这样了无声息地暗淡而去,总感到有那么一点遗憾。

朱小杰安排的一次筹备会议是在楠溪江召开的。会议结束的晚上出来散步,看见张彬渊和胡景初两位老人家在水边,把脚泡到清澈水中戏水,李连柱则在另一端的水畔打坐。时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前一日,月光朗照,水银般泻了一地,水面也有一轮明月,在轻轻晃动,是一幅多么和谐的景象。

(写于2020年9月11日上海飞北京途中)

设计工作片段回忆(二)

3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关于“金斧奖”的纪事

什么叫做历史?实际上我们做过了就可以叫做“历史”。

我是一个一直往前跑的人,很少回过头去望望,自然也是没有觉得自己老了,需要在那儿回首往事。然而,最近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一些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因为毕竟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也可能因为时间流逝而淡忘了。

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汇集了以往四届“金斧奖”的主要作品,我也有机会回首一番。此文不为纪念,只为不要忘却太快。

1. 起因

开始做这件事,是筹备组织协会的设计工作委员会的时候。这是2004年开始讨论的,主要是考虑需要有一个鼓励家具设计全国性的奖项。同时也是设计工作委员会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设计委成立要在民政部备案,所以整个工作进展的并不快。

先是名字。关于奖项起什么名字大家讨论了几次,最后是通过在社会上公开征集有奖命名这种方式确定。经过征集,在几百个名字中最后集中在几个名词上,我印象还有叫“鲁班奖”的,叫“金笔奖”的等。由吴国栋整理出来,在开筹备会议时筹备小组成员投票选定,之后也经过一番讨论确定为现在这个名字。

最初定的全名是“金斧中国家具设计大奖赛”,简称“金斧奖”。后来曾经有调整,最终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还是按照现在这样叫了。名字中标者由协会发放了奖金。

关于大奖赛的章程和实施细则是我起草的,刘晓红也参与了最初稿的工作,最后章程和细则在筹备会议上讨论通过。当时委托侯正光设计LOGO,他出了几个方案,也是讨论后确定的,我认为设计很好。奖杯是朱小杰主动提出设计并制作的,是用他常用的“斑马木”做成的一把斧头,有点味道。开始时,这个名字的使用有些重叠,在简称上好像是与什么地方用的有点像。之后,我们一直使用也不见其他人再用了。为了慎重起见,大奖赛的名称和LOGO我们在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注册了。

初期涉及这项工作的人主要有:陈宝光、吴国栋、张彬渊、胡景初、朱小杰、王润林、彭亮、刘晓红、林作新、吴智慧、李连柱、侯正光、江黎等。在联邦、澳泊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过几次会议解决初期的问题。

我现在认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把这个大赛定位为中国家具最高级别设计赛事和最高设计奖项是很有意义的,对这个大赛有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就是设计作品是实物的,这也很重要。

2. 起步

待这些工作有了眉目已经是2005年了,这时协会的设计工作委员会也在民政部完成备案注册。我们这班人马开始计划设计委成立的时间及大赛的启动。考虑设计制作需要一些时间,大赛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起步,并定于2006年9月在上海家具展上评奖及展出。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第一次大赛的主题是“从坐开始”,是一个以坐具为主题的设计赛事。其中也含有说明这个设计大赛的作品是要做实物的意思,这与当时举办的一些设计奖项作品是画出来的有很大区别。可以说“金斧奖”是中国家具最早的一个要求设计、制作一体完成的奖项。也说明一下,“金斧奖”从一开始就确定每届有主题要求,是命题大赛。

第一届的参赛邀请书是朱小杰设计的,海报是侯正光设计的。在时任理事长的贾清文先生支持下,协会做了很多投入,包括一二届大奖赛的奖金。上海博华的王明亮也积极支持,无偿提供展出场地。组织工作基本是吴国栋一个人操作完成,包括征集、收稿、整理和组织专家评比,也包括后面的组织实物参展、组织获奖者到场和奖金发放以及一切善后工作。他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没有人知道这后面的工作是大量的、辛苦的。没有这样一个人无声的服务,这项工作开展没有这样顺利。当然,所有初期的参与者都做了奉献,这是一个在另外话题里值得大书一笔的事情。

金斧奖获奖作品展示

经过入围选拔、制作,专业组和院校组的作品如期运到上海展出。第一届的展示方案是“木马”出的,施工布展也是他们。与此同期我们还举办了一个邀请展,记得邵帆、朱小杰、侯正光、林作新、王润林、江黎等都摆了作品。我也摆了一把由联邦帮助制作的椅子。李连柱做了一个主要设计师和参赛者介绍的ppt演示文稿做展示使用,效果也很不错。

第一届的两个金奖获得者分别是:院校组的杨文莉,作品名:几何人生。专业组的黄深杨,作品名:明月清风。同时,在上海我们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与奖金。

第一届“金斧奖”同期,我们还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家具设计师代表大会暨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中国家具协会表彰了张彬渊等八位同志,通过了“中国家具设计师宣言”。大会产生了设计工作委员会的第一届工作班子,我当选为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润林等十四位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吴国栋为副秘书长。

2006年9月,经过几年的筹备工作,作为一个行业在设计方面的组织就在此时诞生了。一个对行业有重大意义的设计赛事也是这样酝酿并诞生。

3. 后来

第二届大赛的题目叫“中国风”,是2007年进行的,展出也是在9月的上海展。

从第三届开始“金斧奖”有两个变化:一是我们把每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即第一年设计作品,入围后第二年制作,给参赛者的时间更宽松一些,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深化设计。二是增加了冠名赞助单位,所以第三届开始“金斧奖”的前面增加了一个某某“杯”。

第三届是浙江圣奥集团赞助的,叫“圣奥杯”。主题用的是的他们的广告语“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和“爱家情”,这是一个以办公家具为主题和一个民用家具为主题的设计赛事。这一届产生了院校组和专业组共四个金奖,时间跨度是2008年至2009年,展出是在2009年的上海展。

从第四届开始我们与东莞大岭山镇人民政府签了一个六年三届的协议。2010年开始,大岭山镇政府、协会和企业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2010年到2011年已经举办了一届,这一届的主题是“现代实木时尚生活——科学利用速生材的实木家具设计”,是许柏鸣提出的题目。2011年9月在上海展出并评奖。第五届是2012年至2013年度进行。这届的主题是“木材与时尚——民用实木家具设计”,也是许柏鸣提出后在设计委的会上通过的。这里就主题的设置说明一下:“金斧奖”五届主题中除了第三届与企业有直接关系外,其他的都反映了设计工作委员会在设计方面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包括“中国风”的提出,“速生材的科学利用”与“木材与时尚”都是根据当下现实,对行业及社会在家具风格潮流一种有意识的引导或提倡。

4. 效果

关于“金斧奖”的效果目前没有很好评估过。从参赛者看,每届在一千人以上,其中主要是院校组的人数多一些。入围的参赛者因为有制作的问题,一般两个组约有二百人左右。这其中总有一些是不能完成制作的,所以到最后两个组总共展出并参加终评的展品约一百二三十件,获奖者在其中产生。

这四届实物展览都在上海进行的,上海展期间观众也会看到设计作品的展出,人数应该也不少。此外,三月份我们也尽可能在广州展展出入围的优秀设计稿件,并在全国进行宣传。

与企业和产业集群政府的合作是后来的重要举措,不单纯是资金问题,是使更多的人关心并参与这项活动,使“金斧奖”更加深入人心。

获奖者在后来的时间里都成为这个行业的精英,所有的参与者也都是行业在设计方面的主要力量,从这点说,实现了《章程》里提出为家具行业遴选优秀设计人才的目的。

5. 不足

“金斧奖”从开始到现在虽然历时七八年,办过的只四届,是一个很年轻的设计奖项活动,在整个影响力方面还很有限。整个过程没有能够吸引更多的行业外的设计师参与,也没有更多的吸引业内专业设计师,这与宣传不足有一定关系。

“金斧奖”作为一种纯设计的赛事,本不是直接为企业生产或销售服务的,准确讲,是为推动整个行业设计进步的。这本来给设计者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但实际实施看来,尚缺乏比较超越的概念性见地。

“金斧奖”没有能够进一步影响行业或企业的生产乃至销售,也使很多人感到遗憾。这些都为今后的改进留出了空间。

关于我们的工作因为有人不理解,所以在最后还准备为自己解释一番。

协会不是政府部门,没有政府的一分钱补贴。活动经费应该主要来自会费,但是以目前的水平,会费是不足以开展各项工作的,因此还要靠有偿服务来维持。而我们所做的事情,更多是为行业发展从宏观角度服务的,不具有盈利性质。这本身是一个矛盾。所以很多工作一定要靠热心人士及组织一起推动。因为经费有限协会的人手也有限,往往一人要承担多方面的工作,这就决定更需要围墙之外的各方面共同参与。协会设计委这些年所走的路正是这样。再加之设计工作前些年并不那么受重视,初起的困难很多人想象不到。所以,本文题目用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词,我认为以此形容是基本恰当的。

同时也将本文献给与我共同走过这段道路的所有朋友。

(写于2012年4月旅俄途中)

猜你喜欢
家具大赛设计
插秧大赛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