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烷基鲁米诺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2020-12-10 05:39冯志明冯振南
河南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丙基丁基烷基

冯志明,沈 娟,冯振南

(1.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2.海南医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02)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痕量金属离子的检测、生物分子识别和生物分析等领域[1-2]。由于鲁米诺容易被氧化,溶液稳定性较差,在实际使用时极不方便,使其在生物分析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3]。寻找稳定性较高、使用方便又保持良好的荧光性能的鲁米诺衍生物仍具有重要意义[4-5]。

本文以N-甲基-3-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经肼解合成鲁米诺。与经典的鲁米诺合成工艺相比,简化了纯化方法,提高了鲁米诺的收率[4,6]。在此基础上,通过碘代烷亲电反应合成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初步探讨单烷基N取代对鲁米诺紫外光谱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pHS-25酸度计;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立),Avance 500型核磁共振仪(Bruker )。所用试剂均为商业采购,AR级。

1.2 鲁米诺和N-烷基鲁米诺的合成路线

鲁米诺及其N烷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见图1。

1.2.1 鲁米诺的合成

将化合物3(5 g,0.028 mol)溶于50 mL乙醇中,室温下缓慢滴入水合肼(14 g,0.28 mol),回流反应,TLC监测反应过程。减压回收溶剂,甲醇重结晶。

1.2.2N-烷基鲁米诺的合成

将化合物3(0.028 mol)溶于30 mL DMF中,室温下加入碳酸钾(3.922 g,0.028 mol),缓慢升温至100 ℃反应1 h。冷至室温,滴入碘代烷(0.085 mol),70 ℃反应。TLC监测,冷至室温后乙酸乙酯萃取得粗品,粗产品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15∶1)制得中间体3a、3b、3c和3 d。

图1 鲁米诺及其N烷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将化合物3a、3b、3c和3d(6 mmol)溶于20 mL乙醇中,在室温下缓慢滴入水合肼(3 g,60 mmol),90 ℃反应。减压回收溶剂,粗产品乙醇重结晶得N-烷基鲁米诺。

2 结果与讨论

2.1 鲁米诺和N-烷基鲁米诺的合成及分析

鲁米诺,收率68%。1H NMR(DMSO-d6,500 MHz):δ=11.18(s,2H),7.45(t,J=8.0 Hz,1H),7.32(s,2H),6.94(d,J=7.5 Hz,1H),6.88(d,J=8.0 Hz,1H),13C NMR(DMSO-d6,125 MHz):δ=161.8、151.9、151.1、134.3、127.0、116.9、110.9、109.9。

N-乙基鲁米诺(乙基-L),收率62%。1H NMR(DMSO-d6,500 MHz):δ=11.10(s,2H),8.94(s,1H),7.56(t,J=8.0 Hz,1H),6.96(d,J=7.5 Hz,1H),4.40(d,J=8.0 Hz,1H),3.20~3.16(m,2H),1.22(t,J=7.0 Hz,3H);13C NMR(DMSO-d6,125 MHz):δ=162.1、151.9、150.4、135.0、127.1、111.5、111.2、109.1、37.1、14.6;IR(KBr,cm-1):3 338、3 183、2 984、1 582、1 500、1 318、1 173、854、672。

N-丙基鲁米诺(丙基-L),收率60%。1H NMR(DMSO-d6,500 MHz):δ=9.15(s,1H),7.52(t,J=8.0 Hz,1H),7.09(s,2H),7.00(d,J=7.5 Hz,1H),6.77(d,J=8.0 Hz,1H),3.11(t,J=6.5 Hz,2H),1.64~1.58(m,2H),0.96(t,J=7.5 Hz,3H);13C NMR (DMSO-d6,125 MHz):δ=161.9、153.6、150.5、134.5、128.3、111.6、111.0、109.5、44.2、22.1、12.0;IR (KBr,cm-1):3 366、3 193、2 984、1 592、1 500、1 309、1 173、1 109、863、682。

N-丁基鲁米诺(丁基-L),收率65%。1H NMR(DMSO-d6,500 MHz):δ=11.28(s,2H),9.03(s,1H),7.55(t,J=8.0 Hz,1H),6.96(d,J=8.0 Hz,1H),6.80(d,J=8.5 Hz,1H),3.14(d,J=5.5 Hz,2H),1.59~1.56(m,2H),1.41~1.36(m,2H),0.90(t,J=7.0 Hz,3H);13C NMR(DMSO-d6,125 MHz):δ=162.1、151.9、150.5、135.0、127.0、111.5、111.2、109.0、42.1、31.0、20.2、14.1;IR(KBr,cm-1):3 357、3 202、2 974、1 592、1 491、1 309、1 182、845、681。

N-壬基鲁米诺(壬基-L),收率65%。1H NMR(DMSO-d6,500 MHz):δ=11.27(d,J=22.5Hz,2H),9.03(s,1H),7.55(t,J=8.0 Hz,1H),6.94(d,J=7.5 Hz,1H),6.80(d,J=8.0 Hz,1H),3.16~3.12(m,2H),1.60~1.56(m,2H),1.36~1.22(m,12H),0.83(t,J=6.0 Hz,3H);13C NMR(DMSO-d6,125 MHz):δ=162.2、151.9、150.5、135.0、127.0、111.5、111.2、109.0、42.4、31.7、29.4、29.1、28.8、27.0、22.6、14.4;IR(KBr,cm-1):3 356、3 193、2 984、1 583、1 491、1 382、1 309、1 182、845、682。

2.2 单烷基N取代对鲁米诺光谱性质的影响

单烷基N取代对鲁米诺光谱性质的影响较大。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的光谱性质见表1。从表1可知,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在372 nm处都有较强的吸收。与鲁米诺比较,λex红移约13 nm。烷基的C—H的σ电子与共轭体系的π电子云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扩大了共轭范围,从而使π→π*跃迁能量降低,吸收红移。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的λem均有红移,可能是烷基的供电子效应所致。

表1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在DMSO-PBS缓冲液中,鲁米诺的荧光强度均弱于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可能是该体系的水含量较多且呈弱碱性,鲁米诺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鲁米诺一价负离子,分子内氢键被破坏,鲁米诺的荧光强度随pH值增加而减小。

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在DMSO-PBS缓冲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荧光性能,烷基碳原子数对λem影响较小,但对荧光强度影响较大。相对荧光强度:N-丙基鲁米诺>N-乙基鲁米诺>N-丁基鲁米诺>N-壬基鲁米诺>鲁米诺。

3 结论

以N-甲基-3-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N-烷基鲁米诺衍生物。该工艺原料易得,反应温和,副产物少,收率高。N-烷基鲁米诺的λex和λem发生红移,但烷基碳原子数对鲁米诺衍生物λex和λem影响较小,但对荧光强度影响较大,相对荧光强度:N-丙基鲁米诺>N-乙基鲁米诺>N-丁基鲁米诺>N-壬基鲁米诺>鲁米诺。单烷基N取代鲁米诺衍生物基本保持了母体优异的荧光特性。

猜你喜欢
丙基丁基烷基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2-丁基-1,2-辛二醇的合成研究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电化学催化研究
埃克森美孚公开芳烃烷基转移方法
氮掺杂碳纳米管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丁基黄药
2-丙基庚醇的发展前景
羟丙基化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若隐若现的丁基
烷基萘的合成及性能、应用概述
2—羟丙基—β—环糊精与二茂铁衍生物超分子胶束通过氧化还原响应控制药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