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岩茶场茶旅融合的实践与初步体会

2020-12-13 13:57朱昌才周继法谢继金
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茶场茶文化园区

朱昌才 周继法 谢继金

(1.临海市羊岩茶场,临海 317034; 2.临海市农业农村局,临海 317000; 3.台州市农技推广中心,椒江 318000)

1 羊岩茶场茶旅融合的缘起与现状

临海市羊岩茶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浙江省临海市,距古城城区30公里的河头镇羊岩山。羊岩山主峰海拔786米,古以“山顶石壁有石影如羊”得名,今因产销“江南第一勾青茶”闻名。

1972年创建的茶场为河头镇镇村联办的集体股份制企业,历经数十载坚持不懈心无旁骛的辛勤耕耘,茶场以“羊岩勾青”名茶为支柱的“羊岩山”牌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跻身全国百强行列,中国驰名商标“羊岩山及图”收入囊中,荣获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茶叶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为浙江省知名农业品牌、名牌产品、名牌农产品,历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浙江省农(绿)博会金奖等[1]。羊岩茶厂为名闻遐迩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浙江省模范集体、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业“五园创建”示范基地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久蕴含在传统茶产业内核的茶文化潜能逐渐展露和被发掘出来服务于社会。在茶叶产业连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不安于现状,且充分利用羊岩山优越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资源优势,奋发有为,秉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科学求精,开拓进取”的羊岩精神,积极地为新世纪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并驱使茶产业链向着茶文化和茶旅游延伸。2009年,茶场开拓新业态,发展茶旅产业与临海市旅投公司合作成立了羊岩山茶文化园,并健康运行着。自此,羊岩茶场的茶叶产业、茶旅产业比翼飞翔。2011年,浙江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批准羊岩山茶文化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2年,览茶字动意,望石壶生情的临海市羊岩山茶文化园,获得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旅游局的20个最受欢迎的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之一的殊荣;2014年,羊岩山茶园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再接再厉,2019年羊岩山的茶叶和旅游产业取得了好成绩,总产值1.46亿元,其中生产羊岩山牌茶叶400多吨,产值1.11 亿元占比76%,销售额1.058亿元;羊岩山茶文化园客流量达60万人(次),以会务 、餐饮、娱乐、住宿、购茶等相关业务收入3500万元,占比为24%。并随着今年十一黄金周的到来,及疫情后人们迸发出来的休闲旅游热情,茶叶及茶旅营收将又会有新的提升。

茶旅产业是新世纪的新生事物,也是回应新时代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诉求。羊岩山在大自然赐予的石羊、石蛇、龙母宫等自然景观以及原有山庄、凉亭、山顶娱乐广场和祥峰塔的基础上,至目前,合作双方共投入资金1.1亿元的茶文化园,以万亩茶园为平台,茫茫苍穹和周边葱郁山野为背景,建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园及茶旅游的相关设施。新建了茶乐园、茶文化博物馆;这里有世间罕见的硕大石茶壶(壶高8 m、腹径9 m,基座上有序镌刻五体阴文及小壶,大小呼应,相映成趣),最大的“茶”字,有可容纳130辆车的停车场,还有占地50亩的四星级宾馆及相应配套设施等。众星捧月,创建一个以茶产业为根本,茶园为载体,集茶叶产加销、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实践体验和文化展示等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型茶叶企业形态,具有时代特色、羊岩特征的茶文化园区。在和煦阳光的沐浴下,景园映衬,相得益彰,好一派旖旎风光,美丽田园。近几年,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在园区总体规划的引导下,双方又投资1000万元,陆续建设了茶园中的大风车景点、1.5万立方米羊岩山天池、彩虹滑翔道、呐喊喷泉,及茶园防冻防霜风扇、喷滴灌、太阳能捕虫灯、单轨运输设施等 。至此,园区内完备了十大功能区块,即田园观光区、茶叶加工区、游客互动区、茶叶品尝区、住宿区、购物区、垂钓区、羊岩山茶文化馆、环山5公里的羊岩茶叶大道和20多个景点游览区等[2-4]。栽桐引凤。园区常年游客络绎不绝,尤其到了春秋时节更是人头攒动,可谓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茶旅游热如日中天。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羊岩茶旅产业的有机融合,有力地促进了茶场茶叶的三大效益,茶场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且后发势头强劲。

2 茶旅产业运行、融合进程中的初步体会

2.1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本源茶产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日常工作中,茶场在操作茶产业与茶文化园的关系上,始终把握住主要精力、物力、财力放在茶产业的进一步巩固、提高、优化上。认真贯彻落实ISO9001—ISO22000二个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着力坚持以增施有机肥料为重点的茶园培育管理,确保鲜叶自然品质,茶园每年亩施饼肥300公斤 ;坚持建设以堵住茶园源头农药残留污染为突破口的茶叶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产品绿色安全;坚持创新开发和创新技术应用;坚持市场导向不停顿地调整茶类及级别结构,确保供给侧需求兴旺流畅,不断固化扩大“羊岩山”牌茶叶的市场占有率。这些年,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驱使我们的茶产业继续壮大优化,良性发展,茶叶产量、产值以稳为主、稳中有升,继续保持着良性发展态势。

2.2 坚持因地制宜资源禀赋优势,规划指导,突出特色,永续利用,造福后代

针对当前类似第三产业将迅猛发展的现状,园区建设切忌东施效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彰显羊岩特色,使羊岩山茶旅产业如旭日东升,经久不衰。茶场所处的羊岩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被省气象局认定为避暑气候胜地,可以嬗变为金山银山的绿水青山,令人心旷神怡,拥有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石羊、石蛇、龙母宫等天然景观,亦有山庄、凉亭、山顶娱乐广场及祥峰塔作铺垫,尤其有经营多年的茶产业强力支撑及与当地旅游部门的精诚合作,打造的茶文化园区周边村庄较密集,又邻近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园区规划的相关功能齐全,天时地利人和,园区建设顺遂,运行健康,后势可期。茶文化园区充分体现了茶叶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等四大特色,日益成为众多百姓心目中的休闲旅游好去处,如为浙江省、台州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各种会务的幽静场所;文教和某些体育运动场所的理想选择,成为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艺师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台州学院艺术学院创作基地;是六茶共舞(喝茶、饮(料)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的不二选择。近几年,园区接纳的客人节节攀升,相关产值显著增长,今年虽然遭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但至九月,园区游人仍有30万人(次),相关收入1500 万元,预计下月开始将有较大的增长。

2.3 将茶文化园建设与特色小镇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省包括茶叶在内的七大产业,建设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要按照“一优两高”、生态、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将茶叶产业从以生产功能为主逐步向多种功能相融合转变,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推行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羊岩茶场所在地河头镇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茶叶之乡”,羊岩茶场的茶旅融合及园区建设可谓是特色小镇中的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笔,也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在羊岩茶场这一亮丽标杆的启示下,2017年,知名乡贤深圳华强集团执行局主席梁光伟先生为支持故乡经济发展,回馈社会,返乡投资,决然与羊岩茶厂合作并成立了“台州昆毅茶业有限公司”,将共同实施“清雅茶乡”昆毅茶文化产业园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会助推全镇乃至全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风貌改观,从而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4 预期未来茶旅产业将会伴随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愿景一路前行

以人为本。随着中国经济体继续向好发展,做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工作愈加迫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百姓在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过上幸福生活。同时,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2020年进入加速和重度老龄化阶段。建立健康养生新模式,努力实现幸福老龄化,任重道远,尽量使健康老人休闲养生,旅居养生有个好去处,茶文化园区亦是具备了这些条件,互相间可以亲密接轨,相向而行。

猜你喜欢
茶场茶文化园区
北宋茶场探析
新伟茶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伊马茶场
黎平家庭茶场首个“头像+姓名”商标注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