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医院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0-12-15 10:48周寅张振方迟文烁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医务门诊实验组

周寅 张振方 迟文烁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门诊部门的医疗效果与形象直接关乎于患者对医院总体的评价。现阶段,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一步升高,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数量升高明显,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包括许多药物种类,然而门诊的医护工作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医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琐碎的工作,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容易引发门诊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主要针对评估识别患者、医务工作者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加以防控[1],为此医院门诊部门从2018年1月推行风险管理机制,结果表明门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降低明显,现将研究过程展开如下概述:

1 基础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医院门诊部门共有31名医务工作者,其中4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分布32岁-53岁,平均年龄(35.57±2.43)例,学历程度:硕研1名,本科15名,大专13名,中专2名。大部分医务工作者3年内没有人事变动情况。

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部接诊患者各100例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数量为55例、45例,年龄分布18-74岁,平均年龄(46.35±3.24)岁;实验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数量为56例、44例,年龄分布18-73岁,平均年龄(45.84±3.16)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没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形式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门诊干预方法,主要以常规接待、分诊、病情观察为主。实验组利用风险管理干预方法,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组织门诊医务工作者接受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交由护士长、聘请法律专家等为其展开教育培训指导,培训内容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款》、《医疗事故处理条款》、《医疗机构管理机制》等,强化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与自我防护能力[2]。针对医务工作者在门诊工作者时常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强化医务工作者的沟通能力、危重症接诊处理能力等。第二,医院实施“三色分诊机制”,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危机程度等划分为蓝色(轻度)、黄色(中度)与红色(重度)不同等级,对于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的患者,医务工作者指导患者根据基本分诊流程展开就诊;对于情况中度严重的患者,医务工作者对其展开客观评估,与有关科室医师、医护工作者进行联系,一同判断为患者安排就诊;对于重度危急患者,医务工作者立即启动绿色生命通道,与急诊室、有关科室进行连接,组织急救工作的展开,推行先抢救后挂号的基本流程,以免耽误患者治疗。第三,每日值班工作者要展开检查、清点工作,确保设施科室有序运作,将发现存在故障问题的机械设备进行上报,记录每日应用的急救药物用量、类型等内容,规避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定期组织总结会议,对此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开分析[3]。第四,优化门诊环境,在流行病爆发期增加门诊医务工作者,门诊部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迎接患者。

1.3 观察标准

记录风险管理推行前与推行后6个月之内门诊部门风险事件的发生状况,风险事件主要包括护理差错、护理不足、医务工作者主动给呈报率、护理投诉,分析医患纠纷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风险事件法情况与医患纠纷发生概率用百分比(n,%)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中共发生1件护理差错与1间主动呈报率,门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2.00%,对照组中共发生2件护理差错、2件护理不足、3件主动呈报率、4件护理投诉,门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11.00%,实验组门诊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实验组没有发生医患纠纷事件,对照组共发生6件医患糾纷事件,发生概率达到6.00%,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

3 讨论

当前,医疗资源愈发紧张,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对医院常规医疗流程的实施与医院形象塑造带来不利影响,在医疗纠纷事件当中,门诊部门纠纷发生概率位居前列[4]。此科室在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展开总结分析时了解到,诱发门诊风险的原因如下:其一,门诊部门每日面临众多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多变,且存在传染病风险,门诊接受危急重症患者时,因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情绪十分激动,在表达患者病情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以至于影响急救的展开。其二,医务工作者自身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工作业务不熟练,此医院门诊工作者年龄低于25岁人数较多,因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处理能力还需要强化。基于此,对于上述问题加以改善,积极推行风险管理机制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此次研究结果证明,门诊部门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调节医患关系,维护好医院的形象,促进医院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莫晶.风险管理对医院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28):70-71.

桂敏兰.风险管理对普外科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005(040):194-195.

王晓红.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对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024):3759-3760.

薛涛.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05):156.

猜你喜欢
医务门诊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惟愿共克时艰 战“疫”必胜
致逝去的医务者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