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0-12-14 07:19邓文娟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向信息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在现代教育中,“互联网+”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提升教学效率、降低教学难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可以采用“互联网+”的模式,利用网络获取更多信息,进而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为思政教育工作开辟更多新路径,本文就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大学生可以从更全面的了解外界的信息,进而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浏览各种信息,在多元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高校要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紧抓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勇于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各项挑战,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思政工作者的挑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网络中,教育者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信息,同时也可以共享资源[1]。同样的,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了解世界,教育者的信息优势随之丧失,教育难度不断增加。还有一些高校缺少思政教育人才,教师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够了解,“互联网+”模式開展不顺利。

(二)教育方式的挑战

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价值观等观念。在网络开放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获取更多信息,表达和交流的空间随之加大。由于网络匿名的特点,人们的道德感和法治观念被削弱,网络暴力等问题应运而生。在约束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观念。然而,思政教育者并没有真正实现“互联网+思政教育”,互联网的应用效率还有待提升。

(三)舆论导向和管理工作的挑战

互联网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由于自由度较高,所以信息控制的难度较大。而且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信息有好有坏,一些黄色、迷信、暴力等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仅产生交流障碍,还出现了很多错误的观念和偏激的思想,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运用网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最为明显,不论是在知识,还是在道德方面,教师都具有十分权威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教育的状态。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座谈会、演讲会等等。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知识储备量随之增加,视野也不断拓宽。所以,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模式,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网络交流平台,包括公众号、论坛、微博等等,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了发挥平台的作用,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关注学生的信息动态,分析学生中潜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2]。可以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匿名特性进行心理咨询。在匿名的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然后主动向教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秘密,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疏通,进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政教育者应该坚持宽松、融合的态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配合思政教育工作。采用线上线下双重管理和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交流和抒发情绪的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加强管理,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互联网+”的模式虽然可以促进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思政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为了消除网络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学校要构建完善有效的管理和抵制机制。首先,要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高校可以建立信息管理机构,做好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工作,同时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可以自我约束[3]。其次,清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后,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使学生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进而发挥“互联网+”模式的作用。

(三)改善环境,优化网络教育环境

要确保“互联网+”模式的有效性,就要建立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建立网络预警机制,杜绝校园网中出现不良信息,对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及时查找不良言论的来源,并予以严厉的出发;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虚拟社区,积极传播正能量,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模块,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维护,确保社区环境的良好健康。

三、结语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思政教育创新措施,从工作方式、管理机制、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琰,李晓娥,杨乙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基于对"互联网+"时代下风险的考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00(006):90-92.

[2]马天琛,李怀杰.运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No.235(07):130-133.

[3]龚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292(01):150.

作者简介:邓文娟(1982-3.),女,湖南武冈人,汉,研究生,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