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生猪市场如何收官?

2020-12-11 09:20徐洪志布瑞克农业数据
北方牧业 2020年21期
关键词:猪价存栏进口量

□徐洪志(布瑞克农业数据)

2020 年生猪市场必将作为行情最好的一年载入历史, 当前已经进入最后一个季度, 如何收官引人关注。 在预测第四季度的市场走势之前, 我们先对前三个季度的生猪市场做一简要回顾。

进入拐点的猪价

2020 年前三季度的生猪价格创下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但在第三季度即将结束的时候, 下行趋势已经基本确定。 前9 个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35 元/千克,与去年同期均价相比,大涨106.8%。 短短9 个月中, 生猪价格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波动, 呈现出上涨迅猛但难以持久、 下跌相对平缓但持续较长的局面。2020 年伊始,由于节日效应迭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削弱供给, 猪价从年初的33. 5 元/千克涨至2 月中旬的38 元/千克;随着疫情被迅速遏制,猪价应声回落,至5 月下旬跌至27.5 元/千克,跌幅高达30%。 进入下半年后, 猪价重回上行通道,7 月中旬再次涨至38 元/千克高位,之后再次缓慢回落, 至9 月底又跌至33元/千克左右, 同比涨幅从年初的200%以上收窄到不足20%,不仅将年内的涨幅全部吐出, 而且最终确认了本轮猪周期的拐点。

另一方面, 仔猪价格的波动程度则相对较小, 自年初以来呈现先是稳步上涨,后是高位盘整的态势。按全国平均水平,20 千克仔猪价格从年初的75 元/千克上涨至5 月中下旬的100 元/千克左右,并在此后的4 个月内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15 千克仔猪价格走势类似, 从年初的87 元/千克上涨至5 月中旬的120 元/千克以上, 至9 月底仍维持在120 元/千克左右。 在各地抢购仔猪和母猪的热潮中,2000 元以上的成交价成为主流, 同比涨幅基本维持在100%以上。

价格的剧烈波动引发了行业利润的大震荡, 且由于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的分化, 繁育环节和养殖环节的利润空间也出现显著差异。 二元母猪的年预期繁育利润长期保持在20000 元/头以上,三元母猪虽有PSY 表现较差、仔猪存活率低、繁育周期短等不利因素, 但这一指标通常也不低于12000 元/头,均为历史超高位。 由于上述仔猪价格长期高位运行, 而仔猪养殖成本相对变化不大, 仔猪繁育利润区间高达1000~1500 元/头, 即便是三元母猪所产仔猪,其利润空间也不低于500元/头。

相比之下, 生猪育肥利润则大起大落, 尤其以外购仔猪育肥模式为甚。 5 月底和9 月底,外购育肥利润先后两次降至1000 元/头左右,相比年初2000 元/头以上的高水平收窄了至少一半, 已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尽管如此,当前的养殖盈利仍属于历史上最丰厚的时期之一,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养殖主体继续进入和扩产。

持续恢复的生猪产能和出栏

前三季度猪价自历史高位震荡下行的背景, 是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 根据布瑞克农业数据库的估算,截至9 月底,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接近2900 万头, 已经连续12 个月环比增加,同比增幅超过40%;生猪存栏则接近2.6 亿头,连续9 个月环比增加,同比增幅超过30%。 10 月10日, 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上透露,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均恢复到正常年份80%以上的水平; 不过这一消息没有指明所谓正常年份具体指的是哪一个时间节点。 但如果与非瘟疫情暴发前的2018 年9 月相比, 那么两年后的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已经分别恢复到87%和78%,这与官方的估算是基本吻合的。

生猪存栏状况的迅速好转也可以从饲料生产数据中得到验证。 据饲料工业协会发布,9 月猪饲料产量861 万吨,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53.7%。 9 个月以来,猪饲料月产量除了1 月和5 月以外都呈环比增长; 且自6 月份以来已经连续4 个月同比增长。 细分品种方面,母猪料一枝独秀,1~9 月累计产量1138 万吨,同比增长41.3%,而仔猪料和育肥猪料累计产量分别为1855 万吨和2531 万吨, 同比增幅分别为-5.5%和-6.4%。

出栏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生猪出栏量约为2.5 亿头,同比下降19.9%, 相比一季度出栏同比下降25.4%的幅度已有明显收窄。 我们预计三季度生猪出栏的降速继续回落, 前三季度累计出栏有望超过3.5 亿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15%左右。 从定点屠宰量数据来看,1~8 月累计屠宰9854 万头,同比下降31%; 预计9 月份定点屠宰量约1100 万头, 同比降幅收窄至10%左右;1~9 月累计屠宰1.09 亿头,同比下降29.4%,自年初以来,累计同比降幅也在稳步收窄。

连创新高的猪肉进口

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干扰,但2020 年以来肉品进口一直保持强势增长的趋势, 必将成为历史上猪肉进口最旺盛的一年。 1~9 月中国肉类进口总量超过700 万吨, 同比增幅超过70%。 其中,猪肉及副产品的进口总量约430 万吨, 同比增长接近100%;猪肉进口量为328.6 万吨,同比增幅为132.2%, 相当于进口了4500 万头活体猪。 这一数据已经远超2019 全年进口量。 猪肉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超过12%, 为历史最高, 外部市场对国内猪价的影响权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进入三季度以后, 中国方面查获多批次的进口畜禽水产品中新冠肺炎病毒呈阳性, 中国对于 “舶来品”的监管力度十分严格,目前已有多国自主暂停向中国出口畜禽冻品, 或中国海关暂停受理部分疫情国家的产品输华。 此外,德国方面的非瘟疫情也影响了其猪肉产品输华,其市场份额可能将被西班牙、美国等国家所分割。 外部供给受限,造成8 月份肉类进口特别是猪肉进口下降 (8 月份猪肉进口量为34.3 万吨, 同比增长111.1%, 环比下降18.9%,这也是3 月以来猪肉进口量的最低点)。 但9 月份猪肉进口再次回升,达到38 万吨,说明双疫情对进口的负面影响可能有限。

分国别看,1~8 月的猪肉进口主要来自西班牙、美国、德国、巴西、加拿大, 所占比重分别为18.6%、18.5%、13.5%、10.2%和9.1%。 五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0%, 这与上年进口结构基本相同, 可见中国猪肉进口多元化的努力还任重道远。

疲乏难振的消费形势

一方面是国内产能稳步恢复和进口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猪肉消费持续疲软。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各项经济活动形成重创, 与猪肉消费直接相关的餐饮业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1~8 月份累计收入2.5 万亿元,同比下降26.6%,远高于社会零售总额的下降速度。 虽然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餐饮收入同比降幅在逐月收窄, 但8 月份仍同比下降7.0%。

从批发市场的猪肉交易量考察,也可以验证消费的疲软状况。 截至9 月底, 上海批发市场猪肉成交量为15.3 万吨,同比下降31%。 不过进入9 月份后, 单周交易量从3000 吨稳步回升到4000 吨,同比降幅则迅速收窄到10%~15%左右。 这与餐饮收入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

第四季度展望: 生猪市场震荡下行

我们认为第四季度的生猪市场将延续8 月份以来的疲软走势,其中外三元猪价将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年内低点有望跌至25 元/千克。从前三个季度的市场回顾中不难看出,导致猪价拐点确立的基本因素:产能恢复、出栏回升、进口增长等在后期都将延续甚至得到强化。 预计2020 年最后三个月里, 生猪出栏量有望接近1.2 亿头,环比上季度增加20%以上;猪肉进口量不低于100 万吨,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或略减。 到年底生猪存栏有望超过2.8 亿头,能繁母猪存栏有望超过3100 万头,与正常年份水平更加接近。 因此第四季度将成为本轮猪周期下行阶段的一部分。 就9 月末10 月初的市场情况来看,随着生猪交易价格下滑,交易重量上升,被动压栏现象普遍。 特别是集团性养殖场生猪出栏重量仍然高于社会养殖场生猪交易重量,说明前者滞销情况更为严重, 后期价格的深度调整不可避免。

在供应增长和价格下行大趋势都已经确定的前提下, 仍有以下变数值得关注, 它们将决定后期猪价震荡的程度。

消费回暖的速度: 天气转冷迭加元旦、春节备货,使得第四季度成为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 正常年份下消费量均比第三季度增加30%左右, 这一速度还是要明显高于出栏增速。 如果消费回暖超出预期,将造成阶段性供需缺口,短期提振猪价。

养殖成本升高:下半年以来,玉米和豆粕原料价格分别上涨10%和15%,由于国内减产和消费恢复等原因, 预计后期饲料原料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养殖成本将升至新高。 当前自繁自养模式下生猪养殖成本线在15~16 元/千克左右, 外购育肥模式下则已经升至23~25 元/千克, 预计年底养殖成本还有1~2 元/千克的涨幅。 如果利润严重缩水甚至出现亏损, 外购育肥养殖户可能出现大面积压价抛售,加剧市场波动。

储备冻猪肉投放:截至9 月底,本年度中央储备冻猪肉已经投放34批,累计投放量达60 万吨;同期各地方储备冻肉的投放量也不低于20万吨。 储备冻猪肉的持续投放,成为平抑市场价格重要工具。 近期农业农村部已表示,将加大储备力度,适时投放, 确保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不涨价。 但参考2019 年经验,为确保两节期间有足够冻肉储备而加大收储力度,结果却造成10 月份市场供应暂时偏紧,价格反常上涨。 今年有多大可能重蹈覆辙,尚待观察。

猜你喜欢
猪价存栏进口量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海关总署:镍、钴、锂产品进口量同比均有所增长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1-2月份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3.3%
1月份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2.5%
消费低迷供需博弈 全国猪价大致稳定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价见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