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家训、家风发挥家庭教育新作用的策略探究

2020-12-15 22:48
教书育人 2020年14期
关键词:婴孩心田家训

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而家训、家风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使教育产生显著作用呢?

一、宜早行之家训,自婴孩开始实施先行教育

孩子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整个家庭、整个国家才有希望。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中极为重要的事。而更为重要的,教育孩子要趁早。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在六岁之前年纪尚小,不适合学东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教育孩子的最佳阶段是在六岁之前,这一时期的孩子每天都会有变化,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学习”表现最显著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如同一棵幼小的树苗,如果不注意修剪,就很难长成参天大树。像中国古代家训中的典型代表《颜氏家训》,就十分重视家庭的早期教育:“家训宜早,始自婴孩;勉子自立,读书致用。”倡导“及早施教,勿失良机;寓爱于教,严慈相融;均爱诸子,平等对待”的教育方式,自婴孩开始实施先行教育,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对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从胎教到婴孩期,孩子都应该由家长亲自来带。通过家训、家风文化建设,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及早用传承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家训、家风文化建设,及早教育影响孩子。

二、致力引导示范,从德能勤业上深远影响孩子

家训、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家庭的规则所在和精神内核,更是社会的价值缩影和影响力量。颜之推在《勉学》篇中有言:“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使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义经书。”他认为,家长在德能勤业各方面都要做孩子的榜样,无论是哪行哪业,都应修身养德长能敬业,读书人也不例外。他教导子孙要经世致用,做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人。其家训固然具有名门世族的立场和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观,但其在德能勤业上处处为孩子做榜样的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以及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场所,优秀的父母是最理想的老师。”家长在德能勤业上的表现,就是对家训的直观诠释;家长言行举止上所体现的价值观,就是对家风的无形营造。当一个孩子品德优良、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理想远大时,人们会说:“这个家庭家风很好。”当一个孩子行为表现良好时,人们常说:“这个孩子家教真好。”家训体现着这个家庭文化建设的高度,家教代表着这个家庭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我们看到的也是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付出。

三、培植肥沃心田,培育代代相传的因子

教育是有根的,教育的根就是家训、家风中具有传承力的家庭精神。《朱熹家训》用寥寥几百字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仁、义、礼、智、信,字字珠玑地培植了朱氏治家、做人的肥沃心田,培育了代代相传的思想因子。随着历史的变迁,朱氏后人代代谨遵《朱子家训》的谆谆教诲,不仅影响了其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而且为中华民族文化书写了精彩的一笔,成为朱熹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以家训、家风中形成的可贵精神和宝贵经验为根,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指示构建新时代家庭教育新内容,更是培植家庭教育肥沃心田的根本所在。

总之,认识家训、家风教育的重要性,探索助推家庭文明建设的家训、家风教育新方式,才能在新时期让家训、家风这一优良传统焕发出新光彩。

猜你喜欢
婴孩心田家训
让雷锋精神的种子扎根学生心田
在我心田
成长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心田上的风景
家训伴我成长
细微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