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2020-12-14 15:19严吉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溶媒不合理西药

严吉清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人民医院,青海 果洛 814199)

当前临床中,西药运用较为广泛,是目前临床中治疗疾病的主导药物,合理的运用西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1],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难免存在,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一直是临床重要研究课题[2]。本研究主要探讨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关联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选人民医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出现西药不良反应,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6.49±2.37)岁。

1.2 方法

依照《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条例》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3]等相关条例,对90例不良反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及所累积的身体部位进行分析探究,并对其严重程度相关使用药物及不合理用药相关事宜进行分析。

1.3 药物不良反应程度分级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本次研究中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分级:共分为6级,1级:轻微不良反应,药物停止治疗后,不良反应立即消失,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治疗;2级,轻中度不良反应,药物停止治疗后,不良反应仍存在,需其他药物进行治疗,急诊患者不需要住院,住院患者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3级,中度不良反应,药物停止治疗后,需使用其他药物治疗,并需要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但经过治疗后,无后遗症或其他身体组织受损情况;4级,重度不良反应,药物停止治疗后,需其他药物治疗,需要入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并治疗后将留有终身性身体组织受损情况,5级,发生5级不良反应患者将对其生命产生一定威胁;6级,发生6级不良反应患者将直接致死。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所累积身体部位与用药不合理表现

本次研究9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不合理用药致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率为38例(42.2%),在38例患者中,皮肤及附件受累患者16例,中枢神经受累患者8例,消化系统受累患者4例,泌尿系统受累患者3例,呼吸系统受累患者2例,循环系统受累患者3例,肝胆受累患者2例;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原因为:用药次数过多15例,溶媒使用不合理8例,用药方式与说明书不符1例,药品类别使用不当2例,多种药物使用产生药理作用2例,诊断结果与用药不符2例,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8例。结果说明: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皮肤及附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最多,而不良反应发生用药不合理主要方面在于用药次数过多、溶媒使用不合理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2.2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与不良反应使用药物

患者出现1级不良反应21例,出现2及不良反应11例,出现3级不良反应6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使用药物类别为:抗生素药物19例,心脑血管疾病药物7例,抗肿瘤药物4例,肝胆疾病药物2例,神经系统疾病药物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1例。结果说明:抗生素药物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3 小 结

本研究中9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38例患者为不合理用药所致,说明,不合理用药为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原因,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后,患者皮肤及附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用药不合理主要方面在于用药次数过多、溶媒使用不合理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而抗生素药物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为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主要药物。临床应强化西药过程中的严谨性与合理性,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溶媒不合理西药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复合溶媒应用于阿维菌素结晶的研究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