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重症低钾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14 14:18卢超群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低钾血症离子重症

卢超群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低钾血症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钾离子摄入、吸收异常,导致血清中的钾浓度小于3.5 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血清中的钾浓度小于2.5 mmol/L 时,临床上称为重症低钾血症。由于钾离子是细胞内十分重要的阳离子,在保持神经组织兴奋及心肌正常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机体重度缺钾时,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全身肌无力、室性心动过速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1]。本次研究针对我院62例重症低钾血症患者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采用急救护理干预联合静脉补钾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相关资料

此次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19年01月~2020年01月,研究样本数量共计62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区间20岁~71岁,年龄均值为(49.8±11.2)岁。低钾血症患者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几种:泌尿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循环系统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24例,其他疾病诱发5例。6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符合重症低钾血症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同时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静脉补钾:患者入院治疗后,要及时补钾,一般使用30 mL的10%氯化钠与30 mL的生理盐水经静脉补钾;保护血管:由于静脉快速补钾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刺激,可能诱发静脉炎,出现疼痛感,所以一般选取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方式补钾,针对拒绝穿刺的患者一般开通两条上肢静脉同时输液,减少刺激,此外,还可以在将热水袋放置在输液部位,减少血管痉挛[2];机器通气护理:护理人员要详细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通气目的,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患者自行拔出气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匮乏,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尤其麻痹、肌无力的患者,悲观情绪更为严重,所以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急救护理配合静脉补钾后,患者血钾浓度、肌力恢复情况及焦虑情绪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进行检验,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 果

入院治疗前,6 2例患者汉密尔顿焦虑流量表(HAMA)评分为(25.98±12.56)分,急救护理干预及静脉补钾24h后HAMA评分为(8.88±3.01)分,t值为10.4250。治疗前血钾浓度为(2.56±0.46),治疗后为(3.69±0.69),t值为10.7294。治疗前肌力≤1级有25例,2-3级有22例,≥4级有15例,治疗后肌力≤1级有9例,2-3级有11例,≥4级有42例,x2值分别为10.3739、4.9663、23.6701。比较两组数据有意义(P<0.05)。

3 讨 论

低钾血症是指机体内钾离子缺少,导致血清中钾浓度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发病机制包括钾离子排出过多、钾离子摄入不足或细胞内外分布不均等。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决于钾离子缺失程度及血清里电解质成分变化,若患者发生急性低钾血症,可能导致心脏在短时间内骤停[3]。低钾血症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四肢无力,神经、肌肉系统软瘫,尤其下肢症状更为明显,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血管功能障碍,导致胸闷、气短、呼吸麻痹等症状。本次研究表明,在重症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急救护理干预,同时静脉补钾,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消除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痊愈。

综上所述,在重症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急救护理干预及快速静脉补血24 h后,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基本恢复正常,紧张、焦虑等情绪消除,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表明急救护理干预及静脉补钾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低钾血症离子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
青光眼治疗中以便秘为首发低钾血症的研究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