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途径探析

2020-12-11 09:13徐铭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职业教育途径

徐铭辰

摘要:从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途径,按照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关调整,探索职业院校在构建与南阳地区经济相适应、与南阳高质量发展相衔接的途径,从而不断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的支撑能力和有效服务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途径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正视职业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与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劳动者个体在面对个人职业发展中能够得到及时指导的需求,可以帮助职业教育真正的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n-。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以南阳市为例,探讨增强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途径。

一、发展背景

南阳坐落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在河南省属于标准的农业和人口大市。当前,基于南阳发展重要时期的历史定位、目标追求和实践特色的要求,南阳市委提出“两轮两翼”战略、“九大专项”、“四根主梁”、“八大支柱”等发展战略和规划,南阳充分借助当地职业教育院校培养输出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南阳当地的经济发展。南阳作为一个地级市,目前共有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10余所职业教育类院校,其中,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南阳当地唯一一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是全国首批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并于2019年进入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入选院校,该校在河南省职业教育类院校中综合实力突出,在助推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该校从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积极探讨现代职业教育在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积极思考如何把现代职业教育与南阳高质量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努力探索构建与南阳地区经济相适应、与南阳高质量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教育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的支撑能力和有效服务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办学理念落后,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人才的摇篮,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特性,还具有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目前仍有一些职业院校办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很好地转变职业教育的服务理念。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兼备创新性的人才,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观念,首先要改变职业院校的发展理念,树立服务意识。高职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

(二)经费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需改善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发展规模不大,综合条件相对较弱,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低于普通高校,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如科技信息化程度和教学技术的应用仍然落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经费,实践训练条件相对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不合理,缺乏实践性

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上学科型教师的比重较大,而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严重不足,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校区都在不断增加,所以就需要大量的教师加入职教行列。一部分教师来自中等职业学校,另一部分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的师资队伍,满足不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高需求。

(四)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缺乏适应性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不符,比如,专业设置重复、混乱,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甚至仅仅采用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目录,与市场的需求相去甚远,造成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五)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关系不紧密,校企合作不深入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相对明确,即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企业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主题,也是职教的受益者,而目前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更是忽视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人才培养目标未能结合企业所需,从而影响到学校的人才输出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助推路径探析

(一)明确职业教育价值定位和办学定位

现代职业教育只有先明确价值定位和办学定位,了解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才能更好地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新的理解与认知,确定了该校进行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和办学定位。在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时以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目的进行选择,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OBE(成果导向)等先进教育理念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南阳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不断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之处,不断完善自身,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优化专业结构,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

只有能够契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南阳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作为专业设置的方向,在對市场及岗位需求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例如,面对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起和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市场份额迅速扩占的形势,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和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从而与南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济发展计划实现对接。结合职业教育提倡的专业群建设理念,组成专业群建设协作组,实现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从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除了专业建设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外,还要充分发挥办学形式多样的优势。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开始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扩大招生对象。第二次扩招从有意愿接受高职教育且满足入学条件的社会人员中招收,灵活设置專业课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节奏分阶段完成学业。这种培养模式能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从而大力推动南阳高质量发展、拓宽高素质就业人才的输入比例,职业教育也能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化平民教育。

(三)加强校企合作,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由学校、企业和社会来共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模式也成了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支撑途径。在这种趋势下,南阳积极打造职教园区,通过在企业与职业院校内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实习就业基地等方式,力图发挥南阳高职教育园区与地方及地方外企业的校企合作的互动作用,打通职业教育推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经络。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一直致力于推进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目前,该校为富士康、宇通公司等大企业输送了大量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例如,整个南阳地区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店的营销及维修工作人员有40%左右都是来自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招聘机制

职业院校把拥有高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提升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该校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理论能力培训,通过在校内推行“以老带新”模式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要求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来帮助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要求应聘教师至少有三年以上的企业经历。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限的情况,该校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招聘机制,面向社会和企业聘请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以扩大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比例。

(五)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意识,开展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把职业院校打造成职业人才培训中心,才是真正地为社会做贡献,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作为指导理念,用实际行动提高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大力开展多种技能培训。例如,2019年该校为南阳市多家企业近100名参加数控车工、维修电工、数控铣工、汽车维修工、计算机网络安全员等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了赛前培训。2019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落实校地战略合作,为来自唐河县乡镇18个行政村共计91名乡镇干部、村委干部和移民干部开展为期五天的素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对全市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的农村贫困群众展开技术技能培训,极大鼓励了当地农村贫困群众的就业积极性,发挥了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优势,利用技术脱贫推动南阳高质量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要主动思考如何推动地方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能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的有效途径,使职业教育也在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中进入良性循环从而得到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阳当地的职业教育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引下能够找到新途径为南阳地区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职业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