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舆论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2020-12-09 05:34李红娟郭向阳
决策探索 2020年24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

李红娟 郭向阳

【摘要】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与发展,当今社会舆论逐渐形成了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以及境外舆论场共存的网络舆论空间。在这种“多元舆论场”共存的发展态势下,大众舆论表达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这给政府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论述如何在政府强化议程设置、净化網络空间、满足大众需求等方面构建完善的舆论引导机制,以期更好地通过网络舆论来凝聚社会共识。

【关键词】“多元舆论场”;网络舆论;政府引导

舆论是社会成员针对意识形态空间中某一特定的事件与行为所产生的意见与观点的总和,其能够在大众传播的助力下,用舆论热潮来形成一定的意见环境,从而在这种多元性的公开表达中形成特定事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在如今“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第二空间的发展使得民间舆论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而网络空间中,公民意见表达的自由程度较高,这就给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一)舆论表达多元化,引发网络集合行为

互联网空间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公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公众能够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进行意见表达,并且在如今注意力经济的带动下,独特的意见表达能够带动部分粉丝群体对事件进行探讨,从而在探讨中形成多元化的舆论空间。在这种象征性现实的空间中,大众的舆论表达更加多元化,且由于网络层面的意见表达的限制性较小,这就使得网民在参与舆论讨论时,容易对某一事件产生相对极端的追捧或者抵触的语言行为。

(二)舆论讨论公开化,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诸多新闻事件在经过网络传播的发酵之后,大量细节会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新闻事件通过网民以及相关人士的爆料,能够在事件的阐述中引发大众讨论,从而在这种公开化的网络空间中将事件的细节全面放大,并且在网友的讨论中大众会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特定看法。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的负面新闻事件,大众渴望能够通过网络意见的表达来引导司法审判,并且在网络空间中新意见领袖的带领下,容易出现一种媒介审判的现象。由于这种公开化的讨论形成的媒介审判现象容易将事件无限放大,加大了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三)热点事件易引爆,倒逼越位现象频现

在如今大众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表达的愿望更加殷切的情况下,我国民间舆论场的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展。而大众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痛点”“弱点”“难点”事件的关注度较高,这就使得诸多新闻事件在经过网络的传播后能够成为民间舆论场中的热点事件。且由于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思想讨论角度的不一致、不协调,容易使得两个舆论场的立场与观点发生冲突。若主流媒体的意见表达存在缺位现象,便容易使得新闻事件在短期内发展成为网络空间中的热点事件,从而产生网络舆论空间中“倒逼”官方舆论主体发声、舆论“越位”的现象,导致主流媒体被边缘化。这就使得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二、“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舆论政府引导机制探究

(一)发挥政府议程设置功能,强化社会议题的共鸣效果

“多元舆论场”背景下,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引领作用,通过政府的议程设置功能来凸显社会议题,从而在社会议题的传播中影响大众对于网络舆论中“大事”的判断与思考。首先,政府要对网络空间中的新闻事件进行定性分析,对于事件的正面、负面以及中性属性进行分类,并对新闻事件中积极的属性予以凸显,对于负面的、消极的内容进行淡化处理,从而将事件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同时,政府还需在官方舆论场的建设中,通过一些社会议题的发布来引导大众对于事物属性的看法,以在微博上进行投票的形式来强化社会议题对大众产生的共鸣效果,以此来强化舆论引导,完善政府舆论引导机制。

(二)构建良性和谐的网络空间,增强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

政府在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过程中,要基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来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从而在双方的对话中就某些社会事件形成大体一致的态度与看法,这样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便能够在网络群体中以平等的身份强化舆论的影响力。一方面,政府要与网络空间中的意见领袖进行深度合作,通过意见领袖来传达政府的态度与看法,从而通过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中长期的信息输出来增强政府对于舆论工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培养一批年轻化的意见领袖群体,对意见领袖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媒体传播理念的培养,从而培育一批能够活跃在民间舆论场的优质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媒体中,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增强大众对于主流媒体以及官方舆论场的认可度,进而加强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双向互动性,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

(三)全面分析大众信息需求,增强政府舆论引导力

政府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社会议题来进行舆论引导,还需要基于大众的信息需求来开展相应的舆论引导工作。一方面,政府要切实了解大众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网络政务交流平台、市长信箱等形式了解大众的信息需求,并且及时对民间舆论场的舆论观点进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以及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大众的信息需求进行及时解答,特别是在政府的官方宣传平台中,要在信息化传播中通过可靠信源的发布来增强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以此来全面构建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背景下,我国需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而在网络化的舆论空间中更好地洁净网络舆论空间,凝聚思想共识,传递社会正能量,用舆论引导来实现我国宣传工作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在如今“多元舆论场”共存的背景下,强化权威信息发布,完善社会议题,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从而在良性的网络空间中,用舆论引导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贵耀,徐慧.构建地方政府在突发

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03):46-48.

[2]陈璟浩,蓝梦丹.基于政府公共关系

理论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以南宁市网友观察团活动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5):190-195.

[3]王竞莹,李政锴.“两个舆论场”视

阈下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J].新闻前哨,2020(02):22-24.

[4]程逸芸.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对

国家形象建构的互补性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1):50-53.

[5]丁柏铨.略论“大舆论场”——对舆

论格局和舆论引导的新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0(01):64-71.

[6]许丽君.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网络

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45-46.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多元舆论场背景下网络舆论政府引导机制研究”(182400410056)、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研究项目“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的可行性研究”(19B520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舆论引导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