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癌痛患者管理疼痛

2020-12-15 11:47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代俊莉
保健医苑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阿片类

文/攀钢集团总医院肿瘤科 代俊莉

在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认知中,癌症产生的疼痛是必须要忍受的,必须咬牙坚持,是正常的。恰恰相反,有效的管理、缓解癌痛,才能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

癌痛会伴随着整个治疗的过程,甚至在癌症治疗结束后癌痛依然存在。对于晚期患者来说,癌痛是十分普遍的,并且癌痛会随着疾病的进展不断加剧。癌痛与癌症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由于躯体神经被癌症累及,引起尖锐、持久、跳动性或紧压性疼痛;另一方面,癌细胞侵及器官被膜或肠系膜,使内脏可能受到癌症伤害,从而产生尖锐、持久的跳动性、弥漫性疼痛;再者患者周围神经主干或其分支被癌细胞所累,从而形成烧灼性、针刺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需要指出的是:绝大部分的癌痛是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的。因此当患者遭受癌痛折磨时,一定要向医生求助。癌症的治疗不单单是切除肿瘤或者让肿瘤缩小,癌痛往往折磨患者精神,让患者出现疲惫、沮丧、崩溃、抑郁等消极情况,甚至使患者难以忍受疼痛而采取极端手段。

如何评估自身的癌痛

2018年版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指出,癌痛评估是合理有效进行止痛治疗的前提。癌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的疼痛,其主要依据是患者对癌痛的主诉,因此需鼓励癌症患者充分讲述疼痛的感受。就目前来说,最为常见的癌痛评估方法包括:数字评分法,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视觉模拟法,方法是先画出1条10厘米的线,然后让癌痛患者自行决定在最能反映疼痛处标记;疼痛分级法:按照不同的癌痛程度分为了0~Ⅲ级,其中0级为无痛,Ⅲ级为难以入睡、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在整个癌痛评估过程中,需依据“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癌痛发作时评估,1小时后再次进行评估,以24小时为范围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

癌痛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痛治疗“三阶梯”原则已经成为缓解癌痛的金标准。大量临床证据显示,癌痛患者坚持“三阶梯”治疗原则,能够使90%以上的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

1.轻度疼痛:患者主要服用非甾体类等非阿片类抗炎镇痛药物,常见药物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2.中度疼痛:患者主要服用弱阿片类、非阿片类药物以及辅助止痛药,如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

3.重度疼痛:患者主要服用强阿片类药物,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适当增加剂量,如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

采用“三阶梯”原则治疗癌痛时,不得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必须遵从按时、按疼痛程度口服用药,最终以达到患者无痛为目的。经此,90%的癌症患者可以缓解疼痛。而余下10%经口服药物无法止痛的患者,还可以采取“第四阶段的止痛方法”,即镇痛医生可根据癌痛患者不同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癌肿病情而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椎管内和脑室内注药技术、神经阻滞技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皮下埋藏植入泵技术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服用止痛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此外,除药物治疗之外,还可进行心理、物理等治疗措施缓解疼痛。如积极的心理暗示、放松疗法、冷热水局部按摩、情景意念想象、针灸等方法。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阿片类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梦神之花,堕落之果
——吗啡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2021年欧洲《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建议》解读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