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现实主义写作的局限

2020-12-10 11:09刘卫东
安徽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梦境尝试书写

刘卫东

许多余的文学创作,至今已经有近二十年。这二十年,从世纪初“80后写作”走到媒体和文学界前台开始,80后作家的写作在题材选择与主题切入都与这个时代的生活变迁密切相关。许多余也尝试过多种题材,从早期的青春情感、乡村图景到城市变迁与心灵困境,这次许多余则是选择了留守儿童这个视角,可以看作他在创作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但就小说的艺术性而言,许多余的这次尝试明显是失败的。与他早年那些让人震惊的生猛的先锋小说(如《蚕食》《死亡游戏》等)相比,除了诗性唯美的语言尚有些亮点,这篇小说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开篇在他的笔下“我们像一些模糊的生灵,沿着田野的小径悄无声息地前行”,将读者带到故事中的感伤氛围中。但是,开篇之后,他似乎显得特别犹豫,还徘徊在以往诗歌书写的某种情绪中,没有准备好进入讲故事的状态。之后,他写得有些不知所云,类似“田埂偏执而吝啬……如穷人的命运一般狭窄”等句子,读起来有故作深沉的凝滞感。这也许是对这类题材切入还不够清楚,读起来特别突兀。我读过许多余的很多诗歌,这种情绪放在诗歌的表达中没有问题,但带着这种情绪写小说,总感觉欠妥,那种语言的陌生感,并不适合小说写作。

在我看来,这篇故事有五个重要的场景书写,即开篇写到的梦境、柴油机三轮车、父母的争执、节日景象和奔跑着去追赶早已出门进城做工的父母。在故事的线索方面,许多余的思考还算清晰,从乡村的远景展开,切换到近前,叙事和结构方面都很完整,读起来也毫不费力。同时,就细节处的语言来说,又带有许多诗性的描写。小说的开篇所写到的梦境,意义较为隐晦,它好像是在暗处不断闪动的光,激起我们的思考,但却不肯完全现身。故事开篇对梦境的模糊,拖拉机的想象、乡村节日的书写,以及故事末尾处“我”奔跑在三岔路口,往青山方向追去,这些场景都让人置身于一种模糊而感伤的空间。不过,这样的写作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开篇的描写,过多地夹杂了诗人敏感的情绪,过早地将故事的基调展露出来,这些出现的情绪与开篇关于梦境的书写,其后乡村世界热闹的节日景象也有些不太协调。

另外,许多余对留守儿童的书写,既有他熟悉的一面,也有陌生的一面。熟悉是因为切身的体验和观察。陌生则是因为80后的童年成长时期,与新世纪以来这些90后乃至200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有所不同。90年代的乡村世界尚未有像今天这样高度的现代化,传统的亲情伦理与农业世界仍旧能够为儿童提供基本的庇护。从这个角度来说,90后之后的这一批留守儿童,他们的内心更为孤独,世界的变化更为迅捷。显然,许多余对此并没有完全掌握。

许多余对乡村世界的书写还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笔下的乡村(包括节日)仍旧带有强烈的田园色彩,只是过去的或想象的村庄。然而,在许多余对乡村世界这些熟悉的场景书写的同时,现实中我们已经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村庄形象了。乡村既不是田园世界,也没有完整的轮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空间。而许多余则希望在创作中能够实现无缝切换,从节日的喧闹与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的孤独感之间,呈现出更强的情感冲击。但是,如此的写作凸显出来的现实,已不是真正的现实,甚至可以说不具有现实意义。

在题材的筛选方面,许多余一直在做多种尝试,从乡村书写再到留守儿童视角的这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力图从大时代的场景中发掘个体苦痛的想法。如果从这些年许多余创作的前后经歷来看,也许可以对这篇小说中存在的问题有更为完整的理解。如果说梦境的书写是许多余诗歌创作情绪的延伸,那么对乡村世界节日的描绘则可以看作是他早先熟悉的乡土书写资源的再利用。而最后将主题锁定在留守儿童的孤独与怅惘,则是他尝试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主义书写。可这种对熟悉材料和情绪的再利用,是不是另一种模仿——对自己的复制?

这样的写作,难点在于,对乡村景观和节日的书写或多或少地带着一种越来越淡漠的田园情怀,或者偏执的乌托邦想象。但这两种想象似乎都无法解决“模糊的生灵”内心中的孤独和痛苦。对于留守者来说,他们突然从熟悉的节日和生活中被抛出来,成为孤独的存在。除了热闹的景象,那个整体的田园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它在逐步退出留守者的视界,变成迷蒙的风景。就是在这里,许多余的写作才开始变得更为柔软,带着特有的温度,“在见不到他们的那些度日如年的漫长岁月里,我根本无法控制那种爱恨交织的情绪,它总会偷偷地尾随上我,顺着我每天走过的小径蔓延……”透过文字,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留守的孩子在奔跑中的那种倔强与孤独。在这个时代,他们的声音似乎很小,没有具体的形象,它似乎是分散在时代角落里,在每个山坳、村庄的深处,他们的声音也很细微。许多余写作的初衷是概括他们的共性,可一不小心却描述了他们的个性。这反映出他近年的写作极不稳定,以致常处于这种摇摆不定的模糊状态。

总体上,许多余的这篇作品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似乎都在尝试找到那个情绪上的“燃点”,希望能够呈现留守者的内在孤独,以诗性的语言使得那些倔强的念想裸露出来。这有点像是伯格曼的电影《呼喊与细语》,隐藏的情绪和痛苦,在一点一滴地不断析出,直到足够我们看到它的轮廓,感受到它的尖锐与深入骨髓。但是,许多余的转型就显得平庸了,他急切地欲进入当代社会的现场,却丢弃了他的锋利,变得柔然而缓慢。他那看上去诗意的文字,在应对现实主义之时,显得尤为乏力。

责任编辑 陈少侠

猜你喜欢
梦境尝试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梦境
尝试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