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2020-12-10 10:29王璐何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差异

王璐,何丹

(东部战区总医院 干部呼吸内科,江苏 南京)

0 引言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导致患者机体多个系统受到影响,病情持续发展可出现通气功能障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缺氧、低氧血症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老年人是慢阻肺常见群体,因机体机能衰退,存在较多合并症,病情更为危急[2]。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临床上除了及时给予治疗,还需要落实相应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我院就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均自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份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8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纳入、排除标准。4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护理;4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优质护理。参照组内,男 27例,女 13例,年龄为 60~100岁,平均(76.21±0.21)岁。观察组内,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61~97岁,平均(77.10±0.18)岁。纳入对象的信息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归入标准:患者经体征、指标检测,均确诊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扫除标准:患者为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精神障碍、言语障碍等。

1.2 方法

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取硫酸沙丁醇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5 min,每天2次,持续治疗7 d。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指标,包括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指导患者调整体位,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对临床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处理。

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医院内部环境以及相关制度,并对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讲解过程中以通俗言语进行交流,并对患者说明通气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及优势,并告知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2)心理疏导:通过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内容、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等,使患者对疾病加深了解,同时告知患者家属予以患者更多鼓励和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纠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3)气管插管干预:密切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对导管予以固定预防漏气。合理控制气囊压力,防止压力较大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及时予以气道湿化,经微量泵将湿化液滴入气道以稀释痰液,预防肺不张。(4)吸痰护理: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对患者气管套管内痰液进行吸除,吸痰过程保持动作轻柔,防止气道黏膜受到损伤。吸痰前先予以纯氧气通气,防止患者出现缺氧以及窒息。(5)体位指导:指导患者选择合适体位,提高患者舒适度。肢体严禁受压,确保肢体适当屈曲以及外展,放置床垫,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拍背,预防压疮以及坠积性肺炎。适当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促使患者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测以及血气指标检测,肺功能指标为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肺活的比值(FEV1/FVC%),血气指标为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组间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均经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测,包括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项目,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软件,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血气指标评测(PaO2、PaCO2、SaO2),数据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指标较参照组有更大幅度的增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FEV1(L) FEV1/FVC(%) PaO2(mmHg) PaCO2(mmHg) SaO2(%)观察组 40 干预前 1.02±0.21 54.22±0.21 74.11±0.21 45.08±0.86 70.08±1.51干预后 1.57±0.11 69.11±0.20 94.12±0.35 38.10±0.16 94.55±1.02参照组 40 干预前 1.03±0.12 54.10±0.18 74.10±0.97 44.56±0.29 70.12±1.25干预后 1.11±0.02 60.02±0.19 81.23±0.50 42.08±0.08 84.55±0.96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患者均接受生活质量评测,数据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参照组显著上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40 干预前 50.21±0.21 60.92±0.15 60.87±0.25 60.28±0.16干预后 91.32±0.52 95.24±0.18 90.87±1.05 90.53±0.18参照组 40 干预前 50.19±0.19 60.87±0.14 60.14±0.66 60.32±0.16干预后 67.14±1.09 70.24±0.19 71.24±1.24 72.31±0.66

3 讨论

慢阻肺主要因气流阻塞,导致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水肿,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病情发展为肺心病,甚至引起呼吸衰竭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

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相对危急,除了有效治疗,还需要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我院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血气指标评测(PaO2、PaCO2、SaO2),数据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指标较参照组有更大幅度的增减,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均接受生活质量评测,数据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参照组显著上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模式过于依赖医嘱,且护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未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对待问题。而优质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结合科学化医疗程序,从入院指导、心理疏导、气管插管干预、吸痰护理、体位指导等方面进行干预,改善了患者相关指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模式,相比常规护理模式更为有效,其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功能,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差异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