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2020-12-09 05:34岳绍军
决策探索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高校教学模式

岳绍军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河南高校公体篮球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调查试图找出师生教与学的平衡点,从而找到适合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1世纪初,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我国各级学校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也相应推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中,篮球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特征,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诸多的运动项目中,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在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当中一直占有较重地位,但目前河南省高校在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模式改革上仍落后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处于瓶颈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了新形势下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改革方向,以期为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学院这8所高校的公体篮球课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查阅近年来相关论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详细分类、归纳。

2.专家访谈法。通过电话和当面访谈的形式,就相关问题向所选取高校的篮球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咨询和请教。

3.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科学严谨地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发放800份,回收765份;在河南高校篮球教师群里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得到有效问卷48份。经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学情分析

1.学生的篮球水平状况分析。学生的篮球水平是学生接受篮球新技术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有14.6%的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接触过篮球,只有4.6%的学生认为自己熟练掌握篮球技术,而大部分的学生也仅限于接触过而已。由此可知,学生的篮球基础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2.学生课外参加篮球活动的状况分析。课堂上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对学生篮球技术的巩固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有7.9%的学生课外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大部分学生课外偶尔参加篮球活动,只有7.8%的学生从不参加篮球运动。

(二)河南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决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87.5%的教师采用的还是常规教学法,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示范正确动作,学生分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多以中老年教师及在他们指导下的年轻教师使用为主;47.9%的教师采用启发教学法,这些教师能积极主动学习,采用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35.4%的教师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因为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分层次教学法避免了出现“吃不饱”和“学不了”的现象,对培养不同学生的运动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7%的教师采用了教学比赛法来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有可能因为课堂形式问题受到学校教学评估部门的质问,这也是这种教学方法受学生欢迎但采用不多的原因;12.5%的教师尝试采用多媒体等线上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分析。教学手段包括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河南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还是口头讲解、动作示范的传统教学手段,虽说这种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枯燥单一的讲解形式、死板的课堂气氛已经不能很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同。当代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接受能力强等心理与生理特点,而部分年轻教师采用了慕课、泛雅学习平台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很好地适应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弥补了常规教学手段的不足。

三、结论

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常规教学法为主,以启发教学法和分层次教学法为补充,个别高校尝试应用教学比赛法和引入多媒体教学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的成绩考核评价仍然以期末的专项技术成绩评价和身体素质评价为主,这种以“终极评价”作为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体系,缺少能体现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差异及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等情况的过程化考核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建议

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模式要进行大胆改革。具体以慕课、泛雅教学平台、学习通等多媒体做好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动作要点、技术要领、重难点的分析,录制好教学动作视频放在平台上,设置任务点,让学生课下学习研究,课堂上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仅进行指导和纠错。剩余大部分时间以教学比赛为主,在教学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技战术以及培养其临场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同时,应加大河南省高校公体篮球课成绩考核评价改革力度,注重过程化考核,具体以考勤和学习态度评价占比20%,身体素质评价占比30%(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教学比赛的评价占比20%,专项技术评价占比30%来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考核,在学习提高幅度和课外体育锻炼表现(参加各级体育比赛获得奖励)上由任课教师掌握10分的加减分,总分上限为100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成绩进行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希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探讨[J].体育风尚,2018(11):92-93.

[2]陈清.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

进方法[J].运动,2018(1):87-88.

[3]张跃壤.西安市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

教学现状与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

[4]岳强.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校篮球教

学模式发展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5]乔诚,薛可.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

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

[6]陈杰.分组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选

修课中的应用——以南华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

[7]边史勇.高校篮球普修课教学实践

研究[J].文化創新比较研究,2018(30).

【本文系河南工学院体育部项目“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TYB-2019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海洋灾害”案例驱动下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