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花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2020-12-14 15:19王宇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金蝉肾脏病小鼠

王宇凰,郑 蓉,朱 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上海 200030)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过早死亡和发病最常见的原因,并对医疗成本、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缺乏对慢性病、特别是慢性肾病的关注,导致慢性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进而影响全球公共卫生,损害人群健康,加重经济负担。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1],慢性肾脏病成人患病率为10.8%,我国现阶段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估计约为1.195亿。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呈低龄化、上升趋势,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研究成为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金蝉花又名蝉花,与冬虫夏草同属虫草类,近年来在治疗肾脏病取得了诸多的临床疗效及科研成果,得到了更多的认可。现将金蝉花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用考证、临床用药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金蝉花的药用考证

金蝉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名蝉花、胡蝉、蜩。关于蝉花虫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5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其中详细记载了蝉花的炮制方法。近代中医学除了继承运用蝉花的传统功效,还进一步拓展了蝉花的临床适应症。随着蝉花治疗肾脏病在临床上取得疗效,金蝉花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蝉花在治疗肾脏疾病上的临床运用与药物机理研究。

2 金蝉花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金蝉花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甘露醇、麦角甾醇、腺苷、微量元素等成分。葛飞等[2]测定,蝉花中粗蛋白的含量达19.65%,其中18种氨基酸齐全。张传博等[3]发现不同菌种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明显。不同地区分布的不同菌种的蝉花具有不同含量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也为人工蝉花的培育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参考价值。

3 金蝉花治疗肾脏疾病的机理基础研究

金蝉花在治疗肾脏病的临床运用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治疗效果,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基础研究的开展,基础研究也证实了金蝉花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理,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综合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并且在不同的模型的基础研究中金蝉花均表现出有效的治疗结果。

蝉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物(HEA)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诸多进展。蝉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腺苷、3,-脱氧腺苷(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腺苷和虫草素的药用特性包括参与抗炎、抗痉挛、神经保护、抗氧化、抗血管生成、降血脂和免疫调节。另外,HEA是Ca2+拮抗剂和抗炎剂,从另一方面也验证了金蝉花的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

朱戎等人研究表明,蝉花提取物HEA可以通过体内抑制TGF-β1/CTGF通道改善肾脏纤维化;进一步的研究中表明,蝉花提取物可通过NRK-49F中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并通过NF-κB和TGF-β/Smad细胞信号通路抑制炎症缓解肾间质纤维化。

3.1 注射含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刘玉宁等人[4]探讨蝉花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损伤的改善作用,基于调控肾小管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延缓糖尿病肾损害。结果表明:DM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在2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24周后,DM+蝉花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低于DM组,DM+蝉花组尿素氮水平和DM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DM组NGAL、KIM-1、Casepase-3、IN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M+蝉花组中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DM组。DM组中MDA、ROS和8-OHd 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M+蝉花组肾组织MDA、ROS和8-OHd G水平均明显低于DM组。在细胞实验中AGEs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和R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GEs+蝉花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和ROS水平低于AGEs组。认为蝉花可通过抑制肾小管NADPH氧化酶/氧化应激治疗糖尿病肾病。

3.2 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制备急性肾衰竭小鼠模型

邵佳蔚等人[5]在庆大霉素所致小鼠急性肾衰竭中运用蝉花子实体治疗也取得了显著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和肾组织中MDA含量以及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总蛋白含量以及肾组织中SOD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肉眼观察肾组织出现肿大、充血等病理变化,显微镜下可见肾组织发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度颗粒、空泡样变性以及上皮细胞大量脱落等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和肾组织中MDA含量以及肾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人工蝉花子实体高、中剂量组小鼠肾组织中SOD含量以及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肾组织中Na+-K+-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小鼠肾组织的病理损伤也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尤以人工蝉花子实体高、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认为人工蝉花子实体对庆大霉素所致小鼠急性肾衰竭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肾损伤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4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属中溺毒”、“癃闭”、“关格”、“肾劳”、“虚劳”等疾病的范畴;病机上认为本病本虚标实、脾肾阳衰,脾虚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运化,水湿不能运化,津液不能布散;且脾主统血、肾主封藏,肾不固摄、摄纳失职,且肾为水之下源,故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多见蛋白尿、水肿、血尿等;脾肾阳虚,水液蒸腾失司,临床可见少尿、无尿、水肿。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的逐年增加,而治疗慢性肾脏病早期药物仍处于控制肾性高血压、治疗原发病阶段,缺乏具有明确临床药效及药物机理的治疗慢性肾脏病有效药物,因此对于传统中草药这一伟大宝库的开发就尤显重要。蝉花作为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替代药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金蝉花在治疗胃癌、糖尿病、急性肝损伤,以及神经保护等其他疾病上也取得了更为客观及明确的研究成果。随着金蝉花人工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以及金蝉花单药有效成分提取方式的进步,对金蝉花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蝉花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靶点更加明确,相信金蝉花将在临床运用上得到更多的应用,并进一步得到更充分的研究。

猜你喜欢
金蝉肾脏病小鼠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萌小鼠,捍卫人类健康的“大英雄”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我和爸爸一起捉金蝉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今天不去幼儿园
米小鼠和它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