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人不宜做艾灸

2020-12-11 09:01李泽雅
家庭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杂病论宁宁咽痛

⊙李泽雅

失眠、烦躁、经常感冒、咽痛咽干、长痘、长痔疮、月经量减少……艾灸后你是否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南阳医专三附院中医门诊仲景苑的李宁宁告诉记者,关于艾灸的禁忌证,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论述。

有表证者不宜艾灸

《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意思是患者若是得了太阳病,应该用一些向外或向上的方法鼓动邪气排出。用艾灸只会让患者无法顺利排汗,表邪无法排出,整个人就变得烦躁,并出现上火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咽干、便血等等。

常见的表证就是感冒、咳嗽。此外,内科杂病患者很多都夹有表证,如糖尿病、心脏病、肾病、颈椎病、皮肤病等等,都可能有表证掺杂,这些人做艾灸需谨慎。

实热之人不宜艾灸

《伤寒杂病论》中还说道:“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意思是说体质实热之人不宜艾灸,这种人平时表现为容易上火、怕热不怕冷、声高有力、容易出汗、口唇舌质偏红、口腔溃烂、大便干结等等。这种体质再做这种温热补虚的艾灸,相当于火上浇油,易出现痤疮、咽痛、便秘、失眠、烦躁等“因火而动”的症状。

阴虚火旺之人不宜艾灸

《伤寒杂病论》还有一句:“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书里也多次提到“数为热”。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微数则表示此人气血虚,为虚热体质。若用艾灸只会导致“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李宁宁告诉记者,她曾遇到一位女性患者,因为怕冷、痛经便自己在家做艾灸,结果出现月经出血量增大,且血流不止,后来服用了胶艾汤才止住。她怕冷、痛经是因阴虚血亏导致的,艾灸后出现血热妄行,所以出血不止。

最后,李宁宁强调,艾灸有很多禁忌,不是人人适合。因此,无论什么样的保健方法,都应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猜你喜欢
杂病论宁宁咽痛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书法家 韩宁宁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