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低保+扶贫”政策试点县对当地经济的政策效应分析

2020-12-14 09:21王罗懿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
关键词:扶贫政策

【摘  要】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以来,一直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本文采用2005-2016年河南省85个县级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低保+扶贫”政策试点县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表明:第一,试点县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第二,试点县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等方式帮助县域脱贫。

【关键词】“低保+扶贫”政策; 双重差分法

1. 绪论

扶贫攻坚一直是中国新时代复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内容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户负担。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人口、农业大省,也是脱贫攻主战场。在扶贫的号召下,为了更全面准确的帮扶到位,河南省制定了“低保+扶贫”政策试点县,是该省帮助贫困地区的一种政策性标准,以县为单位,主要以人均纯收入、贫困人口权重等为参考指标。

2. 理论与假说

成为“低保+扶贫”试点县的条件虽然是按年人均收入为标准进行划分,但人均收入低下是由于县域经济的低迷与生产力水平低下而造成的,在这些县中,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财政投入低,资金用途单一,另一方面税收少,收支失衡,

(2)基础设施落后,公路不通,教育稀缺,人才流失,难以诱导投资。

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低保+扶贫”政策的设立能推动河南省贫困县的经济发展。

假说2:“低保+扶贫”政策的设立能优化产业结构。

3. 模型与变量

3.1模型选择

本文为减小选择误差采用“双重差分”来估计设立贫困县的政策效应, 由此,可以用模型1来验证假说1。

3.2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包含县域市级生产总值,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这些数据能反映县域经济和生产力水平,也能反映当地金融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

4. 实证分析

为证假说1,根据模型(1),用被解释变量来估计试点县的设立对地区经济的平均效应。并汇报不控制其他经济因素时的回归结果。

表1中,第(1)、(3)列是没有加入控制变量Control的回归结果,(2)、(4)列则加入,不管是否加入,都可看出交互项都在 1%水平上显著,且正向效应,在控制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后,实验组的县域实际生产总值与县域人均生产总值都比对照组高,受政策冲击后,对县域经济有显著推动作用,假说 1 得到证明。

表2中看出,before的系数均不显著,这可以说明,85个县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状况在“扶贫+低保”政策前基本一致,after1、2的系数的较显著,而在政策后第三年,系数又变为不显著,可以推测,政策的冲击主要是实施后两年,可能由于產业结构刚性等原因。总之,扶贫政策还是在两年时间内对实验组产生了冲击,使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提升。

5. 结论与政策

(1)鉴于“扶贫+低保”政策对河南省各个县城经济发展的推动,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固定投资水平;另一方面,区域财政、税收、投资、产业等政策也应当被重视,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增大,应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

(2)鉴于储蓄水平、融资水平,当地政府的财政水平,都对当地经济发展作用不太显著,一方面,要多鼓励当地居民、企业将储蓄融资能转化为投资能力,激励政府将财政支出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否则无论怎么投资也不能取得高效收益,不能改变贫困的本质和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金浩,张文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河北省县级数据的准自然实验研[J].经济与管理. 2020( 1) : 27-34.

[2]黄志平.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吗?——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科技..2018(5):98-111.

作者简介:王罗懿(1996.2-),女,汉族,四川,学生,硕士,兰州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

猜你喜欢
扶贫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A股“扶贫”和市场的“扩容焦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中国人口政策及数量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