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LD 选择对3D-pCASL 技术定量中老年人脑血流量的影响

2020-12-11 10:02胡方云孙振虎通讯作者周建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示踪剂脑组织血流

胡方云, 孙振虎(通讯作者), 周建国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4)

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pCASL)是利用血液中自由运动的水分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进行脑灌注成像的MR 技术,其信号采集主要取决于脑血流量(CBF)以及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本研究分析不同PLD 对中老年患者脑灌注结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2020 年2 月于脑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6 ~89 岁。入组标准:①年龄45 ~90 岁;②无MR 检查禁忌症。排除标准:①急性脑梗死或出血;②脑肿瘤及血管畸形。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

美国GE Discovery 750 3.0T MR 机,序列:T1WI、T2WI、T2FLAIR、DWI、3D-TOF MRA、3D-pC ASL(PLD:1525ms、2525ms)。

1.3 数据后处理及分析

3D-pC ASL 原始数据采用Functool 软件处理,测量前循环CBF 值。利用MRA 将脑动脉硬化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1]。比较中年人(45 ~59 岁)、老年人(60 ~90 岁)CBF 值差异;中重度动脉硬化为观察组,正常和轻度动脉硬化为对照组,比较CBF 值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22.0 软件包,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年组CBF 值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CBF 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观察组PLD 2525ms 高于1525ms 的CBF 值,见图1;对照组两种PLD CBF 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阶段CBF 值比较

表2 不同程度脑动脉硬化CBF 值比较

3 讨论

3D-pCASL 能够敏感检测脑组织血流灌注异常,尤其在脑血管病的灌注评估方面应用广泛。受检者颈部进行动脉血流的脉冲标记后,于标记前后分别采集扫描层面的脉冲信号,将标记后信号与未标记信号相剪影,并生成CBF 伪彩图,可直接显示脑组织某一时刻的血流分布,勾画ROI后测量CBF 值评估脑血流,可敏感反映脑组织异常灌注区的部位及其范围[2]。

PLD 的选择对于CBF 的客观反映尤为重要,其为受检人员颈部施加标记脉冲后到扫描层面标记信号采集的这段时间[3],较理想的PLD 应略长于标记信号到脑组织毛细血管的时间。此时被标记的血细胞在信号采集前已到达脑实质,CBF 的监测可不因标记信号的不完全到达而产生偏倚。由于人体血流动力学的个体化差异,单个PLD 不能准确评估CBF[4-5],PLD 的不同选择会导致CBF 的定量偏差。本研究发现:中年组患者两种PLD 所测CBF 值无统计学差异,但老年组患者两种PLD 所测CBF 值存在差异。同时脑组织不同解剖部位的血液流速亦不相同,正常成人脑灰质的ATT 为1500ms 左右,脑白质ATT 通常高于2000ms[6]。中重度动脉硬化患者行ASL 检查时,PLD 为2525ms 所测CBF 值高于1525ms,而无动脉硬化和轻度动脉硬化患者两种PLD所测CBF 值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脑动脉硬化患者行ASL 检查时,应考虑血流速度的减缓现象,采用较长PLD。由于较短PLD 进行信号采集时,内源性示踪剂尚未全部到达信号采集层面,可过估缺血区域范围[7-8]。延长PLD 可检测血流速度较为缓慢的侧支代偿信息,对应区域的低灌注表现可减轻或消失[9-10]。

综上所述:为提高脑灌注状态评估的准确性,3D-pCASL 应依据受检者的年龄、血管基础病及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PLD。

猜你喜欢
示踪剂脑组织血流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微量物质示踪剂监测技术在J井区的应用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技术在多层管柱配注井中的应用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缝洞型油藏井间示踪剂分类等效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彩9井区注水试验区微量物质示踪剂监测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