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研究

2020-12-16 03:00冀承慧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大气环境改善对策

冀承慧

摘 要: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近年来,空气质量的下降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环境保护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大气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懈地努力,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028

前言:大气环境与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频繁出现雾霾、沙尘暴等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大气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污染物做到有效的监测,才能从根本上对大气污染进行防治。因此,应对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加大关注力度,解决监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大气污染预防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监测水平,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改善对策,以此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现如今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不仅会影响到地区的空气质量,且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1]。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不会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出现此类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农业排放、火灾、自然气象、工业生产、交通生活等,此类情况会导致污染物上浮至大气中,从而造成大气污染。如在工业生产中,其所产生的大量气体在空气流动下会进入到大气层中,导致大气层结构会遭到破坏,出现“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且此类现象会在区域内频繁产生,不仅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以为污染预防和改善提供数据支持,且可以对地区进行实时监测以及远程监控,使预防治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水平,以改善防治策略降低大气污染的影响。

2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蓝天保卫战战精细化支撑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坚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新要求。

大气污染的防治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系工程。目前,我国的大气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还有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模式,都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存在地区性,时段性觇标的严重问题。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很难做到动态性监测,全市域性监测,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精确地监测数据。

2.2 监测数据精准化需进一步提高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是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测过程中如技术应用不合理,将无法取得有效数据,也无法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提供支撑,因此需要使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科学的方法,准确测量某一区域标志性污染物的污染数据。大气环境质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出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监测过程中采用的设备和技术不一样采集到的数据指标也是不一样的。因而,提高是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精准度,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始的基础环节。

2.3 大气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薄弱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是高度依赖基础设施,但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且缺乏环境监测管理措施,导致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无法跟进大气环境保护进度。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检测配置简陋,缺少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专业的监测人员不足,导致监测相关的基础设施远低于实际需求,且自然环境严峻的地区无法布置监测站,降低了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综合水平[2],導致我国在大气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薄弱。

3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改善对策

3.1 加强大气污染源监测,提供科学治理依据

由于大气污染产生的污染源不同,因此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制定的方案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大气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因此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环境监测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找出大气污染的源头,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提高大气治理的成效。而环境监测由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对地区大气中所含物质进行测量和检定,掌握当前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且环境监测技术可以测定当前地区大气中所含成份,并且可以鉴定出成份异常增加或减少,以此判断地区的污染情况,从而方便后期治理工作的开展。

3.2 加强数据管理,加大公开力度

相关部门需要利用环境监测的数据开展生态环境监督保护工作,对污染物排放严格进行监控,以此对当前大气质量作出判断,开展大气生态环境监督保护工作,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利用环境检测记录数据作出策略调整,高效处理污染事故的纠纷。

在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污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加强对大气监控数据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蓝天保卫战提倡“全民共治”,加大对大气污染数据的公开力度,使全民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中,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度和监督力度。

3.3 夯实人才队伍,强化监测能力

为了更好地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我国建立了网状式环境检测点,配备了相应的监测设备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到全市域监测。为了更好地实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改善大气环境,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提高监测人才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性能力,提高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同时将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道德修养作为考核机制的内容,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不断强化监测能力。

结束语: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因此,需要在监测中以数据作为支撑,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控制区域内的大气污染程度,为实现可持发展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念亮,李珊珊,王欣,等.北京市交通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9,31(6):7-11,22.

[2] 张汝平.大气中污染气体的监测数据均衡分区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142-146.

[3] 程建美.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32):10-11.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大气环境改善对策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浅析大气环境质量有效监测探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大气环境监测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Android平台下的空气质量和天气情况查询应用设计与实现
潜江市果蔬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