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与国际“四大”竞争力对比分析

2020-12-14 04:06余雅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人力资源

余雅丽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凭借其为社会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为促进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管理等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本土事务所与国外的普华永道、安永、德勤、毕马威“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组织能力等方面对国际“四大”和国内“四大”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借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组织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8月20日

一、引言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无论是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还是促进企业微观管理水平提升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产生了一批拥有自己品牌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百强名单,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中排名第三,进入前四强,而瑞华、天健、大华则位列六、七、八名,国内四大均进入榜单前八。

这是不断进步取得的成果,但可以看出,国内“四大”与国际“四大”之间竞争力仍有一定的差距,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仍有进步的空间。因此,本文立足于从人力资源、品牌建设、组织能力三个方面寻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竞争力差距,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帮助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缩小差距,提高竞争能力。

二、国内“四大”与国际“四大”竞争力对比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是个较为特殊的企业,其盈利主要是由人创造的,人力资源可以为事务所带来高额利润。人力资源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为会计师事务所赢得了品牌和知名度。品牌资源优势在短期内是无法被竞争对手复制或替代的,正符合资源类型里面的无形资产。而事务所要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就需将人力资源与品牌资源相结合,持续不断进步,这就需从企业的能力出发,只有增强企业内部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强大了,才能获得更强的品牌资源优势。国际“四大”正是具备这三种内部优势资源,在审计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

(一)人力资源。事务所的人力资源包括从业人数、注册会计师人数、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合理度和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合理度。一方面从从业人数来看,国内“四大”平均人数略多于国际“四大”平均人数,约多800多人,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能力大小依靠的是专业人士的人力与智力结合。从注册会计师人数和学历背景来看,国际“四大”明显优于国内“四大”,注册会计师执业人数多于国内“四大”,且学历水平也明顯高于国内“四大”。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工作性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对工作强度有承受性、思维有活跃性。国际“四大”的平均年龄比国内“四大”的小,且国际“四大”的注册会计师基本都在50周岁以下,整个团队相较国内“四大”更加年轻化。因此,对比国际所与国内所人力资源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所在拥有注册会计师人数以及人员年龄和学历层次上占有优势。人力资源的专业学识程度、年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创造价值的能力强弱。国内“四大”占据的优势,使得其在承接高端客户、大型业务方面的能力无法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竞争。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要求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足够多高学历有经验的从业人员。

(二)品牌建设。就与品牌相关的内容来讲,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提供的是审计及其他相关的鉴证服务,而其服务对象希望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国内学者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声誉传递作用,良好的声誉意味着高的审计质量,可以提高审计市场的效率。建设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关键在于提高审计质量。只有当审计服务的质量足够高时才能形成审计品牌,与此同时,高知名度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来维持自己的品牌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审计品牌和审计质量是相辅相成的。

此外,随着时代发展,科技的进步,事务所也在积极利用网络和媒体进行自身的品牌建设。例如,普华永道积极赞助并参与“奥斯卡”的颁奖,以期对自身的可信度进行宣传,德勤、毕马威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成立多个奖学金基金等。国际“四大”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于品牌建设之中,使其竞争能力处于不败之地。同时,国内“四大”也在为其自身的品牌建设做出努力,如天健积极参加各种会计规则的制定;国内“四大”也在努力向国外拓展市场,如瑞华加入国富浩华国际等。但是,国内“四大”的品牌建设仍与国际“四大”有明显的差距,而这也正是造成二者竞争力差距的重要原因。

(三)组织能力。会计师事务所要持续地发展,必须具有战略目标意识。从这个角度讲,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能够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国际“四大”不仅具有优良的人力资源与品牌建设能力,它们还拥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主要包括完善的业务运作能力、优秀的组织文化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的业务运作能力不仅能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质量,还有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优秀的组织文化使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看重对人才的培养。它们会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从员工个人出发,为其创造便利条件来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和财力,例如国际“四大”都建有自己的知识库,里面的充足的案例可以帮助初学者。创新能力使“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不断地更新,如德勤曾开发了第一个审计辅助软件,建成了计算机集成审计方法库,用于支持审计工作;又如普华永道推出了规范全球执业行为的《执业行为道德准则》。各大事务所通过此类研究拥有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控制系统,这是其宝贵的核心竞争力。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完善的业务运作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是别人难以模仿的。而这些都源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独一无二的组织能力。

三、国内“四大”竞争力提升建议

前述分析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优势资源,在我国审计市场上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能力。为缩小本土所同国际所的差距,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强人才培育。提升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实力决定一切,是否拥有雄厚的资源实力,决定了一个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其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开拓市场、服务市场赢得收益,靠的是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智力劳动。国内所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人才、知识是行业竞争力的核心,人才资源和知识储备的缺乏是其他方面无法弥补的。因此,要提升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市场占有率,必须把培育优势的人力资源放在首位。其次,采取措施,优化注册会计师队伍。通过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土所在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方面都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应该针对差距,采取措施优化注册会计师队伍,继续通过考试制度进行人才选拔。进一步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修改注册会计师报考资格的条件和执业年龄的限制,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管理的经验。同时,也可以增加对部分资深专业人员的免试条款,减轻他们考试的负担,使其尽快加入到注册会计师的行列中来,以壮大注册会计师队伍,提升我国本土所在审计市场的竞争力。最后,改善内部环境,培养国际化人才。经济的全球化,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了机遇,也让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大型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有海外市场融资需求,但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竞争能力弱,造成许多客户流向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此,最有效保有客户的办法是加快加大事务所做大做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国际化,而拥有国际化人才是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大力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国际型会计与审计人才。这需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改善内部环境,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培养力度,为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年轻的、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加入,促使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壮大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总之,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需在竞争中发展,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决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和选择方案中确定最优化的方案。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培训的机会,适时更新其业务知识,逐步优化其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从而推进事务所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可以构成事务所独特的竞争优势,维持客户忠诚度,同时也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能力不强不仅造成国内部分客户流向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高端审计市场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的局面,而且在走向国际市场进程中,由于客户对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认知以及我们自身品牌的缺失将会成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巨大障碍。所以,应当明确国内所目前状况,对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进行对策分析。首先,提高审计质量。只有为资本市场提供值得信赖的审计质量的事务所才能长盛不衰,才能贏得客户,只有维护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客观、公正的形象,才能树立起优势品牌。国内所需加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并全面提高执业人员素质,通过培训、考核、奖励、淘汰等方法,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以保证审计质量。其次,规模化发展,树立品牌。继续扩大事务所规模,是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树立品牌的重中之重。纵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都是经过无数次重组合并才得以获得如今的审计市场地位及其品牌效应。但规模化发展不只是量的扩张,也包括质的提高。一些国际化发展必须以规模化发展为前提,只有在审计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才具有承接大客户的能力,才能够保证审计质量的独立性,从而才能树立审计市场品牌效应。最后,加强品牌宣传。纵观国际“四大”,均十分重视不同市场不同国家的品牌宣传,国内所也应学习借鉴。品牌建设是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需要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洗礼,渐渐发展起来。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坚定信心,精心进行组织和实施。

(三)加强组织能力培育。首先,提升本土所的业务运作能力。加强国际标准的国内化,即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不断向国际高标准靠拢。与国际化相对应的是本土化问题,国际化必须以本土化为基础。我们要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内化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系统等,并且不断地进行修订才能完善本土所的业务运作能力,从而使本土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其次,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很大,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由于存在人才结构、团队素质等方面问题,国内事务所在开拓管理等咨询服务市场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业务收入极其有限。本土所应吸取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时间沉淀形成的文化精髓。模仿国际“四大”建立知识库,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发展企业文化。虚心借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先进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理念,以求努力发展自身特有的人才文化。不断积累经验和实力,培养具备本土特色的企业文化。最后,应加强国内“四大”的创新能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业务需求。会计师事务所要发展壮大必然要拓展新的业务范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应在保持原有会计、审计和税务等传统服务的同时,拓展服务领域,如咨询和代理等。紧随科技革命步伐,提高创新意识,加快加强产品研发,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尽快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而提升国内“四大”自身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金元,张莎莎.四大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分析——以沪市A股为例[J].财会通讯,2013(31).

[2]贾茹.国际四大与国内四大所的竞争力差距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7(01).

[3]顾奋玲,汪丽娟.“四大”国际化品牌特征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7).

[4]吴杰,周鑫泽.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组合策略——以天健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5]张宇.普华永道中美网站英文简介文体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15(03).

[6]傅钧彪.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

[7]黄中茂,马晓蓉.以知践行助推江苏行业发展——研修美国的几点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5).

[8]马晓双.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再本土化战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

[9]吴晓云,张欣妍.服务性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全球本土化战略——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10]程超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7.

[11]李绮璇.中外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比较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12]范冰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竞争优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9.

[13]王俊文.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品牌建设研究——以证券资格所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人力资源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注重党员“三三”品牌建设 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