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住宅空间设计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2020-12-09 06:20■钟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家具住宅

■钟 丽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在高等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中,住宅空间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方案分析能力和实际设计技能[1]。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高职学生缺乏实际设计经验,空间设计感不强,动手能力弱。针对这一现状,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住宅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经历多年的实践探索, 以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本位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根据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实施路线,形成了以情境式任务驱动为主要特色的课程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发布设计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探寻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高,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基本策略

“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进行教学设计[2],以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住宅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设计项目分解为多个工作任务,为学生创设任务实践情境,将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促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3]。学生也能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掌握必要的职业相关技能,并从中获取专业实践能力。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探求式学习与教师的支架式教学同步进行,当学生进行探求式学习时,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其学习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协助方式帮助学生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4]。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运用团队协作方式和创设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图1)。

2 基于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艺术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在学习住宅空间设计之前,学生已具备平面、空间、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CAD软件制图的基本技能。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实操中团队协作意识不足和沟通能力弱。虽然能很快地掌握软件操作技巧,但缺乏设计规范意识。而且缺乏生活经验,作品的用户体验感不佳。

图1 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策略示意图

2.2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室内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岗位需求及学情分析[6],明确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客户访谈信息的整理和归纳方法;掌握住宅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掌握住宅空间的家具选配和氛围营造方法;熟悉住宅设计的基本流程。

能力目标:具备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和准确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具备运用室内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空间设计能力;具备运用色彩、照明、材质肌理、图案进行住宅空间氛围营造的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家居产品。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合作完成任务实践的团队协作意识;在适老改造项目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爱老人的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未来设计师技术职能与社会职责相结合的职业观,从而达到知识育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2.3 教学内容设计

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由住宅空间设计概念、方案设计前期准备、住宅空间格局的优化设计、住宅空间的氛围营造、住宅空间智能家居的应用、住宅设计实践六个模块的内容组成,结合国家1+X证书制度和“室内设计工程师认证”的考核要求对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基于室内设计工作过程和理实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住宅空间的适老化改造”项目为依托,将课程内容融入项目实践,并依据真实的工作过程将项目分解成九个设计任务,同时将课程所涉及的六个知识单元融入项目教学中,课时安排为48学时。通过项目任务分解和课程六大模块知识点的重、难点分析,将课程的单元知识对应相关的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达到对课程知识的内化与有效应用(图2)。

2.4 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引入校企合作项目“格林香山小区凌奶奶住宅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在实际工作任务流程中完成“任务准备——任务下达——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教学实施过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式任务驱动、支架式和探求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并使用模拟实验、现场测量、VR虚拟体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获得设计能力[7]。下面我们就以“任务3:老人住宅功能空间的家具选配”为例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进行详细说明。

2.4.1 课前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前发布“老人住宅功能空间的家具选配”任务单和课前学习资料,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网上课程资源,并完成课前任务。教师结合课前学习效果和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课前知识结构和水平做出评估,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2.4.2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随着老人年纪的增大,老人的生理机能和行动能力逐步衰退,原有的家具尺寸、样式和动线已经不再适合老年人,会给老年人的使用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按照课前所分组别,下发具体的项目任务、创设工作情境,将课堂移入红星美凯龙的橱柜展区进行现场教学,并让学生穿上老年拟态服模拟体验老年人的行为方式,感知老年客户在使用家具时的真实需求,让学生从功能尺度上更好地把握“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使学生掌握人机工学相关知识,实现教学知识目标。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学生树立“人性化设计”理念。

2.4.3 分析任务,找出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并探讨完成“老人住宅功能空间的家具选配”任务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过程协助,并结合学生分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适时切入课程新知识点——“不同功能空间的家具种类、尺寸”和“家具选配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课程重难点。引导学生该根据老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选择家具选配的最优方法。

2.4.4 团队分工,实施任务

图2 教学内容结构、知识重难点与项目任务关系图解

学生掌握家具选配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后,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设计思路,教师引导他们自我组织到养老院进行调研,收集设计实践时所需要的资料,学生依据调研资料思考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来选择适当家具尺寸和样式,接着完成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进度,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对少数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8]。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等方式集中进行指导。

2.4.5 多元评价,总结提升

学生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将各成员的方案进行比较,找出最优方案,修改完善后将各组设计方案上传至超星平台,获得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以及行业专家点评的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中连线客户参与评价,让学生直接了解客户的体验感受,增强自我认同感,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3 结语

超星平台的综合评价各项数据显示100%同学完成了课堂基本任务,课后作业的及格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了91%以上。通过这组数据得知,采用“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地弥补了住宅空间设计传统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使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之中,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体现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宗旨[9]。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家具住宅
Jaffa住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