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讨

2020-12-12 01:29刘雪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小板住院病情

刘雪芹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及持续性出血等,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对该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本文以2017年3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 例ITP 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该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8 例ITP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5 例(占53.6%),女性13 例(占46.4%);其年龄介于21 ~5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5.7)岁;其病程介于3 ~10 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5.8±1.4)个月。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血液检验学》中关于ITP 的诊断标准[2]。2)其病情经实验室检查被确诊。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对治护的依从性良好。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血小板减少症。2)合并有心、肝、肾功能异常。

1.2 护理方法

在这28 例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纵轴,以为其制定的护理方案为横轴,结合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的护理方法为:1)在患者入院的当天,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师的资质等信息,尽量减少其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重点向其介绍ITP 的病因、治疗方法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并告知其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优点,以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性。2)在患者入院的第2 天,严密监测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各项辅助检查。遵医嘱使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对患者进行治疗,密切观察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告知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不与他人接触,必要时可佩戴口罩。指导患者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并保持口腔和鼻腔的卫生。指导患者多吃具有养血止血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扁豆、萝卜、花生及茄子等),并遵医嘱为其使用镇咳、通便的药物。3)在患者入院后的第3 ~10 天,根据其病情对其进行复查,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其病情。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或成分输血时,认真核对其信息,控制好输注的速度。将血小板的输注时间控制在20 min 内,将新鲜血浆的输注时间控制在6 h 内。患者若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利用播放音乐、视频及交谈等方式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4)在患者出院的当天,再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生活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皮肤上的斑点有无增多、有无出现排尿或排便异常的现象、有无发生颅内出血的征象,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应让其及时回医院就诊。向患者明确复诊的时间和用药的方法,保存其联系方式,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5)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的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已完成的护理项目后签字确认,并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其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观察这28 例患者住院的时间、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该调查表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对健康知识掌握得越好。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专业技能及病房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总分为100 分。患者的评分>80 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满意;患者的评分为60 ~80 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患者的评分<60 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 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这28 例患者住院的时间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

这28 例患者住院的时间在4 ~10 d 之间,平均的住院时间为(6.2±1.7)d。这28 例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的平均评分为(8.2±0.3)分。

2.2 这28 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在这28 例患者中,有15 例(占53.6%)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有12 例(占42.8%)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基本满意,有1 例(占3.6%)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不满意,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6.4%(27/28)。

3 讨论

ITP 是免疫科的常见病,其发病部位集中在上肢和下肢的远端,其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上有出血点。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原因。但有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存在疱疹病毒及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在该病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发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ITP 患者进行护理,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用该护理模式对ITP 患者进行护理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1)可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减少其治疗的费用,减轻其经济负担,并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2)可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4]。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ITP 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确切,接受护理后其康复的速度较快,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较高。

猜你喜欢
血小板住院病情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