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2-15 13:31黎泉贾广攀石南辉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黎泉 贾广攀 石南辉

摘要: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的改革与发展规划,围绕机电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建设了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及对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促进了学校整体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

关键词:机电类;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把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实验、实训和实习等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怎样创新和完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等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各高校面临也是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北部湾大学属于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高校,2006年刚刚从专科院校“升本”而成,并于2018升格为大学,为了适应区内和北部湾经济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对机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自学校升本以来,在工科专业的建设方面,已逐步形成理科专业向工科专业发展的格局,至今机电类在校生人数已达3000多人,按学校的发展规划,今后专业建设的重心仍然是向工科类专业方向发展,则机电类专业覆盖班级、学生人数还将继续增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仍是一大重任。经过近4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构建了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培養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双师”型教师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方案等,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机电类专业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北部湾大学设立了工程训练中心,中心建筑面积为1.8万m2,采购了6000多万元实践教学设备,建成传统制造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数控加工装调修实训室、先进制造实训室、特种加工实训室、激光加工实训室、增材制造实训室、电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机检测实训室等18个实训室,满足每年约5000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任务[1]。中心的设备仪器购置遵循教育部对现代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要求,根据北部湾大学“国际性、海洋性、地方性”特色办学定位,发展“传统制造与先进制造、通用制造与海洋装备制造、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与OBE(成果导向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机电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是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学习机电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工程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总体目标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我校的机电类专业涵盖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专业,涉及多个学院,而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要求,为此,工程训练中心改变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将“老师要教什么”转变成“学生要学什么”,面向全校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开设《工程训练Ⅰ》和《工程训练Ⅱ》等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公共课程,其中,《工程训练Ⅰ》面向全校非工科类专业开设,《工程训练Ⅱ》则面向机电类等工科专业开设,《工程训练Ⅱ》主要开设普通车削、钳工、焊接、交流电动机控制、数控车削、加工中心、激光加工、快速成形、数控线切割等实训项目,各项目的训练时间及占比如图1所示。此外,还针对性的开设《电工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路分析实验》等技能实践课程,满足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保障实践质量的重要体系,它是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将《工程训练Ⅰ》和《工程训练Ⅱ》设为全校性公共必修课,将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体系监控中,在二级教学单位层面,编写适用于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撰写讲义,出版教材,避免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照搬照抄,保障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对老师的学术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评价,可通过同行听课点评、学校教学评教、学生座谈等进行。《工程训练Ⅰ》和《工程训练Ⅱ》等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课程一般由多位老师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为了客观、全面反映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在学校每学期末进行的评教中,将完成课程教学的多位教师同时录入到系统中,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都可以对各位教师进行评价。

三、师资队伍构建

北部湾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结合机电类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制定了有效的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了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起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提高工程训练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3]。要开展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就决定了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必须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高级技师、技师等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师资队伍中需占有较大比例[4]。经过几年努力,北部湾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现已建成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以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为主体,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比较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整体优化的工程训练师资队伍[1](图2),为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保障。学校聘请了清华大学的傅水根教授、斐文中老师和广西著名数控专家兰松云老师为特聘教授,聘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张玉洲研究员为兼职教授,指导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每年定期在北部湾大学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业务指导与培训。为了鼓励教学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联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结语

北部湾大学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经历了教育部审核评估和升格为大学,在此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工程训练中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展示窗口,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经过近4年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工程训练中心的“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被授予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钦州市“互联网+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期派出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并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应用技术大赛、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等各种技能大赛,共获奖10多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教师的职业技能实践技能得到不断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奖20多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

通过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促进了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及评价机制,校企联合培养师资,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教学能力提升,最终促进学校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机电类专业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教學改革成果可为同类地方性本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韦相贵, 傅水根, 黎泉等. 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

[2] 邱桂华. 地方本科高校“六位一体”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3): 32-39.

[3] 李文双, 李海越, 罗凤利. 提升工程训练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35(11):242-244.

[4] 韦相贵, 傅水根, 曾江黎等. 转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231-233.

[5] 黄伟,杨希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有关特殊教育内容征求意见座谈会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 2010(4):95-96.

[6]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5-11/16/content_5013165.htm.

基金项目:

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GXGZJG2016B158),2017年教育部机基/工训教指委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J-GX-JY201733)。

作者简介:

黎泉(1986-),男,广西兴业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