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干预治疗在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5 10:48周利华黄薇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监护室疼痛

周利华 黄薇

【中图分类号】R4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音乐疗法是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和医学于一体的新兴综合应用学科,如今,随着舒适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占有的地位不断增加,音乐疗法也在舒适护理中运用广泛。音乐艺术通过对人的形式和精神的影响,治疗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1]。为了提高SICU患者的护理质量,我科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探讨音乐疗法对改善SICU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疼痛的效果。现在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信息

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SICU 监测与治疗的120例监护室病人,纳入以下标准:病人头脑清醒,可以正确表达自己体验和需要。按入院顺序病人编码奇偶数编成观察组60位和对照组60位。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至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3)岁。男34位,女26位;均为外科病人和术后患者或者再入监病人,胰腺炎4位,肋骨骨折7位。对照组为年龄在27至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7.3)岁。男36名位,女24位;均為外科病人和术后患者或者再入监病人,多发伤8位,气胸7位。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对其按照监护室日常进行工作,观察组患者除按照监护室日常进行工作外还接受音乐疗法(被动音乐疗法)进行聆听。音乐的选择可以基于患者的习惯,通常来自科内的下载的各种乐曲和戏曲。如果下载的音乐曲目中没有患者喜欢的篇目,请患者的家人带来患者在家里喜欢的篇目,护士每天进音乐治疗时,请患者使用耳机,让患者放松身体,反复宣教使用音乐疗法的原理和对病人康复机体恢复的促进作用。具体使用音乐疗法的是在上午、下午和睡前,使用时间的频率和次数可以弹性调整,每次使用音乐疗法半小时。

1.3观察指标和方法

1.3.1 观察指标 利用每天和患者宣教的时间,每次询问患者不愉快的时间有没有缩短,不愉快的程度如何,感觉是否愉悦,有没有觉得仪用于观察和记录两组活力十足,观察和记录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同体会。监测好两组病人在整个治疗和干预中的不正常表现。也一并监测记录两组病人的焦虑程度,加以分析调整疗法。

1.3.2 观察方法 两组病人在每次使用音乐疗法前一刻钟和后一刻钟后由同一工作人员测量观察记录舒适的层次和疼痛分值,使用状态焦虑量表来测量焦虑状态[1]。疼痛程度通过长海痛尺进行测量[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运算比较,测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并使用t检验。 P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比较(见表1)

3 结语

3.1 音乐疗法起源[2]

人体是一种耗散结构,靠着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更新,来得以维持生命的运动。而音乐则是一种作用于人的生理场与物理场的一种物质能量,它能够通过音节、节奏、旋律、音域、共鸣等不断的组合变化,上述具备这些特质器官和协共振,促进各脏器组织工作协调步调一致,从而提高了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音乐治疗学就是这样刚起步的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相融合的新兴学科。

3.2 音乐干预治疗能够分散患者注意力,转移致病因子的侵袭。播放音乐前宣教患者根据音乐的非常意境,冥想着向上的动力,克服了目前的困难或丢掉的思想包袱,或利用慢速音乐以改善睡眠或者放松心境,或以震撼的音乐增加新陈代谢,运用音乐疗法指导练习静松功、静养功,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平复心情。利用“内气” 而治病。根据音乐特色不同与人格的类型特质、生物节律等并综合评价症状、特质、生活习惯、病人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平时习惯和爱好等多方面,实施音乐处方进行辨证后施乐。

3.3 音乐疗法对病人的身心治疗。有研究把中国传统的中医经络穴位学说与音乐治疗相结合,使用音乐电疗仪,把音乐信号转换成与音乐同步的低、中频电流,嘱患者戴上耳机仰卧,然后将电极衬垫浸湿放在电极板上,安置于人体的不同穴位,输出合适能量的电流,按照各个能量级别的声波波长的输入、输出,利用产生不同刺激作用于肌体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的温痛触压觉,从而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起到镇静、镇痛、消炎、缓解血压等作用。

3.4 在缓解疼痛方面 车斯基理论认为,体感音乐振动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的“帕西尼安小球”,而达到神经疼痛抑制的目的(帕西尼安小球又称Pacinian小体、环层小体,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是人感受振动和压力的感受器)。而这种感受器能发出神经性无痛信号传至大脑,从而对人体的疼痛产生抑制作用,进而缓解疼痛。

参考文献: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第二版.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9 ~ 42.

郑玉章,陈菁菁.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3):91-94.

李玉红.音乐疗法在监护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2015,8(13):152-153.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监护室疼痛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