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肾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2020-12-15 10:48周鹏金菲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员科室

周鹏 金菲

【中圖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2

肾内科中的患者所患疾病大多起病急,而且病情也较为严重,所以患者的身体与心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还会存在消极情绪。倘若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与患者达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那么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是十分不利的。近几年来,患者对护理越来越重视,且护理观念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所以,提高肾内科科室的护理质量,从而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护理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病房中的在职护理员组成本次活动研究的对照小组,小组人数共计25名,另外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病房中的在职护理员组成本次活动研究的观察小组,小组人数共计25人。

对照组中,年龄范围为22-45岁,平均年龄(27.32±2.12)岁,依照职称划分可分:高级护理人员5例,中级护理人员8例,初级护理人员12例。依照学历划分可分:本科共计10名,专科共计12名,中专共计3名。观察组中,年龄范围为26-42岁,平均年龄(29.32±4.25)岁,依照职称划分可分:高级护理人员9例,中级护理人员7例,初级护理人员9例。依照学历划分可分:本科共计13名,专科共计9名,中专共计3名。

以上两个小组的护理员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肾内科病房护理中出现的不良护理问题使用的是回顾性分析方法。同时总结前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在2018年9月开始对肾内科科室的病房护理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服务管理内容为:

(1)对于肾内科的护理内容及护理目标,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做详细的总结。因为该科室中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严重的患者还会存在意识障碍问题。所以在调查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同肾内科科室有关疾病特征以及护理工作内容做有效结合,并进行详细的总结。在科室中为护理人员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对本科室的护理员进行护理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培训。详细分析在本科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护理因素,并组织大家针对不同病例做详细的讨论研究,从而提高护患之间的关系,使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强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主学习力,通过传帮带等形式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素质水平有所提升。

(2)对于护理人员的奖罚机制落实情况,定期护理效果评比、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及能力、优秀护理事件等,像护理能力水平较高、护理所处病区的不良护理事件较少的护理人员派发奖金,以示鼓励。对于时常出错的护理区域,如果反复出现相同问题,那么就要考虑该护理员工作态度是否存在问题,应当进行适当的除法,同时护士长也要与其交谈,了解影响护理工作效果的因素,并进行鼓励,帮助其提高护理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3)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联系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与疾病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定时对负责的病房巡视,主动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需要。对于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当采取针对性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临床表现,及时预防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疾病恶化的几率。在科室中,急救设备要提前备好,以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为病危患者展开急救。护士长也要监控并管理护理的全部过程,对于本科室的所有护理人员工作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向护理人员指导必要的预见性护理服务开展事项,从而使本科室的护理团队氛围更加和谐。面对可能导致不良护理实践的因素以及相关措施,护士长要将全体护理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商讨和调整,从而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时出现的差错几率。评价指标由我院自设,具体有以下五项内容:隔离消毒、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护理文书。护理的质量评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分值越低代表护理的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活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个小组的护理质量同时用平均数±方差的形式来表示,用t来检验组间对比;护理中出现的差错率用百分数来表示,用来检验组间对比,P<0.05则两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的隔离消毒、病区管理、分级护理、抢救物品、护理文书评分情况可知,观察组的评分总体要比对照组高,且组间差异十分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两组护理差错发生几率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 讨论

优质护理模式是目前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护理模式,此项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帮助科室的治疗成效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活动结果可知,在肾内科病房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后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效果,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王丽,付亚玲.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141,143.

王丽莎,谢桂琼,王曦.定能分级、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智慧健康,2020,6(12):25-26.

李芸.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7):27-28,31.

刘新艳.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8):85-86.

李亮.优质护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230,234.

猜你喜欢
肾内科护理员科室
肾内科护理中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及干预措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最难办事科室
养老护理员生存现状与困境调研报告
云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沈阳市护工护理员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
怀孕后患慢性肾炎怎么办?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